你准备如何面对修行路上的考验?

你准备如何面对修行路上的考验?
学佛法以贤良的人格为前提,一个人人品不好,佛的事业没办法承担,你魔的那道关也很难过,很多时候,不是靠法过关,关键是看你的人品,人品不好的话,这个魔考的关就过不掉,真正的佛法利益也无法现前。没有世间这...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富人如何将钱带到下一世?

富人如何将钱带到下一世?
问: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请问一位富翁能不能带他的全部财产回去?末学有问过很多人,他们说不能带回去,但是末学觉得能带回去,又能带回来。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信佛六层次,你在哪一层?

信佛六层次,你在哪一层?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 教 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佛 教 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 教 徒,其中却有“信佛”、“求佛”、“拜佛”、“念佛...

如何才能不后悔?

如何才能不后悔?
文:静波法师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居士问:弟子十七年前,在寺院做义工,临走的时候,常住就发给弟子们很多牛奶带回家了,但是心里总觉得好像不对,这样会不会犯戒?应该怎么忏悔?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人生六种观自在,看看你做到了几种?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名号,但事实上,观自在也不一定是观世音菩萨,而是我们每个人,我们自己就是观自在。

你观察自己自在吗?

你能自在,就能像观世音菩萨;你观照不自在,虽说每个人都能做观世音,但总是不自在。如何才能做个名副其实的“观自在”呢?

1、观事自在

好事、坏事,都能自在;大事、小事,都能自在;难事、易事,都能自在。

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尤其人事,无理的、冤屈的、难堪的,当遭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都能自在吗?

假如你对任何事情都能举重若轻,迎刃而解,不逃避现实,凡事都能勇敢面对,处理时更能得心应手,那你就会自在了。

2、观人自在

好人、坏人,君子、小人,能人、愚人,善人、恶人,和一切人相遇,甚至相处的时候,你能自在吗?

所谓自在,也不是要你天天跟坏人打交道,和恶人混在一起;重要的是你能认识善恶,知道好坏。

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性不同,千奇百怪,你在芸芸众生中,都能与人为善,不受伤害,不就可以自在了吗?

3、观处自在

吾人住的地方有大小,华屋、斗室,大厦、陋巷。另外,有的地方是正人君子聚会之所,有一些是鸡鸣狗盗之辈杂处之地。你处身其中,都能自在吗?

“孟母三迁”,因为她怕儿子生活在文化不具备的地方,她觉得不自在。

平时我们看别人住观光饭店、湖滨小舍,你羡慕人家可以悠游自在,但是当你住上一两个月还自在吗?

佛 殿、神 庙、教 堂,你身处其中都能自在吗?饭馆、面摊、快餐店,你都能以同样的心情用餐吗?

假如你都能随遇而安,不计何处,都能不露厌恶之情,虽然你可以有另外的选择,但是一时的处境,你都能忍耐不计较,你就能自在了。

4、观声自在

这是个有音声的世界,大自然里充满虫鸣鸟叫,社会上到处人声鼎沸。

泼妇骂街,高人论道,你遇到这许多境界,听到这许多声音,都能自在吗?

隔壁邻居是机械工厂,对面住户不时传来收音机的高分贝,甚至有人在身边窃窃私语,你都能处之泰然吗?

如果能够在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谈笑谩骂,乃至一些诋毁讽刺、奉承赞美的声音中,都能不失去自在的心情,那你不就是观自在了吗?

5、观理自在

世间的道理,所谓天理、地理、人理、物理、事理、心理,每一个人都执著自我之理,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甚至有一些人,明明无理,他要强辩其理。

有钱有势的人,他们都认为自己有理;不管有理无理,你都能心平气和吗?

有理不在声大,道理也不在他人口边,道理在自己的心中。如果你处在纷乱嘈杂的说理当中,一样能安然自在,你就最有理了。

6、观心自在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心,心最喜欢管闲事了。

你荣华富贵,我心生羡慕,但又不能拥有,就感到很不自在;你聪明伶俐,总是受人赞美,而我不能,所以心生嫉妒,也非常不自在。

我们的心每天跟随世间不断地翻滚,起心动念;我们在得失、有无、是非、贫富之中,时而懊丧,时而快意,都非常地不自在。不能中奖,固然内心不自在;就是中了头奖,你能自在吗?

所以,光是一个“观自在”,就够我们一生学习的了。

本文摘自《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名号,但事实上,观自在也不一定是观世音菩萨,而是我们每个人,我们自己就是观自在。你观察自己自在吗?你能自在,就能像观世音菩萨;你观照不自在,虽说每个人都能做观世音,但总...

“心无挂碍”的意思是什么?

文 / 一诚长老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求而不得时,所思所想就容易变成执著。

一旦有了执著心,内心就有了挂碍,没办法获得自在。所以说要做到心无挂碍很难,尤其在现实,人的牵挂和负担很重,工作、家庭、生存的竞争,生活的压力,环境的压抑,都让人的身心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很难放松下来。

归根结底,心里的负担重、牵挂重,是因为我们向外的攀求太多了。期求事业成功,生意兴旺;希望父母、伴侣、孩子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梦想财富加身,越多越好;或者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整天计算着这些,当然不可能有放松的空间。

更何况世事又是十之八九不如意,求的东西越多,失望和痛苦也就越大,如此这般,该上哪儿去找自在?

一个人白天工作时心神不宁,吃饭味同嚼蜡,晚上睡不好觉,噩梦连连,人际上也处得很紧张,那就说明他心里有很多的思虑,很多的欲望,这样的人往往心眼小,看不开,不能通达,身心也难以安住。反过来,内心通达的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慌张,好事也好,坏事也罢,都不会念念不忘,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地动摇他,束缚他。

这样的境界就好比《心经》里另一句话所描述的那样:“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里头没有挂碍,所以没有恐怖,不会用“颠倒”的观念去看待世事人生,任何时候都活得坦然、自在。

当年四祖禅师到南京的时候,看到山上的气与其他地方不同,就知道有高人在那里。山中住的是一位叫懒融的禅师。他住的地方,竟然有老虎替他看门。平日他也不用自己做饭,因为有天人给他送饭。

两个人见了面,就互相参禅,参到很晚。四祖睡觉时打鼾。懒融禅师听到呼噜声,睡不着。他醒着时,发现身上有虱子,就把虱子抖到地上。天亮之后,他对四祖说:“咳,什么祖师,一晚上打鼾,打我的闲岔。”四祖道:“打闲岔?你把虱子抖到地上,害它摔断了腿,叫了一夜,还打我的闲岔呢!”

呼噜响着,还听到虱子叫,这就是功夫。四祖之所以有这种“功夫”,是因为他的修为已经精深到“心无一物”的境界。一定是人的心里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存在,然后生活、情绪、人际才会出现问题。如果内心干干净净,不留一物,那么任何事都不会成为你的障碍。

现在有很多人,心里头很怕啊,有很多的恐惧,害怕权力不能长久,金钱不能长留,生命无法永恒。其实,这些“怕”都怕得没有道理。任有多少能耐,谁又能永远地留住权力、金钱和生命?谁都留不住。

既然无论如何也留不住,那又何必害怕失去这些东西。明知道这世间的一切都无法永恒,偏要死死攥在手心里,不肯放手,这不是自寻苦恼么。可是偏有许多人被贪欲蒙蔽了心智,不能够明了这个很简单的道理,以至于时刻在恐怖和颠倒之中,活得沉重,烦恼多多。

古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我们白天有很多的贪欲、追求不得实现,心里头累积了很多的害怕、恐惧,晚上睡觉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做噩梦。我不会解梦,但是偶尔听人提及自己的梦境,多少也能从梦中的情形推断出这个人当时的心境。

比如,一个人总是梦见自己身陷迷宫,怎么也找不到出口,这很可能就代表着这个人内心的迷惘和无路可走;若有人经常梦见自己遭遇很恐怖的灾难,这就意味着在他的意识里,隐藏着很多不好的念头,他的内心不够净化。

假如说,我们真的有全然的善心,用全然的善念去对待一切人事,不苛责,不抱怨,不贪求,让心中三分田地,平平坦坦,不负人,不负己,少些计较,欢喜度日,那我们心念深处的噩梦就会消失不见,生活能少一点焦躁恐惧。

文 / 一诚长老《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求而不得时,所思所想就容易变成执著。...

智慧有哪四个层次?

【原  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兼得其后,是谓“正智”,报在人天。何以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

出世间智亦二:一者善能分别如来正法四谛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二者破无明惑,如实了了,见自本心者是也。仅得其初,是出世间智也,名为“渐入”。兼得其后,是出世间上上智也,乃名“顿超”。何以故?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今有乍得世智初分,便谓大彻大悟者,何谬昧之甚。

—— 节选自《竹窗随笔》

【译  文】

通常所说的智慧,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智;另一种是出世间智。具有世间智的人,又可分为二种:

狂  智

一种是偏重于才学的,譬如学问广博言辞巧辩,有特长的技艺,有深远的谋略,这些人大都是以知识丰富,头脑灵活而胜过普通的人;

正  智

另一种是注重品德修养的,能认清善恶,分别邪正,知道做哪些事是符合道德的,应当行的便行;哪些事是不道德的,不该做的便坚决不做。

这二种世智中,如果只具有才学而忽略了品德,那么这种智慧只能称狂智,仗此狂智造业,势必堕落三涂;既有才学又兼能注重品德修养,这种智慧才可称为正智,以此正智断恶修善,将来报在人天。为什么呢?世间有君子小人之分,凡注重于品德修养而不炫耀才华的人,称为君子;而那些专爱卖弄才华的人,投机取巧,藐视品德修养的人,便是小人。

出世间智也有二种:

渐  入

一种是善能分别如来所说的四谛六度等种种法门,并依此正法而修行;

顿  悟

一种是断尽无明烦恼,能够通达一切诸法的实相,彻见本具佛性的人。

在这二种中,仅得前一种,虽可称为出世间智,但名为渐入。兼得后一种,便是出世间上上智了,名为顿悟。为什么呢?因为明心见性是根本,其余皆属枝末。得了根本,自然不愁不具枝末;但如果仅得枝末,却未必能得到根本。可笑现在有些人,刚得到点世间智的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真是荒谬愚昧到了极点。

【原  文】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