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不贤

  舍卫城中有甲乙两人合做生意,他们把货物装载上车,下乡销售,获利而返。不善的甲商人就思忖道:「长久以来,我的朋友吃粗恶的食物,睡在简陋的地方,身心疲乏,这次回到他家以后,一定会放任吃各种美味的饮食,以至消化不良而死。到那时候,我就把这货物分作三分,把其中一分给他的儿子们,我取其余二分。」主意打定,嘴上虽然说:「今天分货吧!」「明天分货吧!」却始终没有分货的意思。

  甲虽然不愿分货,好商人乙却坚决要把他的货物分开。好商人乙分了货以后,到精舍去礼拜佛陀,佛陀道:「今天时间已经很迟了,从前你一到舍卫城,总是一早就来精舍,今天为什么这么迟才来呢?」他就把迟来的原因禀告佛陀。

  佛陀道:「信士啊!甲为人不正,并不始于今日,在前生他也是个不正的商人,现在他想骗你,前生他也曾想欺骗贤人。」

  「请佛陀开示吧!」

  「从前,在某一个城市,有一个被大家尊为贤人的商人,他和另一个名叫大贤的商人合做生意,他们将货物装在五百辆车子上,从城市出发到乡间去卖,赚了钱再回到城市来,当他们分钱时,大贤道:『我非得三分之二不可。』

  『什么意思呢?』

  『你是贤人,我是大贤人,贤人得一分,大贤人得二分,这是理所当然的。』

  贤人道:『我们二人所出的本钱不是完全一样吗?你得二分,怎么说是理所当然的呢?』

  『因为我是大贤人呀!』

  二人这样互相争论着,终于吵了起来。后来大贤心想:我有妙计。就叫自己的父亲跑进一株蚀空了的树中,说道:『父亲!我们来时,请你说一句,大贤人得二分是理所当然。』

  父子串通好之后,大贤便到贤人的住处,对贤人道:『朋友!我应不应该得二分,树神最知道的,我们就去求示于树神吧。』

  二人来到树神处,大贤就祈求道:『树神啊!请你裁判我们的诉讼。』

  树中的父亲装着声音说道:『你们把事由说明白吧。』

  『树神啊!这人是贤人,我是大贤人,我们合资经商,这样应该如何分钱呢?』

  『贤人应得一分,大贤人应得二分。』树神道。

  贤人听到如此裁判诉讼,心想:须要试验一下他究竟是不是神。于是拿了稻草来,塞住洞,燃起火来,火燃起来以后,大贤人的父亲半身被烧,就爬上去抓住树枝,一不小心,从树上堕地,叹道:『贤人实好,大贤实不好,我为儿子大贤,所以身体被灼伤。』

  最后他们把钱财分做二分,各自取得应得之分。」

  世间上的人贤愚与否,不在假相名字,而在实际的道德行为。大贤空有一个好的名字,却名实不符,白白糟蹋了一个好名字。名字好固然重要,梵行清净更为重要。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把握当下

下一篇:忍力如根

相关文章

因果故事二则

因果故事二则

《净土》2019年第4期 文/刘世杰一、放生护生,鱼鳖感恩沿阜阳市西城墙双龙桥向北过刘公祠,再向北直达泉河,在泉河边有一古闸,名"谢公闸"。据相关史志记载:"明万历年间,颍州知州谢诏,爱民如子,...

阿育王的女儿,发心造佛像,现世之中,由“丑女”变“美女”

阿育王的女儿,发心造佛像,现世之中,由“丑女”变“美女”

  阿育王的女儿,发心造佛像,现世之中,由“丑女”变“美女”  道宣律师问一位名叫陆玄畅的天人:“在汉地发现的一些佛像,据说是阿育王的四女所造,此事非幽冥难得知其真实,请问此事究竟如何?”  陆玄...

《百喻经卷下》:64、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

《百喻经卷下》:64、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

译文:从前有一间老屋,人人都说房内常有恶鬼,就都害怕,不敢进去住。这时有一个人,自认为大胆,说:「我想进这屋中去睡一夜。」就进去住下了。后来另有一个人,自以为胆勇要胜过前面那个人,又听傍人说这屋中...

少壮当努力

少壮当努力

  一天上午,阿难跟随佛陀到舍卫城弘化,途中见到一对身形佝偻、衣衫褴褛的老夫妇,瑟缩着身,蹲在正燃烧着的垃圾堆旁取暖,眼中不时流露出凄怆悲凉的眼神。  这时佛陀问阿难:「你看见那一对老夫妇吗?」  阿...

弟子周利槃陀伽愚昧的业因,被佛陀一语道出

弟子周利槃陀伽愚昧的业因,被佛陀一语道出

  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生性愚昧、驽钝,其他的弟子便请示佛陀:世尊,什么因缘使周利槃陀伽生而为人,却心性愚钝?佛告诉诸比丘:这是由于他过去生所造作的业因,而感得今生的果报。接着便为比丘们开示周利...

不知足的顶生王

不知足的顶生王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处静坐,独自思惟佛法时,心中生起一念:「所有众生,皆因一念爱欲之想,而有欲爱,日夜穷逐不舍,未曾满足。」於是,阿难尊者在傍晚时,从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