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莲居庵新法师往生传

莲居庵新法师往生传

法师讳大真。号新伊。武林东城周氏子也。父某。母刘氏。师在襁褓。即能合掌称南无佛陀。逮就外傅。不伍群儿。聚沙画地为佛塔。或趺坐观鼻。九岁。父母议聘叶氏女。师泣辞。诣莲居绍师受归戒。遂依座下。绍师督课甚严。师根性稍钝。屡受恶辣钳锤。坚无懈退。

年十五。薙发为沙弥。二十入云栖受具戒。是夕梦着僧伽梨。登高座演般若。征其实得无作戒也。是故与师同时宏戒演法者虽多。而童真入道。必推师为第一。服习绍师所演教法。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夜以继日。慈恩台岳宗旨。每多游刃。而心益虚。志益勇。无论先贤著述。即生在师后。如惺谷寿之禅。归一筹及管正见之教。不肖旭之律。璧如镐之儒。师皆取诸人以为善。如大海不拒众流也。

师父母春秋高。先后礼绍师出家。异庐而居。父名方舟沙门。母名顺修庵主。师就养无方。数十年如一日。与绍师同称至孝。有古陈尊宿风。故护法者。额其室曰睦堂焉。绍师去世。师治后事毕。感违缘。飘然远举。桐庐觉源法师延之。往依焉。与木石居。与鹿豕游。无复人世闲想。既易寒暑。檀护书币迎归。重主莲居。力宏绍师之道。着唯识合响。兼授金刚宝戒。复建大悲坛。严课事理二忏。而教观始并举矣。

年七十一。遍嘱及门士。传持教观。自择窣堵波地。新秋示微疾。自恣后三日。趺坐凭几。再申遗教。并集居士弟子。嘱以护持正法。

越七日。沐浴更衣。就寝复起。命取座置榻前。跏趺其上。手持数珠。与众同称弥陀佛号。顷之。声息俱寂。鼻垂玉筋过尺许。踰时顶相犹热。是为庚寅年。七月二十五日午时。法腊五十有三。先是优婆塞周氏。梦天乐迎师西逝。急偕戚属数人。来受归戒。庵主道声。预以元日。梦师坐莲台上。师之往生净土。夫何疑哉。

赞曰。昔佛以正法眼藏。付大迦叶。迦叶于佛灭后。首集千阿罗汉。结集三藏。故知传佛心印者。必须三学并宏。性相兼彻。即如达磨以棱伽印心。六祖必登坛受具。余可知也。至于华严大集宝积法华诸大乘经。无不弘赞净土。马鸣龙树诸大祖师。无不神栖极乐。岂止莲宗十祖而已。师祖云栖。父绍觉。教以澡神。律以涤爱。勤修五悔。遍学三宗。无怪乎印坏文成。如入三昧也。彼鼠唧鸟空。惯为大言以欺佛者。闻师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点我:

相关文章

怡僧法师:什么是佛教

怡僧法师: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大多数人包括佛弟子忽略了佛教的真实意义。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的是让众生“开示悟入”...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12.随缘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12.随缘

12. 随缘而不变 水还有清净的性,表示出世间法。世间是不清净的,所以我们要学水一样清净,有水的清净而且把握好了之后,就有解脱的心,才能够去救众生。自己的心还...

智能上师:打坐时没有妄想了,感觉脑子特别清醒,

智能上师:打坐时没有妄想了,感觉脑子特别清醒,

  问:打坐时没有妄想了,感觉脑子特别清醒,那种感觉特别好。对吗?  智能师父: 这说明进步了不少,慢慢地会出现什么现象?坐着坐着浑身特别的舒畅,而且突然这两个腿...

【无心】佛教的无心什么意思?无心的意思

【无心】佛教的无心什么意思?无心的意思

佛教的无心是什么意思?  无心,即真心离妄念,没有执著。将散乱的心变成集中,从集中变成统一,从统一到没有执著。「无心」的「心」,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当我们放下这颗自我心时,才能真正变得柔软,否则别人...

临终的现象可以判断往生吗,哪部经书里面说的?

临终的现象可以判断往生吗,哪部经书里面说的?

问题一: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是什么?心上莲花:用经典中高大上的说法来讲,“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用你我这般浅陋凡夫能理...

信愿法师:临终遇法预知时至潇洒归西

信愿法师:临终遇法预知时至潇洒归西

【念佛感应录】临终遇法 预知时至 潇洒归西李胜利,男,52岁,家住湖北潜江园林镇。于2018年6月28日预知时至,三拜佛后,笑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李胜利原本不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