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证法师:一个宁可持戒而死的人,心无挂碍,一定

持戒修福的人才能对《金刚经》生起真实的信心

照《金刚经》讲,“持戒修福”才是开发金刚般若智慧的方法。《金刚经》是一部讲金刚般若智慧的经典,教我们“无住生心”,教我们“不执着”,但是其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到底哪种人能对《金刚经》生起真实的信心呢?”就是“持戒修福”的人。

比较深的道理,我不会讲。我们可以由很浅的方面来体会:“一个宁可持戒而死的人,一定比较容易开般若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敢持戒持到连死都不怕,连死都放下,这样的心无挂碍,一定比较容易与《心经》所讲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相应。

如果还没有遇到死那么大的问题,就无法坚持下去的人,他的心一定挂碍比较多;挂碍比较多,也就恐怖比较多,一定比较无法与般若智慧相应。

要用对佛的信心,对佛戒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来开发我们坚持持戒的力量

我们再观察,如果在种种障碍因缘当中,都有办法坚持做下去的人,一定比较有智慧,所以才可能克服困难。如果遇到小小障碍就无法坚持下去的人,一定比较没定力,比较没智慧,所以才不能克服困难。所以说,戒定慧虽然有次第,但是它们同时也是一体的力量,在持戒当中,也是要运用定力和智慧,才有办法坚持下去。

我们大家初学戒律的时候,定力和智慧当然都很浅,但是必须要用一份信心——对“佛”的信心。以对佛戒的信心来开发我们的力量。信心就是力量的根本。我们对佛的力量要有信心,同时也要相信自己内心必定有能够坚持的力量。

 

点我:

相关文章

一个真实的故事 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宽容

一个真实的故事 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宽容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发生激战,最后两名士兵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士兵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小镇。他们在森林中艰难跋...

嘎玛仁波切:如果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

嘎玛仁波切:如果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

1 如果我们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心,在生命解脱的修行上,是根本不会有大成就的!因为修行成就的原动力,是要对广大无边的众生产生菩提心来行菩提道的...

净空法师:处逆境也不生气

净空法师:处逆境也不生气

处逆境也不生气「瞋心,于违情境上」,就是自己种种不如意,不适合自己的心理,不是自己的愿望,在这些境界裡面起了瞋恚,忍不住了,「不能含忍,不了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

净空法师:在法会当中,突然有众生附体,应如何应

净空法师:在法会当中,突然有众生附体,应如何应

问:第三个问题,在法会当中,突然有众生附体,应如何应付?答:这个事情在国内外都有发生过。现在这个发生的机率好像有增长的趋势,在过去是很少见到,偶然会有遇到;现在在...

黄柏霖:皮肤癌末期,放生四个月以后,癌症消失得

黄柏霖:皮肤癌末期,放生四个月以后,癌症消失得

我这里就讲一个公案,你想要长寿,就不要造杀业。所以在台湾有一位早期的留美科学家,叫雷久南博士,她说,素食放生是福寿之本,她就讲一个公案故事。她说,有一位加拿大的女...

烦恼的根​源在自己

烦恼的根​源在自己

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凡此种种烦恼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