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的美德

  罗睺罗自从受佛陀严厉的教诫以后,又常常跟随师父舍利弗在一起,接受他的开导,在修行上,进步很快。

  佛陀讲经时,舍利弗总是带着罗睺罗参加法会;舍利弗静坐时,罗睺罗总是跟着坐在身旁;布教时,舍利弗也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学习一些为法为人的经验;每天托钵乞食,罗睺罗更是跟在舍利弗身后,在僧团中被誉为第二佛陀的舍利弗,实在是罗睺罗最好的恩师。

  有一次,罗睺罗跟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路上遇到一个流氓恶汉,那个恶汉用沙投进舍利弗的钵里,并且用棍棒打破罗睺罗的头。罗睺罗头上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下来。恶汉见了不但不知错,还骂道:「你们这些沙门,总是托钵为生,满口慈悲忍辱,我打破你的头,看你能把我怎样?」

  十七八岁的罗睺罗,现出咬牙切齿的面容,但舍利弗安慰他道:「罗睺罗!如果你是佛陀的弟子,应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怀瞋恨的毒,当以慈悲怜愍众生。佛陀常教诫我们,有荣誉的时候,不能使心高举;受侮辱的时候,不能使心生恨。所以,罗睺罗!压制着愤恨的心,严守忍辱,世间上没有比忍辱更有勇气的人,天上人间,不管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胜过忍辱。」

  罗睺罗听完师父舍利弗的开示,默默的走到水边,水里现出他的颜面,他用手掬水洗去血迹,然后用布巾把伤口扎起来,见到这情形的舍利弗,心中既安慰又难过。

  罗睺罗忍耐着,仍然走在舍利弗的身后,跟着托钵乞食,在回来的途中,罗睺罗对舍利弗说道:「我想到刚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他放在心上,不过,这世间有着太多的恶人,到处都遍满了可厌的事物。我不对世间生气,只想到世间上没有办法的人太多。佛陀开示我们对人、对世间要有大慈大悲,但世间上狂暴的人就欺侮我们;沙门比丘守忍积聚高德,而狂愚的人反而轻蔑我们,他们反而尊敬那些残酷的人。佛陀真理慈悲的教示,他们倒反而以为是臭的死尸,天降甘露给猪,猪还是爱吃臭的东西,住在臭的地方。佛陀所宣讲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对那些凶恶以及没有善根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效果。」

  罗睺罗第一次把自己的修行,以及对世间的看法,向师父提出报告,舍利弗听后很欢喜,把罗睺罗在路上说的话,回来告诉佛陀,佛陀也非常高兴,称赞罗睺罗今天很好,对恶人的态度,应该那样;对世间的看法,就是如此。佛陀又再说道:「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瞋世恨人,是背法远僧,常堕于恶道之中轮回,能忍恶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灾难之祸。有智慧的人,能见到深远的因果,克服瞋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义,和世俗的看法不同。世间上认为珍贵的而佛法认为下贱,佛法认为好的、对的,而世人不肯实行。忠与佞不能兼容,邪的嫉妒正的存在,恶的不喜善的并行。贪欲的人不高兴无欲之行,在这些情形之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缘,可使你早证圣果;忍像大海中的舟航,能够度一切灾难,忍是病者的良药,可救人的生命之危。我能成就佛陀,独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因为我的心能够安稳,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贵。」

  因为罗睺罗被恶人无缘无故的把头上打了出血,而他在血气方刚的少年时代,就能像圣者一样的忍辱,给师父很大的安慰,给佛陀很大的欢喜,并且能够引起佛陀对忍的说法,舍利弗听了非常感动,罗睺罗听了含着眼泪,更感激佛陀。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8、海尘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8、海尘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2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2

  民国张荣深  张荣深,是广东澄海人。少年喜欢行侠,朋党寻仇,豪暴苦恼乡里。后来听说净土法门,于是专意念佛,努力改变以前的行为作为善人。拿出以前积蓄的刀剑捣毁,说:“不给别人杀人啊。”劝化家人,...

高人看到:他一心杀人,恶鬼相随;转为善念,天神拥护

高人看到:他一心杀人,恶鬼相随;转为善念,天神拥护

  高人看到:他一心杀人,恶鬼相随;转为善念,天神拥护  ◎往昔有个叫元自实的人,痛恨姓缪的背恩负义,想在五更天的时侯,到他家把他杀死。途中经过一个寺庵,庵的主人叫轩辕翁,十分有道,早起诵经时,忽...

《百喻经卷下》:98.小儿得大龟喻

《百喻经卷下》:98.小儿得大龟喻

  【译文】  从前有个小孩,在地上玩时,捉到了一只大乌龟,准备杀掉它,却又不知怎么杀,就问别人:“怎么才能杀掉它呢?”有人告诉他:“你只要把乌龟丢入水中,马上就可以杀掉。”小孩相信了这话,便把乌...

人生不能懒惰之孝敬父母,孩子与大树的故事

人生不能懒惰之孝敬父母,孩子与大树的故事

人生不能懒惰之孝敬父母  你可能会很奇怪,论人生不能懒惰与孝顺父母有什么关係呢?告诉你一个特别的现象,孝敬父母的人往往很勤劳,也可以説勤劳的人大多很孝顺父母,最起码不会忤逆父母。而懒惰的人在孝敬父母方...

知县捕良民逼供突然暴毙

知县捕良民逼供突然暴毙

  唐湘清居士撰  清代王伯阳,担任司马的官职,代理上海知县。当时海上强盗很多,官府招募壮丁,担任缉捕盗匪。有周某父子,勇敢善斗,也担任捕盗的工作。有一天,缉获嫌疑犯十二名,人舟并获,解到县府,代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