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如何做到不生气?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着一股暴戾之气,而这种嗔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明火”。

人之所以起嗔心,是由于个人的欲望、贪爱不能得到满足;或是虽然得到了,但又失去了。因为非常在乎自我,所以只要能够顺自己的意就不会起嗔心,偏偏世间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于是心中常常有火气,火气就是嗔。像是怨恨、愤怒和仇视,这些都是嗔。

嗔心实在很伤人,只要一生气,身体的细胞就不知道要死掉多少,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稳定,以及身体上的疾病。所以,嗔心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

而且,生气也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为用斗争、强权、愤怒等方式处理事情,除了会让人一时之间有点怕你之外,根本无济于事。只有用慈悲心或是智慧来处理,才能真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做事成功的几率通常比较高;而时时动嗔火的人,因为大家都怕他,当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我们要多下工夫修养自己的脾气,才能利人又利己。

那要如何化解嗔心呢?最好的方法是釜底抽薪,也就是确实体认到起嗔心是无用的,只有不嗔,对自己才有好处。因为当不如意的事发生了,再怎么生气都没有用,生气只会变成互相谩骂或是肢体冲突,是损人又不利己。因此,我们应该听听他人的意见,并且体谅对方的苦衷和用心,这样嗔心就会减少了。

有的人动不动就爱生气,明明知道生气不好,他也不想发火,可是习气实在很难改。遇到这种连观念都用不上的时候,我最常教人的方法,就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子呼吸上,心里想着:“我还能够呼吸,实在是太幸运了!”那么,情绪就会慢慢地稳定下来。

面对别人发火生气的时候,忍辱能防止很多不好的事发生。因此,释迦牟尼佛曾说过忍辱的功德比持戒、苦行还大。忍辱不仅是对逆境现前要忍,对顺境也要忍,因为顺境出现时,我们往往会得意忘形,如果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嗔恨心马上就会生起。所以,能时时刻刻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忍的智慧。

很多人误以为忍就是逆来顺受,因此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会说:“好吧!我就好好忍着吧!”其实,忍并不是忍气吞声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马上做出反应。因为只有先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后,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恰到好处的反应,这样才能圆满地解决问题,这才是忍辱。

嗔心重的人,自我中心也重,总是太在乎自己的意见、得失和面子。其实很多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了一点面子问题,就和别人一争长短,甚至拼得你死我活,实在很不值得,也很可惜。

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压制别人,是一件值得洋洋得意的事。而要想到:我起嗔心时,对方是不是也同样会起嗔心?如果两人都生气的话,就一定会产生问题。如果是自己起嗔心而对方不起嗔心的话,那受害的只有自己,因为发脾气的人是自己,对方并没有发脾气。即使对方也受害,但相较起来还是占了便宜,所以是自己损失大,而对方的损失小。想通了这一点,下次嗔心又起时,就会先留一个退路给自己,同时也给别人一条路走,这样彼此就能够畅通无阻了。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邪淫手淫会使你永远也找不到如意的对象

邪淫手淫会使你永远也找不到如意的对象

善意的提醒:凡是弘扬中华正统传统文化(佛,道,儒,中医药等),劝人向善,利益众生的文章,您可以不相信,请一定不要诽谤。因为诽谤该类文章,会误导很多人不走正道,让很...

《百业经》:吝啬恶口丑相饥贫

《百业经》:吝啬恶口丑相饥贫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净空法师:造极重罪业,临终忏悔都能往生

净空法师:造极重罪业,临终忏悔都能往生

◎【净土法门:造极重罪业,临终忏悔都能往生】造极重罪业,临终忏悔都能往生,但是,杀生,偷盗,邪淫这个不行,为什么,佛能够帮助你,来接引你,你那些冤亲债主不答应,他...

慧弘法师:佛教慈善事业能解决青年出家众的顾虑

慧弘法师:佛教慈善事业能解决青年出家众的顾虑

佛教慈善事业能解决青年出家众的顾虑   21世纪是老龄化的世纪,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佛教会出现许多老年出家人。当今有一部分...

《百业经》:耶输陀罗为夫殉身93

《百业经》:耶输陀罗为夫殉身93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法藏法师:智慧与慈悲

法藏法师:智慧与慈悲

智慧与慈悲 阿罗汉只得偏空的智慧,所以他不能发展出同体的大悲,偏空的智慧能够了生死,但是不足以成佛,这是小乘的基本意义。 所以阿罗汉与佛的差别不只是慈悲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