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读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

印光大师太上感应篇直讲序

人性本善,由对境涉缘,不加检察,遂致起诸执著,好恶,种种情见,以埋没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复其初。其语言虽多,总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

所言格物者,格,如格斗,如一人与万人敌。物,即烦恼妄想,亦即俗所谓人欲也。与烦恼妄想之人欲战,必具一番刚决不怯之志,方有实效。否则心随物转,何能格物。

致者,推极而扩充之谓。知,即吾人本具爱亲,敬兄之良知,非由教由学而始有也。然常人于日用之中,不加省察检点,从兹随物所转,或致并此爱亲,敬兄之良知亦失之。尚望其推极此良知,以遍应万事,涵养自心乎。

是以圣人欲人明明德,止至善,最初下手,令先从格物致知而起。其所说工夫,妙无以加。然欲常人依此修持,须有成范,方易得益。五经,四书,皆成范也。但以文言浩瀚,兼以散见各书,不以类聚,颇难取法。而未多读书者,更无因奉为典型也。

太上感应篇,撮取惠吉,逆凶,福善,祸淫之至理,发为掀天,动地,触目,惊心之议论。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为善者得何善报,作恶者得何恶报。洞悉根源,明若观火。且愚人之不肯为善,而任意作恶者,盖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今知自私自利者,反为失大利益,得大祸殃,敢不勉为良善,以期祸灭福集乎。

由是言之,此书之益人也深矣。故古之大儒,多皆依此而潜修焉。清长洲彭凝祉,少奉此书,以迄荣膺殿撰,位登尚书后,尚日读此书,兼写以送人,题名为元宰必读书。又释之曰,非谓读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其发挥可谓透彻之极。

然见仁见智,各随其人之性质。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断三惑以证法身,圆福慧以成佛道,况区区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

此书注解甚多,唯清元和惠栋之笺注,最为精深宏畅,惜非博学之士不能阅。次则汇编,实为雅俗同观之最上善本,而不甚通文之妇孺,犹难领会。唯直讲一书,为能普益。然文虽浅显,词甚优美。浅而不俗,最易感人。

香涛居士,出资千圆,排印广布。亦有同志,各相辅助,愿令此书,周遍寰宇。庶几人修十善,家敦孝弟。知祸福之唯人自召,善恶之各有报应,则谁肯为恶而召祸乎。

此风一行,善以善报,则礼让兴行,干戈永息,人民安乐,天下太平矣。愿有财力智力者,或广印以流布,或说法以讲演。俾未失本性者,愈加纯真,已失本性者,速复厥初。其为功德,何能名焉。(《感应篇直讲》)

 

点我: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夫妻常行房事,反难生子

印光大师:夫妻常行房事,反难生子

汝但持清净戒,若为生子偶行房事,当沐浴净洁,不可常行房事。诵经之人,必要清洁。若起淫欲,便污秽了。不过为生子故,不妨或年或季偶一行之。能如是节欲,所生之子,必定聪...

【佛欢喜日】的由来,佛欢喜日是什么意思?

【佛欢喜日】的由来,佛欢喜日是什么意思?

佛欢喜日  佛出世间以利生为本怀,凡有所作,皆想带给众生安乐,拔除众生痛苦,所以,若见众生,舍恶向善,转迷成悟,返妄归真,离苦得乐即畅佛出世本怀故佛欢喜。佛欢喜日的概况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

绪言

绪言

  我们要想了解一个宗教的内容,以及一个宗教是否为我们人生所需要,则我们一定先要了解一个宗教的教主。他的人格、智慧是否值得我们崇拜信奉?以及我们崇拜信奉了他,他是否真能指示我们解脱人生的烦恼痛苦?我想...

呷绒多吉上师:假如我们不幸得了癌症,就非常想要

呷绒多吉上师:假如我们不幸得了癌症,就非常想要

如何依止上师?假如我们对佛法有兴趣,对净土成就有信心,首先就要寻找一个依靠。要寻找依靠,就要在弘扬佛陀正法的上师大德里面,选一个来依止,因为佛陀现在已不在这个世上...

贪执睡眠来日终堕落

贪执睡眠来日终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全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导。他贪爱色身的快意舒适,每日饱食后即关起房门恣意睡眠,从不修行。  这一天,智慧深广的佛陀忽然发现,这位懈怠懒惰的比丘...

世间上所有的抑郁症,都是在关系上出了问题

世间上所有的抑郁症,都是在关系上出了问题

1 每个人都是这样密切地与他人相关,所以当彼此的关系断裂时,才显出空旷无助的凄楚。断裂的原因,可能是误解、背叛、欺瞒、争吵、鄙视……死亡当然是最彻底的断裂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