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有一年,佛陀和众多比丘在某一婆罗门的邀请下,到鞞兰若结夏安居。

  当他们到达时,这位婆罗门受魔王波旬的影响,却不护持佛陀等人。当时又是饥荒,鞞兰若的百姓只能在佛陀及众弟子外出化缘时供养极少数的食物。

  尽管情况如此困难,所有的比丘并不颓丧,仍然满足于马商每天供养的少许谷物。

  结夏安居结束后,佛陀等人在通知该婆罗门之后,就回到祇树给孤独园。

  舍卫城的人喜悦地欢迎佛陀和众多比丘回来,并供养他们。

  这时候,有一群人由于比丘们的慈悲,而留在精舍里。

  这群人每次贪心地吃完比丘剩下的所有食物后,就只知道睡觉,一旦醒来时,又只知道到河边去跳呀叫呀、打打闹闹地嬉戏。不管在哪里,他们都行为不检,无所事事。

  有一天,比丘们互相讨论这群人难以驾驯的行为:“在鞞兰若时,由于饥荒,他们还相当恭敬有礼,举止也合乎规矩。

  现在食物充足,他们就行为不检了。”

  这时候,佛陀听见众人议论的话题,就说:“愚痴的人在诸事不顺遂时,满心哀愁,神情沮丧,一旦事事如意时,则又雀跃不已。这就是愚痴人的特性;智者则不因生命中的得失而动摇心志。”

  文章来源:达摩难陀长老《法句经故事集》

 

点我:

相关文章

请把贫困卖给我吧!这样做可以远离贫困

请把贫困卖给我吧!这样做可以远离贫困

  从前,古印度的阿梨提国有一位长者,十分富有,但他为人极其吝啬,为人凶暴,缺乏慈心。他家有一位老年婢女,从早忙到晚,还是不让她吃饱穿暖,甚至没有休息的时候,稍有过失,还要遭到鞭打。  一次,老婢...

世间这四种修行人最可贵你是哪一种?

世间这四种修行人最可贵你是哪一种?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有四种修行人,可敬、可贵,为世间之福田。是哪四种修行人呢?就是持信、奉法、身证、见道这四种修行人。  什么是持信人呢?如果有发心向道的修行人,因...

海涛法师:死不了的人

海涛法师:死不了的人

  王舍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宰相,年纪老迈却没有子嗣。有一天妻子终于生下一个儿子,他和妻子都非常高兴,细心照顾这个小孩,并帮他取名为恒迦达。  恒迦达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又懂事又乖巧,父母都很喜欢他,对...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6、劝请诸佛初发心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6、劝请诸佛初发心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三回拜優缽羅華長者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三回拜優缽羅華長者

  参优波罗华长者  诸香合一味化瑞  获法身香调和法  救众生离相回向  这时,善财童子因为善知识教化的缘故,他已为法忘躯,不顾自己的身心性命,不执着财宝,也不欢喜大家来恭维自己,不耽着五欲境界...

瞋恚之报

瞋恚之报

  须菩提少年时代与众不同,性情多变,集聪明智慧、乐善好施、策恨炽盛于一身。  他家里很富有,父亲常常给他零花钱,然而他不愿做金钱的奴隶,常常把钱施舍给穷人,有时看到衣衫褴褛的孩子很可怜,甚至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