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参禅就是持戒

参禅,是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所以一切法都在参禅中包括着。

我们坐在禅凳上,一心参禅,参“念佛是谁?”抱住这个话头,绵绵不断,密密不忘,总是参“念佛是谁?”这时候,会不会去造罪业?或者杀生,或者偷盗,或者行淫,或者妄语,或者饮酒?绝对不会的。所以这就是持戒,所谓“不持之持”,不用持戒自然就持戒了,所以就会生出定力,由定就生出智慧。如果你不参禅,打其他的妄想,或者就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什么都做出来了,就因为一念之差,所以造出许多的罪业。在这里坐禅,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所以这就是不持戒而持戒的道理。

在这里参禅,就是勤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也就是息灭贪瞋痴。所以参禅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在参禅中包括着。我们参禅,要越参越有智慧;不可以参死禅,越参越愚痴,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是白天?是晚间?把太阳当成是月亮,你说这岂不是颠倒吗?

 

点我:

相关文章

人间天:为什么生气是锋利的刀剑?生气的危害有多

人间天:为什么生气是锋利的刀剑?生气的危害有多

有关嗔恚的习气,《楞严经》经文有如下描述:“嗔习交冲。发于相忤。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枪锯。如人衔冤。杀气飞动。二习相击。故...

【六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六波罗蜜有顺序吗?

【六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六波罗蜜有顺序吗?

六波罗蜜是什么意思?佛教六波罗蜜介绍  六波罗蜜是指菩萨修行的六种行持,是佛教的大乘菩萨道,是六种度脱烦恼、抵达无上菩提的方法。菩萨之大行,谓之波罗蜜,有六种,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  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闲暇,便和其他小...

因愿力具辩才

因愿力具辩才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每年新发1500万例癌症,素食可能救你的命!

每年新发1500万例癌症,素食可能救你的命!

WHO专家预测: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到2020年,全球每年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肿瘤病人总数,在发展中国家将增长73%,而发达国家增长29%,21世纪“癌症爆...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难随即严整衣钵,与诸大众随侍世尊,经末罗城来到波婆城的阇头园。  当时,有位名叫周那(又译纯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