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要想在这一生往生,平常就要真干

功德跟福德我们必须要有能力辨别,断恶修善、依教奉行,你们想想是福德还是功德?假如你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所修的是福德,出不了三界。如果你是离四相修行,是功德。佛在金刚会上教我们,要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诸善事」,那是功德。我们想想我们今天所修的是什么?真正修行都落在福德这边,不是功德。起心动念还有我执,念念都是为我,我总是摆在第一。诸位要晓得,我执是轮回的根本业因,只要有「我」,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修再大的善业也是六道里面享福,福享尽了还要堕落,要懂这个道理,这在前面都跟诸位讲得很清楚。六道、十法界怎么来的?六道来由有三个基本的因素,妄想、分别、执著,你全都有了,这就是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如果你把执著破掉,还有妄想、分别,你六道没有了,有十法界;十法界里头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你在这里面生活。再能够把分别也舍掉,你就超越十法界,这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还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个阶级从哪里来的?怎么形成的?妄想,妄想就是无明,破一品无明你的境界会提升一层,四十一品无明破尽,妄想完全没有,你是证得了大圆满,那是圆教如来的果地。

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要知道,知道之后才晓得世尊教我们离四相的用意。四相不能不离,不可不离,不离就不能离六道轮回。我们今天起心动念,对这个喜欢、对那个讨厌,都是干六道轮回,天天念阿弥陀佛,还是搞六道轮回,你以为你能往生?不能往生!能往生的人,四相真离,心地真正清净,「心净则佛土净」。很多带业往生的人,临终一念、十念往生的人,他那一念、十念与四相相应,最后临终的一念还是有我、人、众生、寿者,就不能往生。以前李炳老常讲,一万个念佛人,能够往生的是两、三个而已,什么原因?我、人、众生、寿者没断。我们想这一生当中真正往生,什么时候练习?现在就要练习,不要等,「我现在还没有到临终,临终时候再离」。临终时候你有把握,你能离得了吗?平常就要真干。

对於世间之感情,我们一般讲情结要淡,愈淡薄愈好。念念为众生、为社会,不要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就是造业、造罪。别人都为自己,那是他的事情,他要搞六道轮回,佛都管不了,我们怎么能管得了!修行证果的事情,要靠个人自己努力,谁都帮不上忙,佛菩萨大慈大悲也帮不上忙,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十法界这十条道路摆在我们面前,你自己愿意走哪一条?佛给我们说明,让你自己选择。自己要随顺烦恼、随顺习气,大多数是走三恶道。真正觉悟了,舍离一切烦恼,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成就功德。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四十四集)1998/5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14-012-0044

 

点我:

相关文章

【慈悲】什么是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慈悲】什么是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慈悲是什么意思?  慈悲,梵语(karun!a),与乐曰慈,拔苦曰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涅槃经说:“大慈大悲,名为佛性。”观无量寿经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

达真堪布:天天诵经、打坐,是不是在修持善法还要

达真堪布:天天诵经、打坐,是不是在修持善法还要

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大慈大悲的佛陀告诉我们:“一切善法的根本就是信解。”善法是安乐的因,有善法就有安乐。若是你想获得安乐,就要奉行善法。这个根本是什么?就是信...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贤行愿所获得的福德资粮,不会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贤行愿所获得的福德资粮,不会

(十二)总回向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这是总的回向祈愿一切众生都获得究竟安乐。这一颂说:我对普贤行愿作了闻思修等的殊胜法行...

道证法师:犯戒的罪过重或轻,由当时所发的心念电

道证法师:犯戒的罪过重或轻,由当时所发的心念电

“犯戒”是不照佛的指示,乱发心念电波,不能保持在好的频道反过来说,犯戒就是不照佛的指示,心念电波乱发射,发射坏电波向坏的频道,不能保持在好的频道,这样就叫做“犯戒...

佛心是宽容

佛心是宽容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宽容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当然,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也不...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有大气象者,不讲排场;讲大排场者,露小气象。大才朴实无华,小才华而不实;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