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习惯,让你生活更好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能够得到的所有成就是和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而这生活习惯就包括了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对待自己的方法上,而往往能够遇到人生转折点的人们,在那之前都是能够有着一些征兆的,老祖宗留下的这两条发达之前的征兆,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个: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的一句话,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如果不能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路,就无法累积一千里的征程;如果不让无数的小江小流最终全都流进大海的话,所谓的江海也总有一天是会干涸的。

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这个道理也一样是非常适用的,现在的社会实在是过于浮躁了,尤其是在金钱和利益的渲染下,让所有人的生活都过得非常急功近利,有些人耍小聪明就能得到很多的东西,自然就会让其他人认为努力工作是没有用的,其实不然,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但是最终得到胜利的是蜀汉刘备,在他称帝之时其实这个天下的大势已经有了结局,曹操已经身死,而曹丕的计谋根本是比不上曹操的,所以在这个时候,给刘备剩下的一个值得称道对手就是东吴的孙权了。

其实刘备和孙权两人早有嫌隙,本来就是对手,而刘备的得力干将也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就是死在了孙权的算计之下,这几乎是死仇了,而刘备在立国之后做出的第一件决定就是要给这两个兄弟把仇给报了,这报仇的对象自然就是孙权了。

可是刘备这个人虽然在政治上比较有才能,可是在军事上几乎是没有什么天赋的,在立国初期就急功近利的想要给兄弟报仇,却没有想明白自己的国力究竟有没有稳定到可以放手去做的程度,就在朝廷上下全都反对的情况下决定带着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这在当时其实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不过刘备却认为自己已经很强大了,不听劝阻的去攻打孙权,没想到就是因为根基不稳,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敌人陆逊直接干了个火烧连营七百里,最后十万大军只剩下了两万,十分狼狈地逃往了白帝城。

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事件,其实如果当时刘备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再多多的积累一些东西再去动手的话,这获胜的把握就要大很多,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全都做好,才能够继续图谋大计啊。

第二个:至长反短,至短反长。

这里的长短并不是在说身高之类的东西,而是在说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在和整个世界交往的第一个大前提就是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因为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有属于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只有完全了解到这些东西,才能够在为人处事的时候更加顺利。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里的百战不殆首先就是要对自己了解,因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你的对手固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对于自己的了解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敌人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的话,那可就是出大事了。

当你非常了解你的优势所在的时候,就可以用它来做文章,多多利用自己的长处去为人处世,而且也要适当的让别人去知道你的长处,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找到可靠的伙伴,但是也不能过于暴露自己的长处,如果被有心之人拿去做文章的话,很有可能会变成你的软肋。

而你的劣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这才是真正容易被别人抓住并且利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自己才更要对自己的缺点和劣势了如指掌,然后尽力去改正它,不能让别人用这个东西来做文章,自然也要针对自己的劣势去做下一些布置,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说积累和了解自己都是很重要的东西,一点一滴的积累能够让自己踏踏实实地稳步前进,不至于被突如其来的困难给打击得走不动路;而对自己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做到了解自己才能去了解对手,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两件事的话,离发达也就不远了。

参考资料:《道德经》《三国演义》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附体能让进道场吗?

大安法师:附体能让进道场吗?

问:护法能让进道场吗?(第一天原问题)答:第一天我看到的一个说护法能不能进道场,事后才听说这个护法是指他附体的,我当时还没有搞清楚。你这个附体现象很不好,现在海内...

净空法师:佛来接引,不是一个人来,一定有很多人

净空法师:佛来接引,不是一个人来,一定有很多人

佛来接引,不是一个人来,一定有很多人同来。上辈往生的,所见与佛同来的都是诸佛;中辈往生的,有菩萨、有阿罗汉、也有诸天人民,这情形就不一样了。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些统...

正如法师:布施后后悔获有福无享受报

正如法师:布施后后悔获有福无享受报

布施后后悔获有福无享受报 正如法师开示 读《增一阿含经》读到卷十三《弟子品第二十三》,这里面记录一个有关布施的故事。我看内容,就给取了题目名叫,“布施后后悔获...

独尊湛现:如何助念能够使亡者受益

独尊湛现:如何助念能够使亡者受益

阿弥陀佛,大家好。往生助念也是很关键的,我们也要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操作。第一,首先要与亡者结缘,这是很重要。如果不与亡者结缘,我们操作的人员用不上劲,亡者是不会认...

达真堪布:没有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之前不是随缘

达真堪布:没有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之前不是随缘

有些人遇到一些对境,左右为难,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就是因为没有智慧。若是有智慧,知道如何取舍,就不会这样了。八万四千法门,宣讲的都是放下的方法。能放下肯定好,但...

宽容法师:人为何会生病?佛教认为有这几种原因导

宽容法师:人为何会生病?佛教认为有这几种原因导

病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有这么几个:一种叫业障病,也就是我们过去,比如前世或者过去世,或者这一世在早些年种下了恶因,现在得病受苦得到这个果,这是一个原因,这种叫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