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L 11

1159经:本经为佛陀对居士说布施功德。

谈到布施的功德,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达摩祖师与梁武帝之间的一番对话。按照流行的说法,达摩与梁武帝之间的对话大致如下:

梁武帝:“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到底有没有功德?”

达摩:“没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
梁武帝:“如何是真实功德呢?”

达摩说:“清净智慧是微妙圆融,本体空寂,无法可得,如是功德,绝对不是世间上有为之法所能求到的。”
梁武帝:“如何是圣人所求的第一义谛呢?”

达摩:“廓然浩荡,本无圣贤。”
梁武帝:“对朕者谁?”

达摩:“我不认识。”

对于这则禅宗公案我们往往都会津津乐道,并作为“话不投机”的有力佐证。关于这则公案是否可靠,印顺老法师在《中国禅宗史》中对此评述道:“到了《祖堂集》(九五二),又增多了梁武帝与达摩——‘廓然无圣’的问答。对当时(十世纪)的禅师来说,这是一则好公案。然将这则公案,作为达摩与武帝的问答,那又不免是托古造新了!”说明这则公案的真实性是很有问题的。然而不管其真伪如何,我觉得对于布施(含造寺度僧等事)究竟有无功德而言,达摩(姑且这么说)祖师说“无法可得”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他是从无相布施“本体空寂”这个角度来说,自然不能说有功德。

在本经之中,有一位叫魔瞿婆罗门平生乐善好施,他向佛陀汇报说:“我于家中常行布施,若一人来,施于一个;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与。我如是施,得多福不?”佛陀是如何回答的呢?佛陀说:“汝如是施,实得大福。所以者何?以于家中常行布施,一人来乞,即施一人;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与故,即得大福。”

可能我们会纳闷:当梁武帝问达摩造寺度僧有无功德时,达摩回答说没有功德;可是当婆罗门请教布施饭食有无福德时,佛陀却明确地回答说有大福德,这又如何理解呢?我们知道,历史上的梁武帝四次舍身同泰寺,一生造塔建寺度生印经无数,据说有时候还登台说法,俨然一副佛家大功德主的姿态,十分得意,这本身就是骄慢心在起作用。事实上武帝此时表面上在请教,实质上是在向大摩祖师炫耀自己对佛教的巨大贡献,出发点根本就不是在请教,而是自鸣得意。若此时达摩大师认可武帝的说法,便无意中助长了武帝的骄慢情绪——达摩大师断不会为之。俗话说:不怕懂的,不怕不懂的,就怕半懂半不懂甚至是不懂装懂的。梁武帝在佛教义理方面不能说不懂,但只是停留于知解层面上,并不究竟彻底,根本原因在于武帝缺乏实证实修的硬功夫。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位魔瞿婆罗门,他对佛教只有好感,属于“不懂”的层次。布施本身是好事情,对于一个初学佛的居士而言,我们当然要对之多加勉励,鼓励他们多行善少为恶,多行布施多做功德,这样可以获得很大的因缘福报。这种循循善诱,便是佛陀“因机施教”的成功例证,对于初学佛者们树立布施行善的信心很有帮助。我们可以从相反方面试想一下:如果此时婆罗门来请教“常行布施”有无福报时,佛陀回答说“无有福报”,那么后果将是什么?肯定会极大地打击了婆罗门布施的积极性,说不定从此就产生退转,不再“常行布施”了。我想,对那些尚处于初学佛阶段的佛弟子们而言,高谈什么“三轮体空”的玄妙义理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教导他们“老实念佛”来得实际。所以我们在讲解阿含经时,不要先入为主地谈什么大乘小乘,而要根据的闻法对象根性情况对机弘法。佛陀在说法时很注重“因机施教”,因此我们当以佛陀为最高的、最普遍的和最终极的导师,不要自以为是地大谈什么超越和“顿悟”。我个人观点是: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我们还是要“以佛为师”——佛陀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导师!(11.30.)

点我:

相关文章

为什么现代很多家庭婚姻都不和?

为什么现代很多家庭婚姻都不和?

末法时代很多夫妻争吵矛盾,离不开双方的业力牵引以及两个家庭的冤亲债主影响在末法时代,有很多夫妻之间闹矛盾,他们因为各种业力牵引和习气原因,导致互相争吵打骂。看到很...

念佛,行善一定要回向​(10个常用

念佛,行善一定要回向​(10个常用

佛弟子修行的目的是成佛度众生,成佛有八万四千种法门,普度众生也有多种途径,而“回向”是修行中最基本的法门,普度众生最便捷的途径。所谓“回向”,通俗地说就是以自己所...

明华居士:有些人学佛后,变得更容易生气

明华居士:有些人学佛后,变得更容易生气

  核心提示:我们在没有智慧,在没有了解别人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去跟着他人学佛;作为普通人,避免生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回避,时间可以让我们不再对别人生气!我们学佛网...

净空法师:你天天琢磨我身体不好,天天琢磨有这个

净空法师:你天天琢磨我身体不好,天天琢磨有这个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88集 2015年11月28日 讲于 中国 台湾年岁大了,身体衰弱多病,要想尽方法把身体养好,去找医生、去找医药、找方法。...

大安法师:不信佛的人临命终时,助念及开导重要吗

大安法师:不信佛的人临命终时,助念及开导重要吗

问:对于不信佛的人临命终时,助念及开导重要吗?答:对一切人在临命终时,我们都要尽量创造机会让他听闻净土法门。也许有些人不相信,不相信也没有关系,也给他播下一颗金刚...

传喜法师:为什么一打坐了就困一看书就困

传喜法师:为什么一打坐了就困一看书就困

问:师父好,请问功德要什么时候回向,怎么回向?传喜法师开示:平时多想到他们,念大乘经典回向他们,就是把你个体的生命,要和这些苦难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所以上求佛道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