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第二支箭

  佛陀被尊为天人师,这是说明佛陀是最善于教化的人天师范,不仅因为他最懂得权巧方便,观机逗教,尤其善于运用譬喻、问答等方式来阐述真理法则,令弟子们容易理解佛法而心生欣羡,继而信受奉行。

  有一天,佛陀对弟子们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和一个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当他们遇到快乐的事物时,同样会有『乐受』的感觉;相反的,当他们遭逢悲伤痛苦的时候,同样会有『苦受』的感觉。那么,已受教和未受教的人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弟子闻言,彼此面面相觑,无法作答,只得请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说:「一个没有受过佛法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时候,往往悲不自胜,甚至仿徨迷惑,不知如何安顿自己,这就如同中了第一支箭以后,又中了第二支箭一样的感到痛苦不安;相反的,有佛法的人,遭逢痛苦的时候,绝不徒然悲叹,乃至怨天尤人,自乱方寸,因为他已经有智慧,不会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一个佛教徒身处乐境之中也绝不放纵自己,因为一旦陶醉在快乐之中而放逸身心,第二支箭便会带来苦受。」佛陀又继续阐述乐受的道理。

  佛陀开示后,弟子们个个欣庆自己能过着佛化的生活,能够不为苦、乐所惑,尤其对于「不受第二支箭」的譬喻,个个心有戚戚焉,自此更加惕励自己切莫放逸,以免受到第二支箭的苦。

  人往往沉缅于享乐而不能自拔,或者陷溺于哀痛而不能超越,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二次是一种耻辱,被第二支箭射中更是一种不幸。如何培养「觉」性,苦乐不滞,便是无上的智慧。

  神通和修行

  有一天,佛陀在一座森林中经行,偶然看见一位比丘在一棵大树下正襟而坐,一心一意想学神通。佛陀看了微微一笑,走向前慰问道:「你这样用功修行,有什么心得呢?」

  比丘睁眼一看,是佛陀,连忙站起来顶礼说:「佛陀!我修行的目的就是想得到神通变化,对于持戒布施的法门,我没有兴趣学习。」

  「持戒布施才是学道的根本,神通变化是枝末的问题,依持戒布施的功德,就会得到神通了。无根怎么会有枝末,你是多么颠倒呀!」

  「为什么呢?请佛陀指示我。」

  佛陀就坐在树下,为比丘开示道:「我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就会知道佛法的根本在那里了。」

  于是佛陀说了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富翁,生性喜爱种植花草果树,因此,在他的园中种了几百株果树。富翁每天勤劳地浇水拔草,视如珍宝。眼看那些果树一天天长大茁壮,心中有说不出的欢喜。

  播种的春天过去,收获的秋天来了,富翁笑盈盈的走到每棵果树下查看。忽然,他发现一棵高大茂盛的树上,所生的果子与众不同,又大又美又甜,富翁把它视如珍宝,对家人下令道:「这棵树的果子,不许任何人采撷,不听话的,打一百响板。」

  如此三令五申,没有人敢采摘,但是富翁又不放心,想道:「我有这样好的果实,放着不用,多么可惜,不如献给国王吧。」

  主意打定,马上去禀告国王,国王于是派遣侍者到他家中拿取果实。

  但是,果树长得非常高大,富翁的家人爬到树上,一不小心摔了下来,弄得头破血流,富翁见了非常生气,咒骂道:「没用的家伙,只会吃饭不会做事,采了半天,采不了几个,又把手脚跌伤,真是没有用。」

  富翁望着高大的果树,纳闷了一会儿,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大声喊道:「来人呀!把斧头拿来!」

  家人应声,马上拿来一把利斧,富翁自以为聪明,一斧二斧,就把果树砍倒,并且很欢喜地说道:「这样采不是很方便吗?我只要这些好吃的果子就好了。」

  说着,便弯下腰去采摘果子,可是树上的果子,在树倒下来的时候就全都跌烂了。富翁很失望,又叫人把砍倒的树再种起来。但是已经砍断了的茎和根,无论如何也无法连接了。这棵树从此枯死,不再生长果子了。」

  比丘听了,若有所悟,从此不敢再妄想求得神通的果子,而忽略能生长果子的持戒等根本的修行了。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驯象三法

下一篇:如盲执烛

相关文章

佛陀告诉你人为何忘记前世?

佛陀告诉你人为何忘记前世?

  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陀说人有前世,为什么人都不记得?若有后世,为何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

咽喉肿痛的因果

咽喉肿痛的因果

武师兄和我都咽喉痛流鼻涕,我还一直不停的打喷嚏?什么原因?我们都没有感冒!黄师兄过来看了看,原来,有一世我们都是杂技团的,有一头大象非常的有个性,谁都训不好,我试...

黄念祖:一个人不是非发脾气不可

黄念祖:一个人不是非发脾气不可

  有个日本故事很深刻。  一休小和尚九岁的时候,师父出去了,吩咐大家好好在庙里看庙,用功。他是小孩,大殿里呆不住了,找他师兄去,在方丈室找到师兄,师兄比他大两岁,在方丈室哭呢。  “你哭什么?”...

能战胜自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能战胜自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凡夫的心易动难制,执著迷恋,得不到时苦苦追求,得到之后又怕失去,烦恼由此而生。  圣道修行就是制御自己的心。  从前,波罗奈城有个名叫锄头贤人的人,用锄头耕种土地,出卖蔬菜瓜果,借以糊口。除了...

南怀瑾:人是怎么死的?人临终时身体四大分散的过

南怀瑾:人是怎么死的?人临终时身体四大分散的过

南怀瑾 : 人是怎么死的?人临终时身体四大分散的过程人是怎么死的?佛我们身体说是四大组合:地、水、火、风,我们呼吸都属于风大。人要死的时候,地大先发生问题,在医院...

宗舜法师:在家里供养佛菩萨的方法

宗舜法师:在家里供养佛菩萨的方法

在家里供养佛菩萨的方法主持人:现在旅游这么发达,大家都不希望被骗,又不希望自己信仰受到贬值,或者说让别人瞧不起,或者说自己觉得很忌讳。如何去避免在外面,尤其是旅游的时候,被假僧人,或者说一些导游们所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