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生​西须修福业

《观无量寿经》提出要以三心念佛,即直心、深心、广大心。念佛以外还要与礼拜、持诵、观察、发愿、回向相结合。除此以外,在我们生活上、行动上要修三福业,即修净业。这是相当重要的,念佛不只是念佛而已,要修净业。这在经文上讲得很清楚。

第一个福业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是人天善行。

第二个福业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要守戒,威仪要整齐严肃,以戒为主,佛家就是讲要以戒为主,有戒才有德,有德才能有福。这是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个中心就是要清净三业——身业、口业、意业要达到清净,才能获得解脱,这叫做解脱善。

第三个福业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念佛的人要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利有情愿成佛果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不离众生

首先不能够离开众生,要救济众生,予乐拔苦,广做救苦救难的事业,现在来说就是慈善事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这是行菩萨道。

2.深信因果

因果是佛法的中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善受福,作恶遭殃。种什么因就有什么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若到,一切都报。

3.读诵大乘

要读诵大乘。净土五经都是大乘经典。除此以外,《华严经》、《法华经》、《地藏经》、《报恩经》、《涅槃经》都是大乘经典。读诵大乘经典,心胸就宽广,愿力就大,目标就高,所以必须要读诵大乘。当然,在居士当中,有些文化低的或者没有文化的,除了念佛以外就可多听开示,多请教善知识。

4.劝进行者

与此同时,还要劝别人发大乘心,多做善事,广做善事,广利众生。这一条福业,就叫作菩萨善行。

修三福业,即修净业,这包括了人天善、解脱善、菩萨善。学佛念佛,不与生活、工作、现实脱节,具有深意,这是净土法门殊胜之处。

 

点我:

相关文章

建一个家千辛万苦,毁一个家一夜之间

建一个家千辛万苦,毁一个家一夜之间

建一个家千辛万苦, 毁一个家一夜之间!暖一颗心要多少年,凉一颗心只要一瞬间。活着,就要善待自己。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你来,我热情相拥。你走,我坦然放手!不属于我的...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舍卫城中,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婆罗门教的大法师,他有位弟子名叫鸯掘摩,力大无穷而且聪明有才能,德性、智慧、武艺、品格相貌都是一级棒,所以他的老师非常赞许他。  有一天,这个法师出远门,师母对这个弟...

贤崇·贤宗法师:现代女性的智慧法则

贤崇·贤宗法师:现代女性的智慧法则

现代女性的智慧法则 ——2011年6月30日桐乡千怡美美容贤宗法师开示 杨柳整理 一、转变思维,走向幸福 今晚我们分享的主题是“什么是智慧的女性”。这个主题我...

《百业经》:(15)第二辆马车──对佛生喜得佛授记

《百业经》:(15)第二辆马车──对佛生喜得佛授记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位婆罗门的儿子乘着满载物品的马车到城中上供下施,他见到世尊托钵化缘,刹那间对世尊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  (译者:有些人以为这些...

净空法师:这个我们看得太多了,听得太多了,做不

净空法师:这个我们看得太多了,听得太多了,做不

佛法真的是科学,为什么?它讲证,解悟不算数。你学了经教,你懂得很多,你能说得天花乱坠,你也有着作等身,但是你没有行道,也就是烦恼习气你没有放下,连个初果都证不到。...

呷绒多吉上师:只要有一些财富就要去帮助穷苦的人

呷绒多吉上师:只要有一些财富就要去帮助穷苦的人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41)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