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二)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1],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2]恋之心。

须知自己一念真性[3],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善道,即人、天。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修罗,则亦名善道,亦名恶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恶夹杂故也)。

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4]五逆[5]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

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6]父,乃是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志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

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至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如此委曲[7]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为病人所开导者。至于自己所应尽孝致诚者,亦唯在此。[(续)临终三大要](《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

注:

[1]尘境:为六尘之心所对者。色声香味触法是也。(《佛学大辞典》)

[2]系:系缚之意也。(《佛学大辞典》)

[3]真性:不妄云真,不变云性。是吾人本具之心体也。(《佛学大辞典》)

[4]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瞋恚、愚痴。(《佛学常见词汇》)

[5]五逆: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佛学常见词汇》)

[6]就:凑近,靠近。

[7]委曲:形容文词转折而含蓄。委婉;婉转。周全;调和。详尽;详细。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世尊教化法政80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世尊教化法政80

  久远之前当善行如来住世时,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一法相大商主。后当法相欲以珍宝修建佛塔时,历来对佛法心怀歹意之婆罗门就开始阻挠他完成心中设想。国王则派东投英雄前去谴责婆罗门,待佛塔竣工后,法相作为...

生命的贵族

生命的贵族

守心转境。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自暑期以来,除了近两月回校上课匆忙往返家校之间,我已是深居简出,万不得已我才骑电动车外出我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放学、放假...

海涛法师:布施得来的财富

海涛法师:布施得来的财富

  须达多长者,是位乐善好施的大慈善家,他喜欢救济贫穷的人,常常布施他们衣食物品,在舍卫城的全境内,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困苦的、没依靠的,一旦去求他,他都很乐意地帮助他们,因此,大家都称他叫做「给...

信愿法师:一次助念好多众生同时被接引往生

信愿法师:一次助念好多众生同时被接引往生

【念佛感应录】一次助念 好多众生同时被接引往生昨日(二月初六)的助念,是最为殊胜的助念。全是佛菩萨的护念,佛菩萨的安排!凌晨二点四十分,我被一阵念佛声惊...

忏悔:堕胎使我不孕

忏悔:堕胎使我不孕

我好后悔由于年轻时犯下的错误,使我现在结婚5年了,一直未孕。我原本是一个简单、单纯、快乐的女孩子,没有来到这个大城市之前,我对性一无所知,直到认识了第一个男朋友,...

彻底的柔软

彻底的柔软

佛教为什么能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屹立于世界,广宏兴盛?佛教从来不用任何武力,就能调伏大众。正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佛教故事的主人公——鸯觉魔罗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