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不能以“恭敬心”去布施,不能以“欢喜心”布施……布施的发心很重要——心态。或者“贡高自大”而布施(这就是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有一个成语叫“嗟来之食”——碰到饥荒的年代,很多人施点粥饭,这是好、善事,然而他对人家饥饿的人却是很轻蔑,就说“嗟”。 “嗟”就是“喂”。“喂!给你!”就是这样布施。正好碰到很有刚骨的人,就说:“我就是由于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个样子。”

这就贡高自大而布施,认为自己了不起,“你们这些快饿死的人,我有很大的优越感”。这就是没有恭敬心。

一个菩萨布施,一定要恭敬心,要平等心。或者接受布施的是一个邪知邪见的人,那么这样就等于你在一个很贫瘠的土地上耕种。下的种虽然多,但所收获的却是很少。这叫“施多福少”。

相对应的是“施少福多”:如果在布施的时候,你以“欢喜心”布施,你以“恭敬心”去给予,以“清净心”去给予。清净心就不求回报。

如果你说“你很困难的时候,我给你一顿饭吃,给你多少衣服;等你发达的时候,你得要几倍给我”,那这就是交换的行为了,放“高利贷”了,这就不清净。因为真正布施“三轮体空”,不求回报。

或者你所布施的对境,正好是证到圣位的阿罗汉,或者是法身大士、菩萨,那你就幸运了。就好像你在一个肥沃的良田中,下的种子虽然少,但收获的却是很多。你看这里面就比较复杂了:布施多,反而福报少;布施少,反而福报多。有这种不同的情形。

 

点我:

相关文章

静波法师: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

静波法师: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

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 静波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应该说在佛光寺举办的第三届佛教常识培训班是非常殊胜的一件佛事.那么在这样一个培训班中作为一个法师有一种天然的使...

净空法师:有一些人供养是造罪业、是造祸

净空法师:有一些人供养是造罪业、是造祸

供佛,记住要用自己的财物,用别人的财物来修福,错了,自己一点都得不到;一定要用自己的,不能用别人的。她没有财力,把自己的家宅卖掉,得到这个钱『广求香华。及诸供具』...

癌症是因体内存有嗔恨的磁场

癌症是因体内存有嗔恨的磁场

有个道友,说她去检查了身体有问题,好像有瘤,医生说三个月后要去动手术。当时她找到我,我说这些都是假象,你去发愿颂《阿弥陀经》,300部吧,然后去回向给你伤害的众生...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二节 密宗迁识往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二节 密宗迁识往

第二节  密宗迁识往生 除了净土宗的殊胜助念往生之外,还有密宗的“迁识往生”,也是佛教临终关怀的又一殊胜妙法。倘若有缘之人,能于此法得度,亦可往生...

净空法师:回向就像蜡烛光,点燃给他,自己的还有

净空法师:回向就像蜡烛光,点燃给他,自己的还有

问:这位也是哈尔滨的同学,六十八岁,学佛二十一年。他说我在学佛的路上遇到很大的障碍,听经念佛常常有几个鬼阻拦,这些鬼能控制电视、电脑、电话,诵经时,眼前被蒙上白纱...

永信法师:基督教与中国佛教的对话——21世纪的

永信法师:基督教与中国佛教的对话——21世纪的

基督教与中国佛教的对话——21世纪的精神修练与实践智慧 千年少林:慧命的追求◎释永信 尊敬的杜维明教授,尊敬的麦克格拉斯教授,尊敬的芒德福特博士,尊敬的宁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