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临终助念只可念佛不宜持咒

【原文】「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心即清净。若持咒,则止有加持力,彼无由随诵—此从古以来之定例。凡一切念佛、不念佛人,临终俱宜念佛以助,切勿另诵别种经咒,则不能令彼心中默随也。」摘自《印光法师文钞》•复江易园居士书一

【译文】一个人临终时,(他人助念)只可以念佛号,却不适宜持咒。因为念佛号能让临死者听清,他虽不能大声念诵,但若听见佛号之声,心中当下就会清净。如果改为持咒,则只能有加持之力,但临死者却无能力跟随诵读——这是从古以来就确定不移的成例。世间一切念佛、不念佛人,临终之时,都适宜于念佛号去帮助他们往生,千万不要另外诵读其他经书咒语,那样就不能让临死者心中默默跟随(诵读)。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我们是生活在相对的世界里,极乐世界没

净空法师:我们是生活在相对的世界里,极乐世界没

【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著於无上下。洞达无边际。】这个几句话是说明西方世界所有万物都是成於自然。「自然」在此地不太好懂,很难体会,因为这...

印光大师:食肉之人,虽不亲自杀,亦难免杀业。劝

印光大师:食肉之人,虽不亲自杀,亦难免杀业。劝

又智本既能持月十斋、年三斋,何不长斋?食彼之肉,养我之身,人固习而安之。试一反思,则将战惧不安,况实杀之食之乎?《孟子》谓:“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夫与子皆长斋...

佛前供灯的重要性

佛前供灯的重要性

许多善信都会到寺院礼佛,有些善信也会在家里供养佛菩萨,而佛前供养有十种。分别是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不管是何种供养皆具有无量功德。而灯是智慧和光...

呷绒多吉上师:假如生活中每一个当下的念头都是慈

呷绒多吉上师:假如生活中每一个当下的念头都是慈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42):我们必须要放下,而不是放弃。真正的放弃,就像密勒巴尊者一样对这些物质没有丝毫的贪心,一直住在山洞里修行。可...

宣化上人:修行若不知道这最后一关,则糊涂一辈子

宣化上人:修行若不知道这最后一关,则糊涂一辈子

意不颠倒,不再糊涂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人生来糊涂,死去糊涂;睡也糊涂,醒了也糊涂。这样活着有何价值?那么是不是不要做人呢?不是,但你要明白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有...

佛教业障是怎么来的?

佛教业障是怎么来的?

在大乘佛教中,位处于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以“行”著称,被人称作大行普贤菩萨。除过“大行”,普贤菩萨以发十大愿而出名,被世人称之为十大愿王。在很多佛经中都对普贤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