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贰、认识本性 二、公案 —
(一)公案本文 大颠问石头希运禅师曰:「古人云:道有、道无是二谤,请师除。」 (识起迷情於道属有或无,本是一体两面,执着有、无,本是未究竟者。) 石头禅师曰:「一物亦无,除个什麽?」 (引入本体界,显示无漏功德体性。现象界之有,缘灭後终归於无;无者本即是无。有即是幻有。本来无一物,何必言除?) (二)玄祥释解 1. 前言 如果一个道人心,面对一切现象的时候,也许能知道未来、知道过去,但却不能够释怀,就是放不下,那也不是真正的悟体空,故体之空相,你是意会得,但不清净的习气不除去,就是有挂碍。所以说修证到有觉、有知,再来就是要悟入空。我们常讲,观空智是一个必修的阶段,悟空即能去掉一切执着,才能够成菩萨、觉者。如果没有证到空,面对一切法时还是会黏,即没有真正得到解脱知见。虽然你知道法的真实,但是做不到无黏,体空面对一切因缘起一切法相时,偏偏你会去烦恼、会去妄想,偏偏会有无数的习气跟他相应,这是没有完全证到清净的空体现。如果你能超越一切法不黏,没有一切烦恼,这种境界就是「见性」之谓。 能超越觉知後的所有感受,始能称为觉者。譬如说身根,我们身体能感觉「热」,感觉热是身体触觉在感觉上知「热」;热如果是很烫,处在这种很热很热时,若没有超越自己的知觉,就会对热起执着心,若超越了触觉知的热,即能以真体去了知其热,但却能不惧怕此热的现象。 我们常说:一切法没有超越,就是心的烦恼、妄想、习气没有去掉。这是对什麽来讲?对「意根」来讲,热是身体触觉知所感觉的,若能超越触觉所感觉的话,就是超越意根的心知。同样在现实之间,也可以去体会到底见性了没?不是只有一个了了的知觉,了了的知觉对一切境的感受,是否超越那个觉受?若能如此地修证,自体无漏功德性,就能如实地显露而出。 2. 释题 我们讲公案,从体性的「空」,慢慢讲到体性的「用」。现在,「无漏功德」公案,系言我们体性,依外在一切因缘,起法相时,本身的体是不会有烦恼,不会有种种的挂碍的。也就是说能明心见性,即有此无漏德性表露。如果一个『明心见性』行者,能对一切境界了了知觉,对一切境界亦没有挂碍,才是真修士。 体空所现的一切法,当然是因缘而起的;因缘而起的一切法,本身体空所现的法是如来禅境,体空是如来禅体,一切法是不空,是如来禅用。所以佛性有此两面,以空的体性,面对不空的因缘法,无有所谓的妄想、习气,所以说一切法自起,自性却都有无漏功德。 「无漏功德」是本来体性的样子,若体性显露,就可以对一切法,看得很开、无所谓,那就自在了。若是对境当下能放下,但过几天境虽没了,却是妄想又一大堆,又迷失在那情境中,此是悟得不真实故。 3. 语体文解 大颠禅师还没有成就道果时,去参访石头希运禅师,说:「古人云:道有、道无是二谤,请师除。」说本有者是一种对佛法的诽谤,说道无亦是对佛法的一种诽谤,不管偏於空或有,这两个说法都有毛病、不对劲,请师来排除此争议之论说。 要了解「道有」、「道无」,应在修行过程中,从妄有中舍弃一切有相,当然这一修行的阶段,可说是「舍识用根」,不用心识,只要用六根去面对一切境界就好了,这还谈不上「空」、「不空」的修证,因为这一切有相都是妄有,是不真实的妄识所支配故,这些妄心假念不能当真,当然不是真心所现,故不能当真,故说「一妄皆妄」。如果有一天,能够悟入了,开悟了,我们的体性显露,菩提自性显露,虽然没修到无漏,没有烦恼的境界,但是起码,已经般若智慧现起,引导你慢慢对一切法证得解脱。 在初步阶段,以般若智慢慢地去转烦恼,当体空显现时,就不必用智慧去转,而能对境如如的,不必要用一个法,用一点智慧来转烦恼。在初阶段时,对事情看不开时,自己就说:随它去吧!或者是用心念《金刚经》中的话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反正,你觉得什麽法管用,面对什麽事看不开时,就拿来用。如此用一些法来转,才不迷失自己,不然的话,一迷失,就一头栽进去烦恼境里,不会再有智慧去转。等到你智慧现起,已经过了好几天,才想到:我为什麽要烦恼?但那已经过去了。 真正的体性,如果修练到对一切境,能够如如不动的话,那是真正禅定,其功夫自然现,不是呼口号,是用你对事情的觉照来对治一切现象,自然能坦荡荡,以空体去面对一切境,不会起烦恼心。我们说,修行的最高点 悟到空,若此时,证悟者说:一切法皆是空、无,那行者将是堕入空亡,是一种证知上的偏空。现在如果有人证入空,就会诽谤证得有相者。 我等佛性 自然如如不动之体性,去面对一切境,无烦恼後,证得体空之後,又得回凡。因为悟空的人,能体知一真皆真,因是真心所流露故。不管是真、是假,不必在意;若在意时,就有法的执着,所以念头一闪,是真也好、假也好,都不必去理它。这样的话,生灭法起灭,主观意念能了知一切事,但很多事都是从心地里面出来,一闪就过,这是有相。证悟者若执说有,则是堕入偏有,亦是证知上的偏见。现在如果有人证得有,就会诽谤证得空相者。 其实,世间的一切法,包括「空」、「有」。我们常说:如如不动,是以如实空的体去面对如实不空的境,就是真佛性。什麽叫「如实空」?「如实」就是"没有"、"空"、"无",我们的体本无生灭,这是悟空。再以空之体,泛起一切有相,就现一切法相;一切法相实则是不空的境。一切法相里面,还是有「如实不空」的"体空"在。所以「空」、「不空」,是不是在讲同一件事情? 今天起了一个念,那个念好像有,有就拿出来看,但就拿不出来,所以在有相里面,还是含着空。如实,是无相,实相者,无相也。经典常讲:实相非相,非相就是无相。凡所有世间的一切法,或者吾等心地里起的一切念、一切幻相,这些都不是实相,由如实空的体所现的一切境。懂得这个「空」、「不空」两个是同时存在的道理,才是修证佛法的全部。不落於空,也不落於有,是谓中道。 现在说「空」不对,为什麽?因为世间一切有相,或者兴起的一个念,那不是有相吗?所以执着空就是不对,因为诸法因缘生起有相。若执着有相,刚刚讲的,有相之间那个相是不真实的,相的根本还是空,所以我们讲体空,如果以悟得有相的话,就会来诽谤空,所以说「空」也不对,说「有」也不对。其实说「空」,一切法不来、一切因缘不来的话,是空;如果说「有」,一切法来因缘起就是有相,那怎麽办呢?如果刚好也有「空」、也有「不空」的两个在一起,这不是只有中道才能圆满其说? 再说佛法的概念,不要说偏於空、偏於有,这个佛法概念就是中道,懂得这些就等於整个佛法概念都有了。我们常常讲的中道观,圆满的空是大圆镜,面对一切外在因缘感召时,就会起一切自性相应,看什麽因缘起什麽意境。 自性─有见性、闻性、嗅性、味性、触性,心性,而空性是各个自性的根本。空性是体,所有的心意识起自性,六根起自性的话,都是以空性为其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能起自性,就是见性、闻性、嗅性、味性、触性。 唯识讲依他起性,依“他”者是依其因缘起了自性,自性能产生法相,看哪一识来认知哪个法相。如果眼根面对一切色相的话,那见的自性就看到一个色相的法相,色相的法相是谁来认识它,当然是眼识来认识它、了知它。眼、耳、鼻、舌、身等等都是一样的,这里所说的法相就是色相,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物质形相(色相就是物质形相)。现在讲中道观,我们体空本来如如不动的体,在这里是不生灭的,不管法怎麽起灭,它的体都是不生灭的。像刚讲的念头起,那个有相里面还是有"空",为什麽?要抓那个有相,抓不出来,没有一个有相可以抓,这是不生灭的法,不生灭的体。 一切因缘起一切法的时候,是为有相,这有相是生灭法,生灭法是什麽?是无常的,是会灭的,缘灭法灭的话就没有了。我们常讲,圣人的空体,面对这些境界起时,他是没有烦恼,故无漏功德性现。凡夫有烦恼的是第六意识妄分别的习气毛病,第七意识的妄想,才造成烦恼,现在不讲第六识、第七识,就说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根,面对着色、声、香、味、触五尘境,所生起的一切相,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去认知它,仅止於认识,而不起一切烦恼的话,这是圣人的境界,而起烦恼者即是凡夫。 什麽叫做「中道」呢?执空说空也不对,执有说有也不对,说空就诽谤有,说有就诽谤空,所以我们先说明佛法的中道观。所谓「中道」,就是以如实空的体,去面对如实不空的因缘起一切法相时,能够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就是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习气相应,这就是「中道」。 佛法的「中道」跟儒家的「中庸」是不一样的,两者差得很多。「中庸」是两者取其中,譬如说买卖东西,出价是一百元,你说不要那麽贵,70块好了,他说不坚持一百块,各让一步,就是两者加起来除以二就是85元,我捞到15块,本来老板要多赚15块,现在少赚一点,中庸之道是皆大欢喜,各退一步、让一步。而佛法的「中道」不是这样,跟中庸之道没有关系。佛法是讲解脱之道,「中道」是以如实空的体,去面对如实不空的境时,能没有烦恼,即证得体空,面对有相,能无着、无黏。有的人虽是佛教徒,也在讲佛法,但将「中道」说成「中庸」之道的大有人在。此两者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的,论「中道」者有一部经典即『中论』,都是在论中观。简单说,中道即是有一个如实空的体,面对如实不空的境,不会有烦恼,那是无漏。 将「道有」、「道无」的诤论详说如上,也因认识不足,才有古人说「道有」也不对,是一种诽谤;说「道无」也不对,也是一种诽谤。「道无」是落於偏空,「道有」是落於偏有,这是两个极端。你说这边是空,即执着这个,就是偏空;说那边是有,执着有相,就是偏有。为什麽不能入中道呢?不能起中道观呢?若修行没有这样经历过一趟,是不能了解其真实的。 一般而言,从开悟後才真正在修行,在爬坡往上,到最高点就是空、悟空。之後,再舍空回凡。如果一个人开悟了,修证到空的时候,唉呀!怎麽一切都没有?还没有回凡的时候,看到一切好像都空,哪里有因缘业报,就会拨无因果。那里有因?那里有果?《楞严经》中的「想阴魔相」,就有一些人认识不清楚,走到一半的悟空,认为是究竟了,所以说哪里有什麽因果,这是拨无因果。那造业就大了,毛病多了,这是第一道,所以属於偏空。 如果是再回凡,就能进入有相,世间的一切,确实是存在的,现实存在是因缘和合起来的,才成立一个事情或者是一个物。譬如说这个黑板架子,架子因缘巧合时有板子、有架子、有脚、有..,这样因缘巧合凑成架子上摆了黑板,如果哪个时候缘散了,那个形相黑板还在不在?东一块、西一块的这个形相就不在了,缘散了,形相就没有了。如此说物体的存在,也都是短暂的,以我们的眼光来看,这些应该几十年後不会坏掉,还是存在,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万年,在时间里面只占了一丁点而已,故此物质还是会动、还是会灭;现在黑板是因缘巧合所以我们看得到。板子中有物质在动,当认真研究板子时,板子中有电子、质子、中子等,全在活动的运动着,如电子在转得飞快时就没有形相了,看不清楚了,这是从物理上来讲。如果从因缘巧合来讲,每一个因子都是因缘凑在一起才成形的。所以懂了这个的话,不落於偏空,不落於偏有,即谓中道。佛法言诸法因缘而生,缘来法就生,缘灭法就灭,有这样的认知与证悟就可以解脱,僧就请禅师来除去偏空或偏有,这个断常见毛病的理论。 按语说此公案缘起於现象界,「道有」、「道无」好像世间中的空有相,「道有」、「道无」本来是一体的两面,所以执着「有」、执着「无」表示还没有证到究竟者,悟到「空」或者悟到「有」都是半调子。普通执着「有」的不会到「空」这边来,他不是在空观里,同样只会讲理论,没有实修的验证,或只走一半。 如果真的从空走到回凡的话,本着佛教修行路清清楚楚,不会讲「空」、不会讲「有」,而是讲「中道」因缘起一切法,面对一切境界没有烦恼,你的佛性就是这样「空有不二」-这是无漏功德性的。 石头希运禅师就回答说:「一物亦无,除个什麽?」空也是没有,有也是没有,那个悟空、悟有的要除什麽?总是戏论。空者无相,要有个东西才可以除,「道有」、「道无」理地上讲,都是无相,真实里面没有一个「道有」、「道无」,那叫我来除什麽?不必除!都是你在打妄想,自己提出问题来,自己打妄想才会有这个,如果你心无碍於本公案上的分别心想,本身没挂碍的话,那麽要除吗?不要除,所以除不除是自己认知的毛病,根本就没有除的必要。 按语说把大颠师引入本体,本体是空无,显具无漏功德体性。我们现象界有相终将归於无,为什麽?因这是法相,一切因缘起一切相,然後缘灭了,法相灭,法相灭,自性也不存在了,自性不用而灭的话,又回到空体,这过程之间本来就没有,所以,”有”终归会入於”无”,那”无”本来就”无”,体空本来就无,所以有是幻有,不要当真。 总结一句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有所执才有境,有境才要去所执,一切相理地观之,要从理地上去观佛法,一个是空要认识它,一个是所现的法相,此相追根到底它还是空,要抓也抓不出,所以法相还是空,法性也是空,连自性根本也是空。所以好不容易起了一个自性,起了法性,现了法相,结果经典上讲的这些都是空,要从理地如此去观。 如果从实际或者有相去观,好像有这麽一回事情,因缘起的一切法相,但是修行的人面对它不要把它当真,不被它转。自性镜子照的法相好像是有,镜子里面那个有相是”幻有”要抓也没有,只现其相。就像我们的体所照到的”有相”也是幻有的,不是真实的,镜子所照的「有相」有什麽?是有光源才能显其境!因为镜子要产生相一定要有“光”才能现其物境。镜子照到外在物相时,它里面会现一个相,相是光影,抓光影出来看看,是抓不出来的,所以这不是幻有吗?虽然有相,但是经云是幻有。所以说一切法相,从理地来观,还是「无」,那心地里面起了一切念、一切妄想、一切幻境那也是无,不要被它迷惑了,不要把它当真。 总之,「道有」、「道无」若有所诤论,都是在修行过程中的部份认知而已,若也极力为「道有」、「道无」而争得面红耳赤,都是走到半途的行者。悟得自性者两边不落,亦无戏论可言。 ( 85 年 6月 4 日 讲於 龙潭 )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现在在派出所工作,我也是一个学佛人。昨天晚上出警的时候,同事们无意中说了一些令我在意的事情。甲:“听说有个朋友的妻子卖保健品挣了不少钱是吗?”乙... 迷信 迷信,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迷惘地相信;更指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迷信的本义是“相信了错误的东西”。 迷信一词在佛学中的首次使用是在唐朝译经师翻译文献时。 迷信具体指人类对... 本生故事讲的是马王的公案,这个公案选自《六度集经》“施戒忍进”。这个公案在阿含经的《中阿含》、《出曜经》、《佛本行集经》、《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里面也都有。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故事起因:婆罗门献女给...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83):第三,皈依僧宝的戒律是什么呢?失去生命也不失去僧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得到菩萨的境界之前离不开僧人的摄...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如果你们能修行十想,便能尽除有漏烦恼,获神通、证道果,进而渐至涅槃。是哪十想呢?所谓白骨想、青瘀想、膨胀想、食不消想、血想...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赞叹。有一次,他预备了很丰盛的素斋,请佛陀及五百随身弟子,来到龙宫受他供养。 龙宫的外面,有一个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