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佛家禅语、佛教经典禅语大全

禅语(佛教解释)

  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由于禅语的文雅和隽永,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应用。

禅语解释

  禅语指禅话。

  “蝉”,音即“禅”,意即“知了”,知行明止,了却烦恼。

  “蝉”是一种认识,自度法师语:“知来去即明幸福快乐,了舍得方成究竟永恒”。

  “蝉”是一种境界,唐虞世南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佛教经典禅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经典六: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经典禅语

  经典一、平常心是道。

  经典二、众生皆平等。

  经典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经典四、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经典五、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经典六、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经典七、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经典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经典九、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经典十、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经典十一、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经典十二、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经典十三、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经典十四、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经典十五、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点我:

相关文章

体慧法师: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

体慧法师: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台湾体慧长老开示(锦州宝林1) 尊敬的上道下航大和尚,各位菩萨、各位在家居士大家早安,阿弥陀佛! 唐代是佛教的鼎盛时期...

放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放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我们信佛的人,不但不杀生,还要放生,放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从前有位小沙弥,他是短命的人,他师父有点神通,知道过去的宿命,晓得小沙弥的寿命只有三十天的时间,已无法挽...

净空法师:人生虽苦不堪言,但自杀不能解决问题

净空法师:人生虽苦不堪言,但自杀不能解决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人人所受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教什么?教五伦,让你了解人与人的关系;教道德,我们如何跟这些不同关系的人和睦相处,成就自他,幸福美满,这叫人生。人生有乐。...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

三、心上用功得解脱 1.解脱是在自己的心上下手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心情不舒畅、内心有问题的时候,就容易去责怪别人,去责怪外在的环境,觉得今天事情做不成功、做...

慧净法师:佛光是佛智慧之相

慧净法师:佛光是佛智慧之相

佛光是佛智慧之相 慧净法师 《往生论》(八、七三页)言: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论注》(七四页)释...

这样修行,几万劫都不能成就!(持戒、发心很重要

这样修行,几万劫都不能成就!(持戒、发心很重要

主题: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得力、成就者少的关键原因!持戒问题一:吃肉会破坏修行的磁场,引起护法不满,招感冤亲债主看到一些修行人虽然信佛但还在吃肉,他们认为修行就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