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然博士: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

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
第268期明觉 文: 陈沛然博士

1. 自主原则; 2. 公平原则; 3. 上进平等原则; 4. 承担精神;5. 生命的连贯性;
6. 生命形态的可变性; 7. 创造原则;8. 理智原则; 9. 生命之光明性; 10. 包容精神


1. 自主原则

佛教的第一个基本精神是自主原则,
强调人的主体性,即人能自主,自己掌握自己的生命。
此一点不同於基督教之说生命掌握在上帝手中,
也不同於宿命论之说人的一切由前世决定。

佛家所谓的「六道」或「六趣」就显示这种精神。
「道」解道路;「趣」解倾向、趋向,
意思是指人自己选择所要走的路,
自决迈向天趣、阿修罗趣、人趣、畜生趣、饿鬼趣、或是地狱趣。
走善路者趋向善趣的界域,走恶路者则趋向恶趣的界域,
其中行善行恶,全在自己。

2. 公平原则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显示了佛家的另一精神:公平原则。
此也说明人的行为和果报,因果具必然性和价值的一致性。
佛教中时常引用的四句∶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很明确地表达自作自受的公平精神。

3. 上进平等原则

佛家并不希望众生一直停留在一个固定的生命境界。

《华严经》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指出人的生命境界无论是落在欲界、色界或是无色界,
全由自己的心开出,更重要的信息是要求人努力上进,
保证人人上进机会平等。

佛教认为人人可以从一个完全由欲望所主宰的境界(欲界),
提升到一个不再受欲望主宰,但仍保留身躯的境界(色界),
乃至到达一个纯精神的世界,获得六道中最高的自由(无色界)。

佛家将生命境界划分成三层,有价值上的高低之别。
这种分类,是人生的慧见,此与科学的分类不同,
后者只有类别上的差异,但无价值高低之分。

4. 承担精神

佛家对人生之苦,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指出人生之所以痛苦,原因是人不愿意自我承担责任,
却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或社会。
佛教要求人自己要完全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报,人需要全部承担。

人除了承担自己的责任(此即是问责制),
佛菩萨的精神更为众生承受苦楚,
践行一种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承担精神。

5. 生命的连贯性

佛家认为生命的存在有连贯性:生命活在前世、现世及来世。

人死后并非一无所有,只不过是存在的形态不同,
这使人有豁达的胸襟,不做一个眼光如豆,凡事只看眼前的人。

这也使人知道自己无法摆脱自己的业报,
唯有坦然面对,全面接受。

6. 生命形态的可变性

生命存在的形态,可根据一己之善恶行而有所改变。
行善者可以提升而转化成人、天或阿修罗界之众生(三善道),
行恶者可以下堕而转化成地狱、饿鬼或畜生界之众生(三恶道)。

生命形态可升可降:由六凡(即六道众生)提升至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
生命形态并没有定性,并非不变,因此生命变得永远有希望。

7. 创造原则

佛家的「无常观」隐藏的讯息是:
人存在之后,可自行创造自己的特质。
人本具创造性,而物性正好相反,物体是本质先於存在。
例如冷气机的发明,是因为人希望制造出一部能降低气温的机器,
於是发明冷气机的。能发冷气是冷气机存在前之本质。

人在存在之后则自行决定自己要成为甚么样的人:
工程师、律师等,以及做好人或者坏人,然后自我去创造命运。

8. 理智原则

佛教的真正精神不在於功利式的交易:
以祭祀的物品、念经拜佛换取个人的福报。
这种做法是最较低层次的境界。
真正的佛教智慧教人如何度过人生旅途上无数艰难的挑战,
坦然面对、承担,之后仍然屹立不倒。

一个真正开悟的佛教徒,能发挥最高度的理智精神,
悲而不伤,乐而不乱,欢而不狂。
最圆融的佛法强调依法不依人,
法即真理,以法为本,充份发挥理智的精神。

9. 生命之光明性

佛家说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佛性是指人本有光明的性质,保障人人都能上进。
每个人都是未来的佛,至於众生愿不愿意走成佛之路,
全靠自己去实践。

肯定人人皆有自我上进之光明性,
此乃人类永恒的希望与及内在的必然根据。

10. 包容精神

佛家对於人的生命境界有绝对的标准;
以佛的境界为最高、最圆融。
但佛家并不挂斥不同境界的众生。

《华严经》中讲「十地品」,此乃将生命境界划分成十个阶段,
祈望众生一层一层上升。

《法华经》说「会三归一」,接引属小乘的声闻乘人,
缘觉乘人和大乘的菩萨乘人,最终都去到最圆融的佛乘的境界,
显示出佛教开放的胸襟及和的精神。


现代社会不是一个唯我独尊或死守门户之见的时代,
而是一个互相交流的世纪。

现代的佛教徒应该本著佛家这种包容精神,
以开放的心灵与不同的宗教,如基督教、儒家、道家等交流,
为开创佛教的另一高峰做好准备。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家兴旺的时候,要常常感恩这个地主

净空法师:家兴旺的时候,要常常感恩这个地主

告诉诸位,鬼神真有。跟我们生活是不同维次空间,我常常讲就像一个电视萤光幕一样,不同频道,但是他在一起。我们看不到他们,他们也看不到我们,可是信息是相通的,为什么?...

自己手淫、看污浊片子知错不改,感召妻子婚外情

自己手淫、看污浊片子知错不改,感召妻子婚外情

我是一个真正罪孽深重的人,邪淫习气很重,现在诸佛菩萨和各位同修面前,真心忏悔,将自己这么多年罪恶的行径发露,让大家看到真实的现世报,远离邪淫。我从小身体不太好,却...

印光法师:切不可“自杀”以期往生

印光法师:切不可“自杀”以期往生

(其三)凡夫佛性未曾亲证,所有自性功德均不得发现而受用,故一切随业耳。现世之色身名为报身,即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也。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

见忍法师:慈善要有善有智慧

见忍法师:慈善要有善有智慧

慈善要有善有智慧 不论是不是佛教徒,慈善是不分宗教、不分信仰的。但也有很多人对慈善有很多的误解,以为慈善就是捐钱,在得与失之间感觉不平衡。慈善对人生、对生命到...

沉默,宽恕,忍让,放下

沉默,宽恕,忍让,放下

◎而且人们对他人的批评也未必正确,既使是正确,是事实,也不应当说。◎因为观察一个人,既使对他的各方面都看得很清楚,仍然不敢妄下断语。◎尤其是不造口业,常常保护自己...

千难万难莫自杀,自杀者死后极其悲惨

千难万难莫自杀,自杀者死后极其悲惨

       韩国女明星自杀震惊世界,令人唏嘘!被认为是成功人士遭无数人羡慕和崇拜的明星一个接一个自杀,可以想象,还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