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二)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1],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2]恋之心。

须知自己一念真性[3],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善道,即人、天。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修罗,则亦名善道,亦名恶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恶夹杂故也)。

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4]五逆[5]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

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6]父,乃是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志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

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至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如此委曲[7]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为病人所开导者。至于自己所应尽孝致诚者,亦唯在此。[(续)临终三大要](《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

注:

[1]尘境:为六尘之心所对者。色声香味触法是也。(《佛学大辞典》)

[2]系:系缚之意也。(《佛学大辞典》)

[3]真性:不妄云真,不变云性。是吾人本具之心体也。(《佛学大辞典》)

[4]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瞋恚、愚痴。(《佛学常见词汇》)

[5]五逆: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佛学常见词汇》)

[6]就:凑近,靠近。

[7]委曲:形容文词转折而含蓄。委婉;婉转。周全;调和。详尽;详细。

 

点我:

相关文章

呷绒多吉上师:少生气,修安忍

呷绒多吉上师:少生气,修安忍

上师(微博)教言集现在的人很容易发脾气,爱生气,也就是佛法里讲的生嗔恨心。最好少生气,生气没有什么好处,今生之事处理不好,来世去处更加可怕。因此大家在生气的时候观...

一位中年男人的内心悔恨:做败德事毁一生感情婚姻

一位中年男人的内心悔恨:做败德事毁一生感情婚姻

今天,与妻子又在冷战,我们结婚近二十来年了,回过头去想,真没有几天和美的日子。这大半辈子,就这样过去了,不如意的婚姻很苦,我很苦,妻子也很苦。离婚吗,更害了孩子,...

慧光法师:皈依法 离欲尊

慧光法师:皈依法 离欲尊

皈依法 离欲尊 --慧光和上开示--   皈依「法」,「法」,就是真理。   (以前)有(一个)禅师,学生来问---「经典里面说些...

圣严法师:如何做到不生气?

圣严法师:如何做到不生气?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着一股暴戾之气,而这种嗔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明火”。人之所以起嗔心,是由于个人的欲望、贪爱不能得到满足;或是虽然得到了...

道证法师:涅槃,是这种用智慧,将烦恼的火都灭尽

道证法师:涅槃,是这种用智慧,将烦恼的火都灭尽

“涅槃”,是由印度梵文发音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很多人都误会它是“死掉”的意思。其实,“涅槃”本来的意思是指:火吹灭了,也就是火熄灭那个状态。什么样的火呢?就是“烦...

宏圆法师:极乐世界八功德水的功德利益

宏圆法师:极乐世界八功德水的功德利益

莲池也是七宝合成的,我们这个世间的莲花池都是土石结构的。我们这里的莲花池非常的少,莲花池的这个范围也小,而极乐世界的莲花非常的大,或者十由旬、或者二十三十由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