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读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

印光大师太上感应篇直讲序

人性本善,由对境涉缘,不加检察,遂致起诸执著,好恶,种种情见,以埋没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复其初。其语言虽多,总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

所言格物者,格,如格斗,如一人与万人敌。物,即烦恼妄想,亦即俗所谓人欲也。与烦恼妄想之人欲战,必具一番刚决不怯之志,方有实效。否则心随物转,何能格物。

致者,推极而扩充之谓。知,即吾人本具爱亲,敬兄之良知,非由教由学而始有也。然常人于日用之中,不加省察检点,从兹随物所转,或致并此爱亲,敬兄之良知亦失之。尚望其推极此良知,以遍应万事,涵养自心乎。

是以圣人欲人明明德,止至善,最初下手,令先从格物致知而起。其所说工夫,妙无以加。然欲常人依此修持,须有成范,方易得益。五经,四书,皆成范也。但以文言浩瀚,兼以散见各书,不以类聚,颇难取法。而未多读书者,更无因奉为典型也。

太上感应篇,撮取惠吉,逆凶,福善,祸淫之至理,发为掀天,动地,触目,惊心之议论。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为善者得何善报,作恶者得何恶报。洞悉根源,明若观火。且愚人之不肯为善,而任意作恶者,盖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今知自私自利者,反为失大利益,得大祸殃,敢不勉为良善,以期祸灭福集乎。

由是言之,此书之益人也深矣。故古之大儒,多皆依此而潜修焉。清长洲彭凝祉,少奉此书,以迄荣膺殿撰,位登尚书后,尚日读此书,兼写以送人,题名为元宰必读书。又释之曰,非谓读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其发挥可谓透彻之极。

然见仁见智,各随其人之性质。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断三惑以证法身,圆福慧以成佛道,况区区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

此书注解甚多,唯清元和惠栋之笺注,最为精深宏畅,惜非博学之士不能阅。次则汇编,实为雅俗同观之最上善本,而不甚通文之妇孺,犹难领会。唯直讲一书,为能普益。然文虽浅显,词甚优美。浅而不俗,最易感人。

香涛居士,出资千圆,排印广布。亦有同志,各相辅助,愿令此书,周遍寰宇。庶几人修十善,家敦孝弟。知祸福之唯人自召,善恶之各有报应,则谁肯为恶而召祸乎。

此风一行,善以善报,则礼让兴行,干戈永息,人民安乐,天下太平矣。愿有财力智力者,或广印以流布,或说法以讲演。俾未失本性者,愈加纯真,已失本性者,速复厥初。其为功德,何能名焉。(《感应篇直讲》)

 

点我:

相关文章

侯松蔚教授:藏传佛教不仅是密宗

侯松蔚教授:藏传佛教不仅是密宗

藏传佛教不仅是密宗 第295期明觉 文:侯松蔚 藏传佛教於华人社会越来越盛行,经常听到人们称呼藏传佛教为「密宗」,而把汉传佛教称作「显宗」。 其实,汉传、藏传...

改造命运失败 可怕的“意恶”

改造命运失败 可怕的“意恶”

今天我再次把自己体悟到的几点心得告诉给大家。首先要讲的是“意恶”,《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是与《了凡四训》互补的经典,度过的朋友都知道,俞净意一生看上去没做过什么大坏...

这两个习惯,让你生活更好

这两个习惯,让你生活更好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能够得到的所有成就是和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而这生活习惯就包括了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对待自己的方法上,而往往能够遇到人生转折点的人们,在那之...

癌症晚期病患发露忏悔邪淫恶业:普劝大家珍爱生命

癌症晚期病患发露忏悔邪淫恶业:普劝大家珍爱生命

如今的这个末法时期,修行真的异常不易,古人常讲人要思无邪,但在现在的社会是做不到了,尤其是电视网络充斥着整个社会,那么里面教的是什么呢,杀盗淫妄,没有一点好的,我...

原来练双盘并不需要那么痛苦!

原来练双盘并不需要那么痛苦!

双盘不仅练筋骨,而是把经络全部打开。因此双盘也是一种拉筋的方法。双盘,先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后再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这种双盘的坐姿,又称“吉祥坐”或“双跏趺坐...

黄念祖:老人在八万劫前念了一声“南无佛”,遇佛

黄念祖:老人在八万劫前念了一声“南无佛”,遇佛

在信因之中,最殊胜之因,莫过于《要解》所说:“深信散乱持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散乱心中念佛,都会成了成佛的种子。例如经典中说,佛在世时有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