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读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

印光大师太上感应篇直讲序

人性本善,由对境涉缘,不加检察,遂致起诸执著,好恶,种种情见,以埋没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复其初。其语言虽多,总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

所言格物者,格,如格斗,如一人与万人敌。物,即烦恼妄想,亦即俗所谓人欲也。与烦恼妄想之人欲战,必具一番刚决不怯之志,方有实效。否则心随物转,何能格物。

致者,推极而扩充之谓。知,即吾人本具爱亲,敬兄之良知,非由教由学而始有也。然常人于日用之中,不加省察检点,从兹随物所转,或致并此爱亲,敬兄之良知亦失之。尚望其推极此良知,以遍应万事,涵养自心乎。

是以圣人欲人明明德,止至善,最初下手,令先从格物致知而起。其所说工夫,妙无以加。然欲常人依此修持,须有成范,方易得益。五经,四书,皆成范也。但以文言浩瀚,兼以散见各书,不以类聚,颇难取法。而未多读书者,更无因奉为典型也。

太上感应篇,撮取惠吉,逆凶,福善,祸淫之至理,发为掀天,动地,触目,惊心之议论。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为善者得何善报,作恶者得何恶报。洞悉根源,明若观火。且愚人之不肯为善,而任意作恶者,盖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今知自私自利者,反为失大利益,得大祸殃,敢不勉为良善,以期祸灭福集乎。

由是言之,此书之益人也深矣。故古之大儒,多皆依此而潜修焉。清长洲彭凝祉,少奉此书,以迄荣膺殿撰,位登尚书后,尚日读此书,兼写以送人,题名为元宰必读书。又释之曰,非谓读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其发挥可谓透彻之极。

然见仁见智,各随其人之性质。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断三惑以证法身,圆福慧以成佛道,况区区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

此书注解甚多,唯清元和惠栋之笺注,最为精深宏畅,惜非博学之士不能阅。次则汇编,实为雅俗同观之最上善本,而不甚通文之妇孺,犹难领会。唯直讲一书,为能普益。然文虽浅显,词甚优美。浅而不俗,最易感人。

香涛居士,出资千圆,排印广布。亦有同志,各相辅助,愿令此书,周遍寰宇。庶几人修十善,家敦孝弟。知祸福之唯人自召,善恶之各有报应,则谁肯为恶而召祸乎。

此风一行,善以善报,则礼让兴行,干戈永息,人民安乐,天下太平矣。愿有财力智力者,或广印以流布,或说法以讲演。俾未失本性者,愈加纯真,已失本性者,速复厥初。其为功德,何能名焉。(《感应篇直讲》)

 

点我:

相关文章

刘素云:我母亲往生23天了。在这49天内,我是

刘素云:我母亲往生23天了。在这49天内,我是

问:我母亲往生23天了。在这49天内,我是念地藏经好,还是念佛号好? 阿弥陀佛的弥,是二声,还是四声? 不知念什么声对。另外请问,信佛人烧不烧...

传喜法师:佛法功德胜虚空

传喜法师:佛法功德胜虚空

佛法功德胜虚空 2011.06.20沈阳开示慈悲为本怀 方便施救度 这个是有形的,有形的里面都包含着这些无量的祝愿在里面,所以我们平时念“南无阿弥陀佛”,南...

白云禅师: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白云禅师: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今天我是头一次到基隆市与大家共结法缘,我每到一个地方做专题演讲,往往都会有一种内心的感动,为什么呢?也就是我们佛教,尤其是中国的佛教,从民...

宏圆法师:怎样以三宝之力资福救拔临终之人?

宏圆法师:怎样以三宝之力资福救拔临终之人?

       【或悬幡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

宣化上人:“舍一得万报”,这是布施的果报

宣化上人:“舍一得万报”,这是布施的果报

  你没有财,你可以布施法;没有法,可以布施这个无畏,这都是布施。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布施,就是以自己的所有,布施给这个所无的,那么这里边就有财施、有法施、有无畏施...

嘎玛仁波切:只要累积了足够的资粮,所有的净土都

嘎玛仁波切:只要累积了足够的资粮,所有的净土都

导语:因众生的不同业力,佛才有法身、报身和化身之分。法身阿弥陀,报身观世音,化身莲花生,这三身是一体无二的。当累积足够的福德资粮能够前往净土时,其他任何净土也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