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要想在这一生往生,平常就要真干

功德跟福德我们必须要有能力辨别,断恶修善、依教奉行,你们想想是福德还是功德?假如你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所修的是福德,出不了三界。如果你是离四相修行,是功德。佛在金刚会上教我们,要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诸善事」,那是功德。我们想想我们今天所修的是什么?真正修行都落在福德这边,不是功德。起心动念还有我执,念念都是为我,我总是摆在第一。诸位要晓得,我执是轮回的根本业因,只要有「我」,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修再大的善业也是六道里面享福,福享尽了还要堕落,要懂这个道理,这在前面都跟诸位讲得很清楚。六道、十法界怎么来的?六道来由有三个基本的因素,妄想、分别、执著,你全都有了,这就是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如果你把执著破掉,还有妄想、分别,你六道没有了,有十法界;十法界里头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你在这里面生活。再能够把分别也舍掉,你就超越十法界,这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还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个阶级从哪里来的?怎么形成的?妄想,妄想就是无明,破一品无明你的境界会提升一层,四十一品无明破尽,妄想完全没有,你是证得了大圆满,那是圆教如来的果地。

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要知道,知道之后才晓得世尊教我们离四相的用意。四相不能不离,不可不离,不离就不能离六道轮回。我们今天起心动念,对这个喜欢、对那个讨厌,都是干六道轮回,天天念阿弥陀佛,还是搞六道轮回,你以为你能往生?不能往生!能往生的人,四相真离,心地真正清净,「心净则佛土净」。很多带业往生的人,临终一念、十念往生的人,他那一念、十念与四相相应,最后临终的一念还是有我、人、众生、寿者,就不能往生。以前李炳老常讲,一万个念佛人,能够往生的是两、三个而已,什么原因?我、人、众生、寿者没断。我们想这一生当中真正往生,什么时候练习?现在就要练习,不要等,「我现在还没有到临终,临终时候再离」。临终时候你有把握,你能离得了吗?平常就要真干。

对於世间之感情,我们一般讲情结要淡,愈淡薄愈好。念念为众生、为社会,不要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就是造业、造罪。别人都为自己,那是他的事情,他要搞六道轮回,佛都管不了,我们怎么能管得了!修行证果的事情,要靠个人自己努力,谁都帮不上忙,佛菩萨大慈大悲也帮不上忙,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十法界这十条道路摆在我们面前,你自己愿意走哪一条?佛给我们说明,让你自己选择。自己要随顺烦恼、随顺习气,大多数是走三恶道。真正觉悟了,舍离一切烦恼,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成就功德。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四十四集)1998/5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14-012-0044

 

点我:

相关文章

周齐教授:大肚弥勒——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

周齐教授:大肚弥勒——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

大肚弥勒——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象征——由《兜率龟镜录》说起 周齐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弥勒信仰是净土信仰方面的重要内容,而且渊源久远。中土的弥勒信仰基本...

净空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净空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所以三皈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早晚课念三皈,每天这两次讲经念三皈,念三皈是真的皈依,藉着三皈的文字提醒我们真皈依,这起作用,时时刻刻不离三宝。皈是回头,我们有没...

我们人的部分业障是可以通过财富来转移的

我们人的部分业障是可以通过财富来转移的

钱财和业障的转化——有的钱里面带有业障,不能赚。世人都贪着钱财,总想方设法要财富,但却永远读不懂财富,所以很痛苦。俗话说的:破财消灾。灾表示有业障,障碍,那财富能...

学佛人如何解决在婚姻、家庭和性生活之间存在的苦

学佛人如何解决在婚姻、家庭和性生活之间存在的苦

      婚姻与性的处理是否得当,对学佛者而言,可谓至关重要。根据经验及观察,可以发现许多学佛者,都程度不同的着存在性执着与性压...

道证法师:临终的人一生不信佛不念佛,能否“临时

道证法师:临终的人一生不信佛不念佛,能否“临时

能否「临时」助念?还有人有疑问说:「如果这个临终的人,他一生都不信佛,也不念佛,我们能不能临时跟他开导、助念让他往生呢?」——请问大家说是能还是不能呢?(那么全体...

现代因果实录:改造命运的方法

现代因果实录:改造命运的方法

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改造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未来。明朝进士袁了凡先生就将其亲身的实践经历写成《了凡四训》,激励了无数后人用佛教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