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提前目睹西方极乐,在众莲友助念中含笑

陈妙元,女,七十一岁,是专修专弘净土七年的贵阳市龙泉寺念佛堂的莲友,家住龙泉寺旁。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为人忠厚朴实,对三宝特别恭敬,尊重老师,爱护莲友。在斋堂服务七年,任劳任怨,闲话很少。乐于闻法,专一念佛,很受师父和莲友爱戴。

二○○一年三月初,生病住院,诊断为心肌梗塞、胆囊炎。住院几天后,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坚决要求出院,一心念佛往生。

三月二十四日早晨,刘老师看望她时问:“你的心安不安稳?”

她合掌微笑回答:“很安稳!”

又问:“你快往生了,高不高兴?”

她又合掌微笑回答:“很高兴!很开心!”

刘老师拉着她的手接着问:“你的身体有痛苦,你的心有没有痛苦?”

回答:“绝对没有。”

刘老师又问:“你知不知道你如此安心、愉快、潇洒的原因是什么?”

她回答:“怎么不知!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刘老师又问:“善导大师是怎样解释这句话的,你知道吗?”

回答:“知道!”

刘老师接着说:“是不是:‘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陈妙元舒心地笑着并使劲点头说:“是!是!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南无阿弥陀佛!”

这时,刘老师说:“既是这样,你已决定往生无疑,根本用不着别人助念。但是,阿弥陀佛带着观音、势至、诸上善人,浩浩荡荡、幢幡宝盖来迎接你,我们不能没有礼貌,让你冷冷清清地告别娑婆,一定要念佛堂的莲友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来送你。”

这时旁边七十五岁的石通良莲友笑着对她说:“几年来,我一直想在念佛堂中做第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正念分明的往生人,当大哥!没有想到,被你抢先了一步,我只好当老二了。”

陈妙元诙谐地拱手说:“承让!承让!”把在场的人全都逗乐了。

三月二十四日,也是念佛堂讲经的时间,刘老师上课之前通报了与陈妙元的对话情况,赞叹她正念分明,一心念佛,心无旁骛,同时对欢送她往生作了具体的安排。

下午下课后,刘老师又去看她,告诉她说:“你往生的欢送会我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念佛堂近三百位莲友全部来送你,就好像欢送状元一样把你交给南无阿弥陀佛。”她笑得合不拢嘴,紧握着刘老师的手说:“谢谢!谢谢!到时候我也这样同阿弥陀佛来接你们。”当时,在场的师兄都拍手叫好,欢呼踊跃。

当天,附近的师兄们在她家念佛到深夜十二点。守护在身旁的儿女们接着念佛,昏迷中,她的胳膊轻微抖动了好几次。直到天亮清醒,她高兴地对守护在身旁的儿子说:“我去极乐世界游一圈回来了,好殊胜,全是金光闪闪,跟经上说的一样。我见到佛了,见到菩萨了。”她非常欢喜,不停地念佛。

三月二十五日早晨,陈妙元的大儿子兴奋地把母亲已去极乐世界的情况,告诉念佛堂的张妙礼师兄,张师兄听了非常高兴,急忙跑去再问。陈妙元又把去极乐世界的情况重说了一遍。

三月二十六日晚九点四十分,陈妙元在念佛声中带着惬意的微笑实现了她往生的夙愿。念佛堂近三百名莲友得知陈妙元往生的喜讯后,相聚在陈妙元住宅前院,由龙泉寺住持上通下立法师组织盛况空前的念佛欢送法会,莲友们热烈、法喜、踊跃、感恩的佛号声响彻云霄,令一些围观者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念佛的行列,放声唱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真是:

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

(二00一年三月廿八日 贵阳小河龙泉寺 赵佛子、张妙礼、郑佛章供稿)

 

点我:

相关文章

法藏法师:白衣得自僧伽的功德教化

法藏法师:白衣得自僧伽的功德教化

白衣得自僧伽的功德教化 佛陀要出家人以少欲清净的形象,来感动刚强难化的有情;要出家人以持戒,刻苦的自行,来感化贪吝自私的众生;要出家人以定慧、解脱的道德,来感...

圣严法师:人死后真的有中阴身吗

圣严法师:人死后真的有中阴身吗

是的,中阴又叫中蕴、中有,就是五阴和五蕴的意思。所谓阴和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种,乃三界众生生命的组合元素。阴是唐以前的旧译,蕴是唐以后的新译。三界众生称为...

大安法师:临终接引的境界现前是因缘的产物,是感

大安法师:临终接引的境界现前是因缘的产物,是感

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见到佛来接引,是往生的人心所变现的,还是真有他方阿弥陀佛来接引?若有他方佛来接引, 别人为什么不见?答:临终接引的境界现前是因缘的产物,是...

卖身割肉供养誓成佛

卖身割肉供养誓成佛

  一日,世尊欲为大众开示涅槃的胜妙功德,以大悲心宣说过去生中因闻《大涅槃经》而获不可思议果报的本生故事……  无量劫前,娑婆世界有一尊佛出世,号释迦牟尼如来。如来具足十种德号,福慧圆满,为人天大...

大安法师:恕道从善语做起

大安法师:恕道从善语做起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四种口业。要远离粗言,不能去说,因为既害人又害己。  在身、口、意三业中,最容易犯的就是口业——口无遮拦嘛。因为我们都有这种烦...

释迦牟尼佛广传:安忍品 忍言尊者安忍不动

释迦牟尼佛广传:安忍品 忍言尊者安忍不动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56、忍言尊者安忍不动  无量劫之前,鹿野苑嘎西梵施国王执政时,举国上下财富圆满。国王、王妃后生一相好庄严太子,名嘎西喜爱。再后来,王妃于战乱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