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复次,复是又的意思,次是次第,凡是经中用复次二字,都是和上文有一定的密切的联系、有一定的关系。上文回答云何降伏其心,本文是回答云何应住,看起来降伏其心和云何应住是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件事。前面说降伏,如果妄心能降伏,那么真心自然而然的无住而住了;如果能安住真心,那么妄心不降而降。而且上文是讲发大愿,这里讲的是起大行,愿和行不能相离,有愿必有行,要践之于行才不是虚愿。再有,上文是讲发大心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却没有说度众生的方法,本文正是说度众生的方法,所以这里用复次二字来显示上下文互相的联系。

菩萨于法,这个法包罗万象,一切事物,无论是眼见耳闻的还是心所想的都称为法,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包括在内了。

应无所住,住就是我们说的执着,心有所住了就说明你住心了,心有执着了。一切法都是有生有灭、没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修行修般若真智,照见诸法都是相有性空,不应执着。我们佛法里的空不是顽灭空,是相有但是它的本体没有的,它是没有本来。我们今天说它是没有本来的,没有本体的,都是相有,相是因缘和合但是没有本体,一会儿我们会讲这个问题。既然没有本体,没有它的本来存在的,都是因缘的组合而成的,所以应以无所住的心修行布施波罗蜜。

布施是让世间和乐,就是和睦快乐,也是出世圣法的根本。我们修出世法、修学佛法,布施是根本,众生在三界之中轮转不得出离,就是由于贪爱执着自己的身体和五欲的享受。自己没有的东西要想尽办法得到,想尽办法甚至就要绞尽脑汁,由于贪心的驱使千方百计不择手段,为了得到造种种的恶业;自己有的东西,《无量寿经》当中说的非常的清楚,我们就会起悭贪的心不肯布施,甚至不肯给妻子、奴婢、家亲眷属,更甚者连自己都舍不得,更何况去帮助别人呢?没有的东西想办法得到,已经有的东西就想牢牢的守护住怕它失去,这就是我们众生因为贪爱执着所造成的,而布施正是破除悭贪的妙药。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

 

点我:

相关文章

女人的​梦想

女人的​梦想

有位优婆夷(女居士)前来祇园祇舍,以衣食汤药等物供养三宝。佛陀很赞叹,亲自为居士说法,使其心开意解,获益良多。听闻佛法后,女居士不禁向佛陀诉苦道:“世尊!相比于男...

蔡礼旭老师:教育没有小事 吃饭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教育没有小事 吃饭的智慧

教育没有小事 吃饭的智慧蔡礼旭老师像走路,走路是小事还是大事?可能在我们的感知里,它是小事。但是走路对一个孩子心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它并不是小事。《弟子规...

信愿法师:助念超度亡灵,世人每以​

信愿法师:助念超度亡灵,世人每以​

问:助念超度亡灵,世人每以诵经为胜,念佛为劣,是否正确?正确吗?不一定正确。师父十多年来助念的一千多个,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形:“师父!你帮我们诵经,不要跟我们念佛。...

其它法师:在生活中运用佛法 圆满自己的人生

其它法师:在生活中运用佛法 圆满自己的人生

在生活中运用佛法 圆满自己的人生 宽昌法师 谈到佛教,首先要了解“佛”。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佛专指释迦牟尼佛。他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族姓乔达摩,原名悉达多,古印...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五大福报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五大福报

“阿弥陀佛”,这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慢慢长夜里的明灯。念佛人现世获得的五种妙处。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上亲...

生命在宽容中延伸

生命在宽容中延伸

人世沧桑,一辈子难免要遇到一些坎坷的事,也难免要遇到一些与自己不友好的人,乃至于要和损害过自己的人共事相处。对待这类人和事,人们大多有两种态度,一是仇恨在心,满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