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C 12

1224经、1225经:此二经为天帝释引导诸众信人等归信佛陀并供养众僧。

在佛陀住世的年代,各种外道学说十分盛行,于是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教派。无论在中印度的王舍城,还是在北印度的舍卫城,举国都普遍盛行“普设大会”,以供养各自信奉教派的教主与教徒。“王舍城人普设大会,悉为请种种异道”。经中列举的外道代表为遮罗迦外道、尼乾子外道、事老外道、事火外道等等。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佛弟子,他们事奉的对象当然是佛陀以及诸大比丘众。为什么要“普设大会”呢?对于布施者而言,无非是想通过自己的布施而获得巨大的现世后世回报,所谓“布施功德”。在佛教看来,布施是有差别的,所谓布施物相同而布施对象不同,便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布施功德”。在当时婆罗门教一统天下的情势之下,供养佛陀及比丘者,毕竟只占极少一部分。于是身为忉利天主、且为虔诚佛弟子的天帝释,开始为自己的护法行动了。

天帝释作是念:“莫令王舍城诸人舍佛面前僧,而奉事余道,求索福田。我当疾往,为王舍城人建立福田。”天帝释一方面是虔诚的护法者,同时他也为众生的福田利益而考虑,因为供养外道所获的利益十分微渺。相比之下,供养僧伽却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然为了大众的长远利益着想,就必须想出一个善巧的法子来引导大家皈依并供养佛陀。于是天帝释化身为一位大婆罗门,“仪容严整,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众前后导从,持金斗伞盖”,赶到王舍城,拜会了正在制作供养大会的诸位长者和王公国戚。这些人对这位大婆罗门充满了敬仰,争相前来拜会。而天帝释见到大家对自己十分恭敬,且言听计从,便适时带领大家去拜会佛陀,带头虔诚礼敬供养佛陀。王舍城的一切士女见到他们膜拜的大婆罗门竟对佛陀如此恭敬,自然也就紧随其后,向佛陀作种种布施供养。天帝释以偈问佛有关布施的功德:“善分别显示,一切法彼岸,悉度诸恐怖,故稽首瞿昙。诸人普设会,欲求大功德,各各设大施,常愿有余果,愿为说福田,令斯施果成!”佛陀为天帝释宣讲了布施僧众的种种利益。

对于比丘众而言,他们都是四双八辈的圣僧;他们不仅自己获得殊胜的境界并永离五盖,而且能够教导世人离苦得乐,可以说达到了“自利利他”。布施并供养这样的圣僧,功德可以说是一本万利。“正向者有四,四圣住于果,是名僧福田,明行定具足。僧福田增广,无量逾大海,调人师弟子,照明显正法。斯等善供养,施僧良福田,于僧良福田,佛说得大果。以僧离五盖,清净应赞叹,施彼最上田,少施收大利。”(1.27.)

点我:

相关文章

独尊湛现:如何助念能够使亡者受益

独尊湛现:如何助念能够使亡者受益

阿弥陀佛,大家好。往生助念也是很关键的,我们也要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操作。第一,首先要与亡者结缘,这是很重要。如果不与亡者结缘,我们操作的人员用不上劲,亡者是不会认...

【庄严】庄严的意思,佛教的庄严含义是什么?

【庄严】庄严的意思,佛教的庄严含义是什么?

庄严 (汉语词语)  庄严,指端庄而有威严;形容人庄重、严肃、严正。见《法苑珠林》卷十三“求婚”引《菩萨本行经》:“庄严自身,令极殊绝。”佛家的庄严,是对表相事物,或心理行为的道德意义的修饰、加强。佛...

独尊湛现:《坐禅》初期打坐的方式与目的

独尊湛现:《坐禅》初期打坐的方式与目的

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谈一下如何“坐禅”。现在的大多数谈不上坐禅。大家要分清,打坐与坐禅是皆然不同。打坐是外在的一个姿势而已。坐禅,是内心的境界,心明为坐,心净...

宣化上人:参禅就是持戒

宣化上人:参禅就是持戒

参禅,是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所以一切法都在参禅中包括着。我们坐在禅凳上,一心参禅,参“念佛是谁?”抱住这个话头,绵绵不断,密密不忘,总是参“念佛是谁?”这时候,...

大安法师:新生命诞生的禁忌

大安法师:新生命诞生的禁忌

新生命诞生的禁忌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大安法师: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妙法

大安法师: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妙法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仪形,不知自反,计其所作与俗人无异。吾见汝身在此处,而神游地狱矣。急宜痛加修省,断恶遵善,上求佛果,下化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