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供养佛塔感得金色身相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户贱种人家的妻子生下一位具有十八种丑相的女孩,她的父母都很忧愁,父亲说:“这样难看的孩子,干脆趁晚上,把她溺死,再丢出去喂狗。”

  母亲说:“您不要这么说,杀人是天理所不容的,毕竟她是我们俩的孩子。起码等到她长大,能自己独立生活的时候,再把她赶出门。”丈夫想一想,也同意了。

  从此以后,他们把她关在家中偷偷地养着,不让任何人知道与看见。等到她能独自行走时,这对夫妇便把她赶出家门。她流浪街头,四处行乞,每天吃不饱、穿不暖,相貌本来就够丑的,却又染上严重的麻疯病,她实在是痛苦难忍,便在街道上乱喊乱叫了起来。

  阿难尊者看到她惨叫的情景,生起无比的悲悯心,于是上前温和地问:“女孩,你是谁呀?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她的神智还算清楚,悲伤地对尊者祈求说:“尊者啊!一定是因为前世恶业所感召,我才变成现在这副模样。求求尊者,消尽我的恶业吧!”

  尊者悲悯地安慰她:“你不必担心,我教你行善,以善业的力量,来消尽你的恶业。”

  于是,阿难尊者从别的地方找来一些芝麻油、供香,把她带到佛的发塔和指甲塔前作了香、灯、涂香、鲜花等的供养。这时,给孤独长者正好也来到这里,看见这一情景,过去询问,尊者便告诉长者事情的经过。给孤独长者看见丑女没穿衣服,生起慈悲心,于是送给她一件衣服。

  另方面,佛陀已观知这位可怜的女子,便亲自来到塔前。丑女见到佛陀三门寂静、相好庄严、圆满严饰的金身,马上生起很大的信心,她想:“我供养发塔、指甲塔的功德已经很大,今天若能再亲自供养佛陀,功德更不可思议。”想着想着,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供养佛陀。她无比欢喜地在佛前合掌祈祷,接着,就在这欢喜心中去世了。

  死后,她转生到当地的一户商主家,生下来时非常端庄秀丽,全身肤色金黄,因此取名“金色”。金色刚满七岁时,对佛法生起信心,在求得父母的同意后,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出家后,她昼夜精进,很快地就灭尽烦恼,获得阿罗汉果位,成为具足大神通的阿罗汉。

  证果之后,她用神通观察自己的前世,知道是阿难尊者把她从十八种丑相的贱种人中救拔出来,所以她对阿难尊者特别感激,天天恭敬供养阿难尊者。

  比丘们看见这一情景,前去请教世尊:“世尊,金色罗汉以什么样的因缘生在富贵之家,全身肤色金黄?又为什么年纪还小,就对佛法产生信心,出家证果呢?希望世尊为我们开示。”

  世尊说:“你们还记得舍卫城曾有个十八种丑相的女孩子吗?”

  “记得,记得,她真是丑得可以。”

  “当她正在供养我的发塔时,我亲自到她的面前,她见我之后,生起大信心及欢喜心,并在充满欢喜心及大信心中去世。因此她转生到大商主家,一出生肤色就是金黄。”

  比丘们又问:“那么,请问世尊,她造了什么恶业,而成为十八丑相的贱种人呢?”

  世尊说:“这是她过往业力成熟的缘故。早在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的一位女儿,长大后对迦叶佛具足信心,还祈求父母同意她出家。出家后,她个性刚强,恃财好胜,常常恶口骂人‘贱人’、‘丑人’等。后来,她一生中修持清净梵行,在临终前发愿:

  ‘我一生中出家修持梵行,虽然没有什么成就,就以这出家功德,希望能于释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获证阿罗汉果,而且希望恶口骂人的恶业不要成熟。’

  但是,因果不虚,这个骂人的恶业最先成熟,使她成为具有十八种丑相的贱种女。后来,善愿成熟,得以遇到我,并对我生起信心及欢喜心,由此转投生为商女,最后出家获证阿罗汉果。这就是她的前后因缘。”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讲故事|因小失大

海涛法师:讲故事|因小失大

  从前有一个国王,既好享受,又很吝啬,他总是喜欢让别人侍候他,又不愿意付工钱,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为他效劳。  在他所统治的国家,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歌女,她不但长得美若天仙,更有一副好歌喉,还弹得一手...

积阴德太重要了

积阴德太重要了

  唐朝彭城有个人叫刘弘敬,字元溥。世世代代居住在淮河淝水之间。家有资财数百万,常积德而不夸耀,人们都不知道他所积的德行。  他家虽然很富,取利于别人的财富,也使别人不怨恨。他拿出钱财帮助别人,施...

懂得利用时空,才能把握无限时空

懂得利用时空,才能把握无限时空

  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时,我请问大家:你们在这短暂的人生时空中,是怎么样生活下来的呢?有没有把握时间行善求法?有没有利用空间自利利人?  佛经里有个譬喻。有个国王身边经常有左右两大臣,国王喜欢左边的...

佛教故事:一切众生都修持佛法

佛教故事:一切众生都修持佛法

  一切众生都应该勤奋的修持佛法、布施功德,广泛种下善良的因缘啊!  舍卫城中有一家缙绅望族,某一年他们家产下一个婴儿,长得非常可爱,特别的是,他一出生手掌中就各握着一枚金币。  他的父母看了,认...

男婴天生五官不全,只因前世造了这个业因

男婴天生五官不全,只因前世造了这个业因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法时,一件奇特新闻在舍卫城传得沸沸扬扬:城中有一富翁,家中生了一个男孩,不仅没有耳朵,而且没有眼睛,没有健全四肢;在他出生前一百多天时,富翁就去世了。这个男婴还有五个姐姐,...

因愿得证罗汉

因愿得证罗汉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