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内心充实富有,就不会被欲望和财富所

导语:人的幸福指数和拥有多少物质没关系,关键在于知足与否。从小到大,随着我们能力的不断增长,欲望也随之越来越膨胀,身心也越来越疲累。向外看的眼睛,永远找不到快乐的来源,让心灵富有充实,才能喜乐轻安。

地球,根本无法满足人类所有的欲望。中国人口众多,如果像国外一样,一个家庭至少有两辆车,中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是车,就会寸步难行。

任何事情都要从正反两面去看待,需要发展,就要付出代价,这是最两难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不发展就要被当成动物看。

以前,我有一些国外的朋友到马尔康,对我说:“活佛啊,这个地方不能再开发了,应该保留古代那种状态。”我就和他们开玩笑地说:“你们一直往前进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洗手间、沐浴房、电脑、汽车……却让我们停留在住石墙木屋的阶段,把我们当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你们高兴的时候来参观参观我们,不高兴就回家继续享受现代生活,我们可不乐意去做这样的动物啊。”

要和谐均衡地发展生产力,不能投鼠忌器、停滞不前;也不能对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在发展中,要能够掌控自己的欲望,学做一个谦卑的发展者,而不是以征服大自然的姿态出现。要适度的开发,即使有破坏,要从破坏中去弥补和创造。就像我们盖庙、修路肯定对大地会造成破坏,很多树也被砍了,但我们盖完庙,一定会种树,把自然尽可能地恢复,甚至营造更好的生态。这样,你充分利用了自然,同时也回馈了自然。

我们信仰佛教,跟随具德上师闻思修佛法,一旦能够解决心灵的问题,就算你是亿万富豪也没有关系,因为你不会被财富所累,而可以充分利用它,去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财富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使用财富的人要修炼好自己的身心。

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增长人的欲望,比如你身边的人总在互相攀比物质享受,你就会被“传染”,也会看人家这个,看人家那个。

在藏区,住在山里的人,肯定不会想要有一辆宝马或奔驰,因为在山上骑马比开宝马更舒服,所以拥有一匹千里马对他来说更实用。但是,当他下了山以后,就会发现车子跑得比马快,在城里奔驰宝马车受到推崇,所以也会想要拥有了。

人们的眼耳鼻舌身会激发欲望。当我们用脚走路的时候,根本不用担心脚踏车被人偷;当拥有了脚踏车,这个车放哪儿才不会丢就成了一个问题;当你拥有一辆汽车的时候,油钱、保险、车位、停车费等等问题都会接踵而来,接下来就是这个车跟别人的车比起来怎么样。

有的时候别人会讲“以你的身份不能开这么烂的车,你该换宝马或奔驰。”你刚开始没感觉,久而久之很多人都这样讲的时候,你的心里就会决定去买一辆名车。

有了名车,怕被人碰了、刮了,还要买更高额的保险,为了这些昂贵的保险,就要去赚更多的钱。随着你的能力和消费能力不断增长,你为此付出的也会越来越多,人就是这么感到疲累的。

幸福指数和拥有多少物质没什么关系,和你是不是知足有关系。我有两个弟子,一个买了一室的房子高兴得不得了;一个又多买了一栋别墅,脸上没有任何欢喜的表情。

买别墅的那个人,他家的马桶可能都比那一室的房价贵,但是他并没有感到幸福。我们还有些弟子,亿万身家,就住在普通的房子里,开着普通的车子,自己该怎样就怎样,不会因为有钱而膨胀,因为他们的内心非常充实富有,这就是一种境界。

有些人总是做“发财梦”:我要拥有多少亿,然后买几个大别墅,几辆豪车,养几个女人,生一堆孩子,然后自己啥都不干,可以钱生钱,在家看电视、打高尔夫……能这么想的人,就算他拥有几亿也不会满足,他根本放不下。

我有个弟子做国际贸易的,我对他说:“你找时间修行吧。”他说:“师父,等我赚够了钱,买一辆豪华加长版凯迪拉克,买一个大别墅,然后我就去修行。”后来有很长时间没联系,有人说起他刚刚往生没几天,我就去看他。他以前想当官没当成,后来就一门心思想发财,谁知道才50多岁人就走了。美国最豪华的加长版凯迪拉克拉着他的棺材,风风光光地去火葬场。最后呢?剩下一把灰。

中国的古人太聪明了,为什么叫棺材呢?

“官”也有了,“财”也有了,一辈子没得到的都得到了,可是这些对一个人来说,真的重要吗?在一个人生命的尽头,这些还有用吗?

 

点我:

相关文章

恭请各位为我舅舅聂伟泉念佛回向

恭请各位为我舅舅聂伟泉念佛回向

我的舅舅在2019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十一)下午4点半左右去世。怀疑心肌梗塞导致的。我每一天都想为我的舅父做点什么有助于他往生。希望各位可以助念我的舅父聂伟泉往...

宋道发教授:宋代佛教政策论略

宋道发教授:宋代佛教政策论略

宋代佛教政策论略 宋道发 一、宋代佛教政策之渊源 在印度的古代社会中,出世的宗教是超乎世间的王权之上的。宗教的修行者得到社会各层人士的普遍敬仰与供奉。作为印度...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

真的,《太上感应篇》上讲,「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过去虽然有些不善的言行、心念,只要改过来,念头改了,心行改...

慧净法师:关于回向、发愿这​两个问

慧净法师:关于回向、发愿这​两个问

慧净法师答莲友疑问 问:很多人对回向、发愿这两个问题还不明了,请法师开示一下。 答:净土法门不是讲我们回向给阿弥陀佛,不是的!是颠倒过来,是阿...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四章 如何在无常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四章 如何在无常

情到深处人孤独第二篇 面对无常 第四章 如何在无常中生活得更好? ⊙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

慈诚罗珠堪布:从佛法上如何理解随缘和顺其自然?

慈诚罗珠堪布:从佛法上如何理解随缘和顺其自然?

  问:人们总说随缘和顺其自然,可有人不作为或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后,也说随缘或顺其自然。从佛法上如何理解随缘和顺其自然?慈诚罗珠堪布答:“随缘”这个词佛经里出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