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证法师:助念不是高姿态的劝导,而是顺情疏导他

顺情而化

我们都知道,阿弥陀经讲,极乐世界有很多的鸟,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的,

弥陀要解里面有一段话解释:「化作众鸟何义?」

蕅益大师说:阿弥陀佛化作众鸟,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

因为凡夫的感情,喜欢这些鸟儿,所以阿弥陀佛就顺凡夫的感情来教化众生,这叫「顺情而化」。

末学看了藕祖这句话非常的感动!

我们想一想,阿弥陀佛慈父化作小鸟,停在我们的肩膀上、停在树梢上唱歌,你看看迎面飞来一只可爱的迦陵频伽,那竟然就是阿弥陀佛爸爸、阿弥陀佛大慈父变的,只因为我们这些孩子喜欢小鸟,佛就把他尊贵的佛身变成了小鸟。

这是多么可爱,何其「无我」的大慈大悲,这就是「恒顺众生」的极至啊!

由这段我们就可以体会佛是很幽默、很可爱,心非常的柔软,他是用多么可爱的一双慈眼来看众生、化导众生啊。

我们都是「舍利弗」——美目鸟——的孩子,要学「乃父之风」顺情而化。

我们助念的时候也是要「顺情而化」,

就像水能随方就圆,而成就清洁洗涤的功德,

又像云彩、那水蒸气的水滴,就算跑到眼睛里面也不会刺眼。

所以助念可以说不是高姿态的劝导,

而是一种请求。

要先设身处地交换角色,将心比心,体会临终的这个人,

他的凡情所有的苦衷,

先深入他的情,才能够顺情而化。

先「顺情」——顺情疏导他的苦,疏导他的恐怖,然后才「而化」。

也不能只单单顺情,顺情会堕落!

顺情还要加上「而化」,还要顺势来转化。

——先「顺情」——就他痛苦的地方,转化入阿弥陀佛救苦救难的大悲。

当然,往生的事是很紧急,事情虽然紧急,但是讲话不必着急,

不必一去、一开口就很紧急地说:「你赶快放下!」「你赶快往生!」

要知道——人通常是这样:你越逼的时候,对方就捉得越紧。

就好像是小时候的童话:风和太阳在比赛,谁能够让行人脱掉外套呢?先是大风开始吹,用力要吹掉行人的外套,风越吹越冷,行人当然就把外套拉得越紧不肯放,风怎么吹都没办法让他脱掉外套,可是太阳一照,行人很热,就自动把外套脱掉了。

我们去助念的时候,要先体会:自己平常一些芝麻小事都放不下,何况一时要放下所有的事!

临终人的境界是很不简单的,所以我们在劝导的时候,心态和语言都要做一个调整:

要将心比心,慢慢地转,不要着急。

不要自己以为是「祖师」,一去就道貌岸然,开始训人,说一些连自己都做不到的话。

 

点我:

相关文章

曹越:生命是什么?

曹越: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给生命下了一个定义: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形式,这个存在形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外部自然界不断地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原文】知善不为。【释义】明明看见善事就在眼前,却是不肯勇敢地去做古人说:“取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成亿。”所以做善事贵在日积月累地储积。知道是善事,就马上去做,而...

黄夏年教授:20世纪中国佛教学术会议综述

黄夏年教授:20世纪中国佛教学术会议综述

20世纪中国佛教学术会议综述 编辑:黄夏年 来源:南普陀在线 一、引  言 召开学术会议,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门学术讨论,这在古已有之。佛教是一个强调...

回向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回向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很多佛教仪轨的最后都有回向文,其实就佛法的观点,我们在任何时候,做的任何功课、修行,都一定要记得做功德回向。回向的力量有多大,看看经典怎么说。广严城的饿鬼众佛陀在...

净空法师:要从内心里面流露出谦虚恭敬,你才能断

净空法师:要从内心里面流露出谦虚恭敬,你才能断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尔时』,是前面地藏菩萨跟我们说明,念佛的功德利益,说完之后这个时候。懂得念佛,还要懂得念法。这段经文里面,...

海贤老和尚随缘妙用警醒一居士:念佛除眼疾!

海贤老和尚随缘妙用警醒一居士:念佛除眼疾!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