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人供佛

  罗阅城的大众正在商议每人出百钱,以办斋供养佛陀与僧众的事。此时,有一苦人名叫鸡头,贫穷无钱,他挤在人群中听大家会议,众人见他贫穷寒酸的模样,便说:「你没有钱财,没资格参加,赶快离开!」

  鸡头懊丧纳闷,回到家,忧愁叹息,妻子见丈夫脸色沮丧,便问道:「什么事这么忧愁,谁委屈你?」

  「唉!世人都见人不见其心,我虽贫穷,但心虔诚,因为没有钱参加众人供养佛陀及比丘,而被人赶出来。」

  「原来如此。」妻子微笑道:「那容易得很,你可以到弗赊密多罗长者的家里借钱办食。」

  鸡头便欣然前往长者的家中请求道:「我十日当中必定还你的钱,如果不能偿还,我和我的妻子必定来为你做奴婢。」长者于是把百两金钱放心借给他。

  他告诉众人说:「我现在已经有钱了,请你们也让我参加。」

  众人冷漠地道:「我们已经筹备好了,数目充足,不需要你的钱。」

  鸡头虽受挫折,遭受别人的冷漠轻视,但他诚恳的供养心坚固不移,夫妇二人商量后,来到佛前禀告一切,佛陀怜愍鸡头说道:「你的虔诚恭敬,我已经察知,佛陀不会辜负有心人的。明日,我当与诸弟子接受应供,同时,你也可以请国王一同来受食。」

  鸡头闻言,欢喜雀跃,心花怒放,兴冲冲地进入宫中,对国王说道:「王呀!我真是三生有幸,蒙佛陀慈悲,明日要接受我的供养。佛陀的意思,也欢迎你光临寒舍。」

  国王是佛陀的在家弟子,听佛陀有命,那敢怠慢,便驱车赴会。

  这时,天帝释知道这件感人的事,便对毗沙门天王说道:「世间有一苦人鸡头,发大欢喜心,虔诚供佛斋僧,你可去扶助设斋。」

  毗沙门天王闻言,立即以神通力备办了很多珍肴佳膳。天帝释又对毗湿波伽摩天子说道:「世间有一苦人鸡头,发大欢喜心,虔诚供佛斋僧,你可前去变化他的住宅为高广的讲堂。」

  于是,鸡头夫妇在富丽庄严如讲堂似的住宅中,设珍肴佳膳供养佛陀及诸比丘,这时,龙天拥护,国王及群臣围绕,场面隆重庄严。食毕,佛陀乃宣说苦集灭道四圣谛,夫妇俩及国王皆大欢喜。

  当初排拒鸡头参与供养的人感到惭愧,原来供养功德是讲发心大小,而不是论贫富多寡的啊。

  八万四千塔由来

  有一天,佛陀与阿难入舍卫城乞食,途中看到一群小孩正在道路上玩耍嬉戏,他们每一个人都用沙土堆积成宫殿、仓库、财宝以及五谷。其中有一个小孩远远的见到身放光明的佛陀走来,内心自然流露出恭敬,欢喜踊跃,于是从仓库中拿取一把谷物,想供养佛陀。可是他的身材矮小,没有办法拿给佛陀,就拜托另一个小孩:「让我站在你的肩上,以谷物供养佛陀吧。」

  小孩欢喜地说:「好啊!」

  于是他就踏上这小孩的肩上,以沙土供养佛陀。佛陀慈悲地放下钵,低头接受沙土的供养。

  佛陀接受供养后,吩咐阿难道:「你就用这些泥土来涂抹我的房舍吧!」

  乞食完毕,佛陀和阿难回到祇园精舍,阿难就以托钵得来的泥土涂抹佛陀房屋的地面,可是只涂抹一边,沙土就用完了。阿难整理好衣服之后,向佛陀禀告。

  佛陀告诉阿难:「刚才那个小孩,以欢喜心布施泥土,而这些泥土虽然只足够涂抹我房屋地面的一边,不过由于这个功德,在我涅槃后一百年,这个孩子当作国王,名叫阿输迦(也就是阿育王)。另一个小孩,当作大臣,他们共同统领阎浮提一切国土。兴显三宝,广设供养,分布舍利遍满阎浮提,并且为我兴建八万四千塔。」

  阿难听了,非常欢喜,就请示佛陀:「佛陀!您过去世造了什么功德,而能有这样多塔的果报?」

  佛陀于是为阿难讲述其过去世为波塞奇国王时,彩画八万四千幅庄严的佛像布施给各国供养,以这样的功德而得八万四千塔的因缘。阿难及与会大众听闻佛陀所说,欢喜奉行。

  心田事不同,功德有差别。小儿以虔诚心、恭敬心、欢喜心供养宇宙间第一大福田──佛陀,又以广大心兴建佛塔,弘扬佛法,自然感得国王的福报。

点我: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学佛让生命放出异彩

传喜法师:学佛让生命放出异彩

学佛让生命放出异彩——客堂开示 2013.11.16 佛法经过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延续到今天,我们在寺院里还能看到,佛教像一个活的生命体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

太阳五日未升起,只因两位修道人在吵架?

太阳五日未升起,只因两位修道人在吵架?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提耆罗,一个叫那赖。他们立志要有所成就,遂远离人群,住在深山老林里修道。不论春夏秋冬,他们都睡在石洞里,穿着野草编成的粗糙衣服,铺着野花编成的垫子;饿了就吃山林中采来的野果...

是怎样的愿心,才能坚定修行的信心呢?

是怎样的愿心,才能坚定修行的信心呢?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的佛弟子,名叫须赖。他深信佛陀所开示的教理,因此丝毫不把贫苦放在心上,日日聆听教义,恭敬地供养礼拜佛陀。  须赖善名远播,许多人常跟随着他到精舍礼佛、听法,就连...

宏圆法师:有持戒修福人,能对“行无相因得无相果

宏圆法师:有持戒修福人,能对“行无相因得无相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这是断第二种疑惑。上文中讲行无相因得无相果,此义甚深难信难解,须菩提担心众生,尤其是末世众生,对于此...

仁清法师:助念的时候用引磬就可以了

仁清法师:助念的时候用引磬就可以了

“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助念的时候概用引磬就可以了,印光法师说其它法器,就不要用了。“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引磬非常清脆,他是铜质,金...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 安忍品 象王恭敬出家相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 安忍品 象王恭敬出家相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6、象王恭敬出家相  释迦牟尼佛久远之前曾转生为一只大象,与众多飞禽走兽住于密林中,森林环境优美。优雅如白云般大象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