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一般我们念完阿弥陀经都会念三遍往生咒,这个往生咒,它的来历也不寻常了。那么经一般讲是显教,后面附了咒,以咒附在经后面,这个经典呢得到这个咒,它的义理就更为显彰;而咒得到这个经呢这个咒也会更灵验。

所以这个经和咒就能够交相互用,显密圆通。就像心经讲,讲完心经也有一个咒。

那么这个咒的来历在这个《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里面有介绍,有介绍它是刘宋年间,刘宋无嘉末年,就是刘宋属于刘裕得晋朝的禅位所建立的政权叫刘宋。他的儿子叫宋文帝,属于元嘉年间。在南朝的几百年的战乱当中,到了宋文帝有个几十年非常稳定,非常安乐的时期,叫元嘉之治。

在这个时代就感得很多的西域的天竺的高僧大德来中国翻译经典,这就是元嘉年间有一位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奉皇帝的诏来译的。这部往生咒有五十九个字,十五句,它的来历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他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在梦中感得这个咒。

那么就传给耶舍,耶舍三藏法师,耶舍是口口相传地诵出来的,没有梵本。耶舍三藏法师来中国之后,就传给当时的有一们锈法师,他从耶舍三藏口述也是口口相传受这个咒的。

所以这个求那跋陀罗就把这个口受的咒翻译出来,当时这个持咒的方法是就是要净口要嚼杨枝,漱口。在佛像面前燃香,胡跪合掌,它日夜六时诵三七遍就是二十一遍,六时的时间诵。那么诵这个咒的利益很大,能够灭罪,灭四重罪,就是你犯了四根本的罪,你都能灭除。

五逆的罪,十恶的罪以及诽谤方等经典的罪,都能够灭除。现世能够所求满愿,不为一切鬼神所捣乱。如果这个咒念到二十万遍,就能感得菩提心的芽生长出来。如果念到三十万遍,就能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所以这个咒的功德还很大了。

那么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就是持这个咒能够灭一切罪。业障,一般我们讲业障,障有三障:一个是烦恼障,烦恼障就是我们贪瞋痴慢疑,它是障碍,障碍我们的佛性现前。有这个烦恼障,就会鼓动我们身口意三业造业。造了业就有业障,Karma Karma它这个业障也能够障碍我们心性的这样的修行。有这个业障,它就会感到一个报障,就是我们的身心的苦感,我们轮回的现象。

所以一般讲烦恼障、业障、报障。所以这里只是谈业障,业障,谈一个业障它就含摄着烦恼障和报障。所以你只要执持这个咒,都能够拔除这些三障烦恼的根本。把障碍拔除了,就能够顺利地往生净土。陀罗尼是总持的意思,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以少的文句来持无量的义。

一般这个咒文叫尊重不翻啊!不要翻译成它这句是什么意思,那句是什么意思,一般它不翻译这个。它就是好像是一个军中的密令,号令,不能翻译出来让别人知道。你只要至心地去念,至诚地去念,就能够对我们身心产生很大的作用。

所以这个经咒把它联系在一起,正是显密圆通的意思。但是有时间我们可以去念十万声或者二十万声、三十万声,可以以闭关的形式念一念。平时呢我也如果有想持咒,你就多念往生咒就可以。但是我们一说这个又不要这个咒好我天天去念这个往生咒,还是要以念佛为主,专持名号。

我们这个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它也可以称为咒,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他这个咒的功力更大,你十声乃至一声都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能够快速成佛。还有比南无阿弥陀佛更殊胜的吗?所以这里,但是我们了解这个往生咒配合着来做。

 

点我:

相关文章

【佛七】打佛七是什么意思

【佛七】打佛七是什么意思

佛七(佛教解释)  设立道场以七天为一周期做佛事,若念阿弥陀佛,则称念佛七,若念观世音菩萨,则称观音七,若禅坐,则称禅七,此外还有楞严七、大悲七等等说法,可以统称佛七。念佛须知  知了生死  今天得和...

为什么要持续布施?彻底对治和戒除邪淫

为什么要持续布施?彻底对治和戒除邪淫

戒友中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问题,就是说自己很多道理都懂,但就是克服不了邪淫反复,就是克服不了欲望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有这样想法的人实在不在少数,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没有“...

诵持《金刚经》治愈严重抑郁症的真实案例记实

诵持《金刚经》治愈严重抑郁症的真实案例记实

浩瀚的佛学,无法言语的神奇。可是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竟被看成是迷信。修佛后的我亲身体会:我就真诚地说句实在话,其实这不是迷信,修佛之人更非愚昧,而是超凡脱俗的高智慧者...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们!这是世间第一良马。  比丘们...

宣化上人:请这部经到家里供养,这是最好的安靖镇

宣化上人:请这部经到家里供养,这是最好的安靖镇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一九八三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世尊。若于此经...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文 殊 菩 萨  文 / 一心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佛陀波利,汉译为觉护,为北印度罽宾国的高僧。  作为罽宾国高僧,佛陀波利早就听说文殊菩萨的道场清凉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