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是什么意思?佛教和婆罗门教有什么关系?

【婆罗门】是什么意思?佛教和婆罗门教有什么关系?

婆罗门是什么意思?

  婆罗门,古印度四姓之一,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婆罗门修习梵天之法,他们自称是梵天口中出生的清净种族。《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曾为婆罗门作分类,谓有种性、名想、正行等三种婆罗门。种性婆罗门,谓生在婆罗门家者。名想婆罗门,谓假名为婆罗门者。正行婆罗门,谓能驱摈恶不善法者......在原始佛典中,曾列出释尊对婆罗门阶级的看法。他以为古代的婆罗门是一种各方面皆合乎理想的阶级,但到释尊之时,婆罗门阶级已告堕落......”

婆罗门教是什么?

  婆罗门教,古印度婆罗门种人专奉的教法,以大梵天神为主,以四围陀论为经。所谓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的宗教,这个宗教的形成,是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居于印度河流域的时代,后来,恒河流域产生了耆那教,特别是佛教等新宗教,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影响,婆罗门教本身也发生了革新运动,故到近世以来,称之为印度教。但在本质上说,印度教与婆罗门教的意味,并无差别。所谓婆罗门,是雅利安人之中世袭的祭师阶级,他们在宗教上占有无上的权威,故将他们的宗教称为婆罗门教。

  若从文化史的背景上考察起来,婆罗门教的根源,并非产于印度,而是印度欧罗巴诸民族的共同信仰,例如印度与波斯的宗教之神,大致相同,印度的善神为提婆,恶神为阿斯罗(到佛教之中称为阿修罗);在波斯的祆教,善神为阿诃罗,恶神为阿劣曼。印度教祭火,火神为阿耆尼;祆教也拜火,火神是阿脱尔。同时,这两个宗教,均用一种苏摩的草制成的酒,当作祭神的圣物;也均用动物作为供祭的牺牲品。由此可以明了波斯的祆教和印度的婆罗门教之间,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即使古代的希腊、罗马和日耳曼人的诸神之信奉,也是基于同一个起源,后来被基督教征服之后,欧洲各民族才和他们原有的宗教告别。

婆罗门教与佛教的关系

  佛教本来就是由婆罗门教(印度教)衍生出来的分支,两者的相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印度在孔雀王朝时期曾极力推行过支持种族制度的佛教,并将其广泛传播至中亚和东南亚等地。另外,种姓制度不是用来区分社会阶层的,而是用来区分入侵南亚、西亚的雅利安人和当地土著的种族隔离制度。

  种姓制度起源于雅利安人,不是印度教的产物,在唐代以前,波斯的种姓制度要比印度的来得出名,比如著名的“波斯不净人出身婆罗门的更多。释迦牟尼禁止奴隶入教。在佛典的律藏中,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规定。比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三说:“从今已往,汝等苾刍不应与奴出家。若有求者,当可问之:'汝是奴不?'若与奴出家,得越法罪。”

婆罗门教的思想

  婆罗门教是多神教而又带著一神教的色彩,崇拜各种自然的神碉,盛行祭祀祈祷以招福禳灾,而以梵(brahma)为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梵从口生出婆罗门,从肩部生出刹帝利,从腹部生出吠舍,从足部生出首陀罗,以此定四姓的贵贱,这就成为种姓制度的根据。人应当服从梵天的意旨,因此应当信奉《吠陀经》,奉事婆罗门,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后来婆罗门教义有所发展,它把'梵'抽象起来做为宇宙的本体,或宇宙生起的最高原理;一方面又从个人观察,认为'我'是个人的主宰和本体,人的身体由'我'而生,人的活动由'我'而起,外界万物也都因'我'而存在。由此推论出'我'与'梵'本来不二,人所应当努力的就是经过修行以达到梵我一致的境地,这样才能免去轮回之苦而得到大自在。

婆罗门教在中国的影响

  其实婆罗门教到中国后,隋以前并非昙花一现。来自婆罗门教的音乐、绘画、雕塑、医药、天文、数术、占卜术、咒术等等,对中国文化起着重大而持久的影响。虽然这些往往是和佛教的文化影响混淆在一起,但还是能够分得清的。如石窟或寺庙中的多首多臂像都是源于婆罗门教,虽然后来是以佛教的名义出现,至于我们在《隋书.经籍志》中所见到的婆罗门典籍,更是非常清楚了。在几百年后的《宋史.艺文志>>里,我们还可以发现诸如《婆罗门僧服仙茅方》一卷这样的书籍的存在与流传,证明婆罗门教还顽强地保持着它的一些特性。

  即使从宗教的角度讲,婆罗门教在中国笼罩了佛教,但由此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佛教本身,至少对密宗在中土的流播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于这种佛教与婆罗门教之间的相通成了佛教后来在其本土被印度教吸收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不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但足以说明婆罗门教在宗教信仰中的潜影响。因此婆罗门教在中国的存在是能够和摩尼教、袄教等相比较的,而不应该被我们所漠视。

点我:

相关文章

一位海龟女士学佛念《地藏经》后的生活巨变

一位海龟女士学佛念《地藏经》后的生活巨变

个人听闻佛法比较晚,之前只是有机会就会到处去拜,其中今年六七月,还去了九华山,但其时,还未听过地藏菩萨的事迹。今年八月,因为朋友父亲的重病,使我第一次拿起了《地藏...

怎样跳出命运的束缚,求得好姻缘与富贵?

怎样跳出命运的束缚,求得好姻缘与富贵?

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发现算卦、算命是无法改变命运的。好多朋友找我算事,都说我算的准,但每次他们问我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时?我...

济群法师:佛教四观教你遇事不生气!

济群法师:佛教四观教你遇事不生气!

不随嗔心跑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受到伤害时,应以智慧观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随着嗔心跑。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可选择其中之一观即可: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

想嫁娶如意伴侣用这个方法,据说很灵验【佛顶尊胜

想嫁娶如意伴侣用这个方法,据说很灵验【佛顶尊胜

想赶紧嫁娶个如意伴侣的,欲求婚恋如意美满的用这个方法,据说很灵验哦!【佛顶尊胜陀罗尼】多年前,我曾困苦到三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婚恋方面也是一塌糊涂。那个时候想通过...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

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伦理色彩十分浓厚的宗教,它重视人的道德价值,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并把它的宗教实践建立在道德实践基础上,认为成佛的前提是修持,...

济群法师: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济群法师: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我们受戒,是从皈依中获得戒体。比如五戒、八戒、沙弥十戒,都是由三皈获得戒体。所以在受持五戒、八戒的仪轨中都有皈依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