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佛陀如何究竟把最好的爱送给自己的孩子

佛教故事:请看佛陀如何究竟把最好的爱送给自己的孩子

2018-03-22 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佛教故事:请看佛陀如何究竟把最好的爱送给自己的孩子



  小罗罗的父亲是悉达多王子,他的妈妈是耶输陀罗。他是释迦族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皇孙。

在小罗罗出生的第七个晚上,悉达多王子骑上一匹白骏马离开了皇宫,出家修行。那天晚上,所有皇宫的人员、侍卫沉睡不醒,没有人注意到悉达多王子的这个举动。小罗罗自然也不例外,安睡在妈妈的怀中。有很多思想家和佛学家喜悦地称,那一天为人类共同福报的显现。因为那一天,悉达多王子离家的举动是那么的顺利,没有遇到一点的障碍。尽管事前,他的父亲净饭王为了防止悉达多可能的出家,而设置了很多的防卫设施和防卫人员,但是,在那一天晚上,这一切全部都安静着。

悉达多王子出家修行,六年中克服了种种障碍,最后在菩提树下圆满成佛,号释迦牟尼。

自父亲离走后,小罗罗就独自和母亲一同生活在皇宫中。直到那一年,他七岁,他证悟的父亲---释迦牟尼佛带着弟子们回来了!母亲激动地为小罗罗装扮,并安排他去拜见他的父亲---伟大的佛陀!小罗罗的记忆中,还没有父亲的面容。佛陀那些神通广大的弟子们,为了测试一下小罗罗的能力,等他踏进房间时,都变成了跟释迦牟尼佛一摸一样的外表。可是,小罗罗对他们连看也不看,凭着自己的直觉,径直地走到释迦牟尼佛的面前,行礼磕头,并叫了声:“父亲!”这时,弟子们就都还回了原样。

小罗罗的这个表现实在让人惊叹!佛陀对他的表现也很满意。但是,佛陀并不觉得年少的罗罗成为一国之君,会是一个好的结果。于是,他说服了小罗罗的妈妈,他的前妻耶输陀罗,让小罗罗跟随他修解脱之道。佛陀让他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连为小罗罗剃度,并让小罗罗拜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为亲戒师,由舍利弗为小罗罗宣说沙弥十戒。

于是,佛陀的儿子罗罗,便成为了佛教史上第一个剃度出家的儿童。从此,佛陀建立了沙弥制度。

由于罗罗还很小,僧团严格的制度和清净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立即适应的。但是,他默默地努力着。他深深地明白,佛陀是天下所有众生的父亲。佛陀对小罗罗的教育也非常的严格。最早的经典《罗云经》就是佛陀专门为小罗罗开示的,主要是用洗脚的木桶来做比喻,为罗罗讲解诚实的重要性。

那时的僧侣,是赤足托钵乞讨而食的。早期僧团中的成员,很多都是释迦族的皇室和贵族。他们放弃了优越的世间生活,严格遵循佛陀的教诲,托钵乞讨而食。小罗罗在僧团中是最小的,长途的徒步对他来说,并不轻松,并且因为年幼的缘故,还常常遭到欺负。

一次,小罗罗跟随僧团去王舍城乞食。一个流氓将沙子仍在了他的钵里,还用木棒打了他的头。委屈可想而知!这时,舍利弗对他说:“佛陀告诫我们,在荣誉的时候不要使自己的心高举;在受辱的时候,也不能心生嗔恨。罗罗,这个世间没有比忍辱的人更勇敢的人了。任何力量也战胜不了忍辱。”

小罗罗平静地到河边,用净水洗净了身上的血污。

佛陀事后知道了这件事,夸奖了罗罗。

在罗罗二十岁的那年,佛陀观见罗罗的慧根成熟,为他开示了《小罗罗经》。那年,罗罗尊者证得圣果。

同世间所有的父母一样,佛陀爱着自己的儿子罗罗。但他并没有将世间的财富留给他,而是将出世间的宝藏交给了罗罗。尊者罗罗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的大阿罗汉。

佛陀既为父亲,又为老师。罗罗既为孩子,又是弟子。

这种亲密的“父子之情”,确实超越凡俗,令人赞叹!

点我:

相关文章

常起瞋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常起瞋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生了一场重病,没有人愿意来探视他...

《百喻经卷下》:76、田夫思王女喻

《百喻经卷下》:76、田夫思王女喻

  译文:  曾有一个农夫,至京城游玩,见国王的女儿颜貌端正,世所稀有,便昼夜想念,情不能已。渴望与她接近,又没有路径可以达到,便思念得面色瘀黄,遂即成了重病。亲友邻里便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答道:...

诸业的果报

诸业的果报

  诸业的果报  人的一生是功过相杂的,各人的悲欢苦乐都是自己所造诸业的果报,并非只一种因缘,而是种种业缘的集聚。  一时,佛在舍卫城。时舍卫城由胜光国王掌管,鹿野苑由梵施国王执政。两国因一些矛盾...

佛教启示:是被子暖人,还是人暖被子?

佛教启示:是被子暖人,还是人暖被子?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明白很多道理,心中充满了疑惑、恼怒、甚至是嗔恨?譬如,为什么我总是被人冷眼相待、嘲笑讽刺?譬如,为什么我总是受人欺负、被人冷落、孤苦无依?譬如,为什么我总是遭遇坎坷、命途...

叫化子去西天问佛祖

叫化子去西天问佛祖

  从前有一个叫化子,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总要乞讨一些粮食积攒起来。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还是只有那么一点米。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他打算弄个明白。   一天夜...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积善报亲林承美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积善报亲林承美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5、积善报亲林承美  福建林承美,少孤,母守节抚之。承美长,思亲涕泣,苦于报德无从。一禅师云:孝子思亲,痛泣无益,惟勤放生戒杀,笃行阴德,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