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藏香供养佛的加持力非同凡响

对这个香的问题我再重申一遍,我们佛教徒几乎点香都成为一个例行的行为,但是香的(品质、质量)出入很大,现在我们这文革之后的香基本上都是厂里面造的,都是以赢利的目的,并没有考虑到这是供养佛的,只不过知道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信仰也好,民间的迷信信仰也好,都要点香的,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一个,这么,社会规模造香的行为。那种香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是香,其实都是臭,都是污染空气的,它是化学香料。特别小孩子或敏感的人气管有问题的人闻到都会感到不舒服,就是很健康的人闻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伤害,增加肝火,障碍。做为传统的供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要去买那种天然、纯天然的香。那香呀,我本人也是非常喜欢香的,对它的研究,这个将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地的香我都去定购过,中国的香是最劣质的最劣质的,相对做的精致一点的中国特区香港的,或者台湾的,还有更好一点的日本的香,但是他们这一类的香价格都比较贵,一盒香至少都是三、五百块钱,甚至还以上,有的香要上千块以上,对我们来说这个香是很奢侈的事情。后来我又发现了不但质量好,而且保持了我们佛教里做香的传统,同时价格又很便宜的——藏香。这个“藏香”不是打了两个字藏香就是“藏香”,因为我这几年到处推广,电视上也推广。所以现在中国国内现在很多香厂也就打了“藏香”两个字很大,盒子也很大,名字叫藏香实际还不是。要买正宗的藏香,要出自于西藏藏传佛教那些活佛堪布仁波切做的,至少在他们领导下做的。象那个拉卜楞寺有一个活佛他做藏药同时也做藏香,现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也有一个,也出一种藏香。近段时间我认识的泽波喇嘛(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居士林·喇荣利众藏医院·泽波喇嘛)也在做藏香。其它的方面我也比较,因为他每一个做出来的配方,即莲花生大师或某一位大师做出来配方一千多年流传下来,有的它还不一样。藏香里面分很多很多类型,有的是治病的,有的是消灾的,有的是增福的,还有很多类的,香里面分的很细。我比较了很多,而且价格上也比较,甚至尼泊尔、印度进口的价格也不贵,象我去直接去批发的话,我们庙里面用的象拉卜楞寺的就10块钱一盒,如果是日本造的翻十倍也拿不下,但是它(藏香)的加持力远远的超过了真正的所谓的檀香还有沉香,沉香檀香很好闻,但加持力没有藏香大,藏香里主要的原材料就是柏,高山柏海拔3000米、4000米本身加持力很大,其它的还有一些雪域高原的那些药材,加持力特别大,本身里面有修法--做香,然后里面有甘露丸的,闻了之后整个场地就非常的吉祥。今天我们这个会场,早上十点钟就点香在这里熏呀!所以我们大家坐在这里,为什么要珍惜这几个小时,你要知道我们这几个小时,多少天前大家就开始准备了,今天(准备)好了,很不容易的,因缘是很殊胜的。藏香呢,它也是保留了这样一个传统的做法,传统的加持,最正宗的就是藏香,价格又不贵,甚至还有更便宜的,我上次去拉萨,在拉萨批发尼泊尔的只有4 块钱一盒,还有更便宜的,因为尼泊尔印度的币值消费比较低,但是质量非常好,但是只要是西藏人做的藏香,质量在差在差也比最好最好的好,真正的叫价廉物美,我们去买就象帮扶贫的一样,真正的支援大西北支援他们的生活,而且做这个基本上都是出家人做的,而且做这个有的庙里做都是维持寺庙建设和出家人的修持,这个更不一样了,象我们国内那些厂长老板都不一定信佛的,赚的那个钱都是吃喝嫖赌去的,所以说没意思,我们的一个行为你自己要知道--这个是学佛,任何一个行为你知道你在做什么,除了你个人之外,你要知道你这个行为对社会起什么作用。好,这个我解释的比较多,下面我们回向:愿修三障诸烦恼,愿得智彗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时时常行菩萨道,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无悟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相关文章

真圆法师:供养的意义

真圆法师:供养的意义

供养的意义 供养,梵文pu-ja-,表示尊敬的意思,翻译为恭敬供养、奉事、奉献、奉施、报恩和供给等等,属于佛教礼仪,不特佛教其他宗教都有类似恭敬供养形式。起先一般而言指用花、香、灯明等对佛(包括舍利)...

阿难出家,竟然是因为​佛陀的相貌

阿难出家,竟然是因为​佛陀的相貌

有的人出家,是为了寻求无上的觉悟;有的人出家,是为了逃避世上的各种苦难;有的人修行是为了求得神通。而阿难出家,竟然是因为佛陀的相貌庄严……。初发心很重要,关系到一...

海涛法师:挑战

海涛法师:挑战

  在一个国家里,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素行不良,无恶不作。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便要众弟子运用智慧教化众生,使他们弃恶从善。  佛陀问:「谁愿意到那个国家去渡化全国人民呢?」  目犍连对佛说:「...

南怀瑾:打坐的身法和心法

南怀瑾:打坐的身法和心法

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种要点:(一)双足伽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习坐...

佛陀让阿难去河边舀水的故事

佛陀让阿难去河边舀水的故事

  原野苍茫,道路漫长,烈日炎炎,热风吹拂。为了弘扬宇宙人生的真谛,佛陀率领着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大地上不停地游化。这些光头赤脚的出家人艰苦跋涉,默默行进着。他们神态安祥而又坚...

诵此无上神咒,十方诸佛将自身所有功德都回向给这

诵此无上神咒,十方诸佛将自身所有功德都回向给这

上学时,老师为了让学生好好读书,常讲“书到用时方恨少”,步入社会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钱到用时方恨少”。学佛后,才慢慢明白,每个人,无论种族、性别、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