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L 11
1159经:本经为佛陀对居士说布施功德。 谈到布施的功德,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达摩祖师与梁武帝之间的一番对话。按照流行的说法,达摩与梁武帝之间的对话大致如下: 梁武帝:“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到底有没有功德?” 达摩:“没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 达摩说:“清净智慧是微妙圆融,本体空寂,无法可得,如是功德,绝对不是世间上有为之法所能求到的。” 达摩:“廓然浩荡,本无圣贤。” 达摩:“我不认识。” 对于这则禅宗公案我们往往都会津津乐道,并作为“话不投机”的有力佐证。关于这则公案是否可靠,印顺老法师在《中国禅宗史》中对此评述道:“到了《祖堂集》(九五二),又增多了梁武帝与达摩——‘廓然无圣’的问答。对当时(十世纪)的禅师来说,这是一则好公案。然将这则公案,作为达摩与武帝的问答,那又不免是托古造新了!”说明这则公案的真实性是很有问题的。然而不管其真伪如何,我觉得对于布施(含造寺度僧等事)究竟有无功德而言,达摩(姑且这么说)祖师说“无法可得”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他是从无相布施“本体空寂”这个角度来说,自然不能说有功德。 在本经之中,有一位叫魔瞿婆罗门平生乐善好施,他向佛陀汇报说:“我于家中常行布施,若一人来,施于一个;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与。我如是施,得多福不?”佛陀是如何回答的呢?佛陀说:“汝如是施,实得大福。所以者何?以于家中常行布施,一人来乞,即施一人;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与故,即得大福。” 可能我们会纳闷:当梁武帝问达摩造寺度僧有无功德时,达摩回答说没有功德;可是当婆罗门请教布施饭食有无福德时,佛陀却明确地回答说有大福德,这又如何理解呢?我们知道,历史上的梁武帝四次舍身同泰寺,一生造塔建寺度生印经无数,据说有时候还登台说法,俨然一副佛家大功德主的姿态,十分得意,这本身就是骄慢心在起作用。事实上武帝此时表面上在请教,实质上是在向大摩祖师炫耀自己对佛教的巨大贡献,出发点根本就不是在请教,而是自鸣得意。若此时达摩大师认可武帝的说法,便无意中助长了武帝的骄慢情绪——达摩大师断不会为之。俗话说:不怕懂的,不怕不懂的,就怕半懂半不懂甚至是不懂装懂的。梁武帝在佛教义理方面不能说不懂,但只是停留于知解层面上,并不究竟彻底,根本原因在于武帝缺乏实证实修的硬功夫。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位魔瞿婆罗门,他对佛教只有好感,属于“不懂”的层次。布施本身是好事情,对于一个初学佛的居士而言,我们当然要对之多加勉励,鼓励他们多行善少为恶,多行布施多做功德,这样可以获得很大的因缘福报。这种循循善诱,便是佛陀“因机施教”的成功例证,对于初学佛者们树立布施行善的信心很有帮助。我们可以从相反方面试想一下:如果此时婆罗门来请教“常行布施”有无福报时,佛陀回答说“无有福报”,那么后果将是什么?肯定会极大地打击了婆罗门布施的积极性,说不定从此就产生退转,不再“常行布施”了。我想,对那些尚处于初学佛阶段的佛弟子们而言,高谈什么“三轮体空”的玄妙义理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教导他们“老实念佛”来得实际。所以我们在讲解阿含经时,不要先入为主地谈什么大乘小乘,而要根据的闻法对象根性情况对机弘法。佛陀在说法时很注重“因机施教”,因此我们当以佛陀为最高的、最普遍的和最终极的导师,不要自以为是地大谈什么超越和“顿悟”。我个人观点是: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我们还是要“以佛为师”——佛陀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导师!(11.30.) 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自己的修正,而不是做评委时刻去监督他人。是用佛法这个尺子,去对自己的衡量。再有,有的皈依了,有的受了五戒、菩萨戒等,在... 轮回之说是佛教独有的。一般是断见,认为死了就完了,一切都断灭了。另一种是常见,认为死了就是鬼,鬼老存在。没那么简单。断常两见都是错误的,鬼是六道之... 佛法把福分成三种,叫三福田。福田是什么?就是可以生出你有福的缘分叫福田。你这个人有没有福气,有没有福分,就是要看你的“三福田”。怎样得到这个福田呢?首先要恭敬地供... 【念佛感应录】高楼坠亡 助念得生莲友吴居士初入念佛,其两岁的外孙——高宏博小朋友,六月二日不幸从十五层高楼坠下身亡。惊闻噩讯,心痛欲裂的吴居士绝望中只有向阿弥陀佛... 问:在什么状况下,助念时要把亡者与家属隔离?答:念佛的人,即使在生的时候,功夫念得不错,往生家亲眷属不懂这个道理,在旁边又哭又叫,容易引起他动感情;再去触摸他、去... 内容:523、为什么临终时只可念佛,切勿另诵别种经咒?524、断气后,最少应念几个小时的佛?525、生死事大,人所不免,最后一着,念佛人应如何以同体之悲心,助临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