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佛陀如何究竟把最好的爱送给自己的孩子

佛教故事:请看佛陀如何究竟把最好的爱送给自己的孩子

2018-03-22 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佛教故事:请看佛陀如何究竟把最好的爱送给自己的孩子



  小罗罗的父亲是悉达多王子,他的妈妈是耶输陀罗。他是释迦族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皇孙。

在小罗罗出生的第七个晚上,悉达多王子骑上一匹白骏马离开了皇宫,出家修行。那天晚上,所有皇宫的人员、侍卫沉睡不醒,没有人注意到悉达多王子的这个举动。小罗罗自然也不例外,安睡在妈妈的怀中。有很多思想家和佛学家喜悦地称,那一天为人类共同福报的显现。因为那一天,悉达多王子离家的举动是那么的顺利,没有遇到一点的障碍。尽管事前,他的父亲净饭王为了防止悉达多可能的出家,而设置了很多的防卫设施和防卫人员,但是,在那一天晚上,这一切全部都安静着。

悉达多王子出家修行,六年中克服了种种障碍,最后在菩提树下圆满成佛,号释迦牟尼。

自父亲离走后,小罗罗就独自和母亲一同生活在皇宫中。直到那一年,他七岁,他证悟的父亲---释迦牟尼佛带着弟子们回来了!母亲激动地为小罗罗装扮,并安排他去拜见他的父亲---伟大的佛陀!小罗罗的记忆中,还没有父亲的面容。佛陀那些神通广大的弟子们,为了测试一下小罗罗的能力,等他踏进房间时,都变成了跟释迦牟尼佛一摸一样的外表。可是,小罗罗对他们连看也不看,凭着自己的直觉,径直地走到释迦牟尼佛的面前,行礼磕头,并叫了声:“父亲!”这时,弟子们就都还回了原样。

小罗罗的这个表现实在让人惊叹!佛陀对他的表现也很满意。但是,佛陀并不觉得年少的罗罗成为一国之君,会是一个好的结果。于是,他说服了小罗罗的妈妈,他的前妻耶输陀罗,让小罗罗跟随他修解脱之道。佛陀让他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连为小罗罗剃度,并让小罗罗拜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为亲戒师,由舍利弗为小罗罗宣说沙弥十戒。

于是,佛陀的儿子罗罗,便成为了佛教史上第一个剃度出家的儿童。从此,佛陀建立了沙弥制度。

由于罗罗还很小,僧团严格的制度和清净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立即适应的。但是,他默默地努力着。他深深地明白,佛陀是天下所有众生的父亲。佛陀对小罗罗的教育也非常的严格。最早的经典《罗云经》就是佛陀专门为小罗罗开示的,主要是用洗脚的木桶来做比喻,为罗罗讲解诚实的重要性。

那时的僧侣,是赤足托钵乞讨而食的。早期僧团中的成员,很多都是释迦族的皇室和贵族。他们放弃了优越的世间生活,严格遵循佛陀的教诲,托钵乞讨而食。小罗罗在僧团中是最小的,长途的徒步对他来说,并不轻松,并且因为年幼的缘故,还常常遭到欺负。

一次,小罗罗跟随僧团去王舍城乞食。一个流氓将沙子仍在了他的钵里,还用木棒打了他的头。委屈可想而知!这时,舍利弗对他说:“佛陀告诫我们,在荣誉的时候不要使自己的心高举;在受辱的时候,也不能心生嗔恨。罗罗,这个世间没有比忍辱的人更勇敢的人了。任何力量也战胜不了忍辱。”

小罗罗平静地到河边,用净水洗净了身上的血污。

佛陀事后知道了这件事,夸奖了罗罗。

在罗罗二十岁的那年,佛陀观见罗罗的慧根成熟,为他开示了《小罗罗经》。那年,罗罗尊者证得圣果。

同世间所有的父母一样,佛陀爱着自己的儿子罗罗。但他并没有将世间的财富留给他,而是将出世间的宝藏交给了罗罗。尊者罗罗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的大阿罗汉。

佛陀既为父亲,又为老师。罗罗既为孩子,又是弟子。

这种亲密的“父子之情”,确实超越凡俗,令人赞叹!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 农夫供佛--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农夫供佛--堪布索达吉

农夫清净心供养佛,土地变成黄金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一位贫穷的农夫住在城郊祇陀园附近。农夫每天都是一大早准备好种田的工具,起来到田地里干活。每到中午,因为田地离家有一段距离,因此他的妻子便把午饭...

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  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闲暇,便和其他小...

皇极经世书--邵雍

皇极经世书--邵雍

  《皇极经世书》   北宋·邵雍   观物内篇   观物篇五十一   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所尽也。   天之大,阴阳尽之矣;   地之大,刚柔尽之矣。   阴阳尽而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

三无性论--真谛

三无性论--真谛

三无性论 陈三藏真谛译 三无性论卷上(出无相论)   论曰。立空品中。人空已成未立法空。为显法空故。说诸法无自性品释曰。前说空品。后说无性品。欲何所为。答曰。前说空品为显人空。但除烦恼障。是别道故。后...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八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八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八卷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幻听品第二十八(丹本作幻人听法品)   尔时诸天子心念。应用何等人听须菩提所说法。须菩提知诸天子心所念。语诸天子言。如幻化人听法。我...

宿世业报

宿世业报

  舍卫国有一个近二百岁的贫穷老翁,听说佛陀能够知道现在、过去、未来的种种事,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而想瞻仰佛陀,便扶着拄杖慢慢从遥远的地方来求见佛陀。  当他走到精舍门口的时候,适巧是佛陀的弟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