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生命是一个巨大的梦境

生命是一个巨大的梦境

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忘记“变化”的存在,总是不能发现,整个世界都像梦境一样变化多端。我们总以为这些多变的景致会是永恒,才会为得到而沾沾自喜,为失去而充满忧伤,为未知而惴惴不安。当我们明白一切都犹如梦幻,还会有这么多的在乎吗?

生命像是一班无始无终的列车,你记不得自己什么时候上车,你只知道自己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哪些人跟你聊过天,哪些人与你擦肩而过。你知道沿途有过一些什么样的故事,但你难免忘却。突然,某个时刻你累了,于是,死亡出现了。仅仅一个刹那,一切好像又从头开始了。不过你不记得这是新的开始,你完全忘记曾经有过的另一段旅途,曾经穿过的另一件衣服,曾经遇到、记得、遗忘过的另一些人,曾经遭遇过、忘却过的另一些事,你只当这就是唯一的开始。

这是佛家观点中的生死轮回,它是活在艺术中的美,真正的轮回却只有苦。但轮回真的存在吗?或许它只是一种意象,或许真的存在。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不断在经历着轮回:轻松快意的瞬间,是天人;仇恨愤怒的瞬间,是阿修罗;愚昧无知的瞬间,是畜生;痛苦不堪的瞬间,是地狱;充满欲望的瞬间,是饿鬼;欲望与良知苦苦纠缠,便是人。

导致这情绪之轮回的原因,也是“因缘”吗?可以这么说,但它更缘于我们的坏记性。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忘记“变化”的存在,总是不能发现,整个世界都像梦境一样变化多端。我们总以为这些多变的景致会是永恒,才会为得到而沾沾自喜,为失去而充满忧伤,为未知而惴惴不安。当我们明白一切都犹如梦幻,还会有这么多的在乎吗?

闭上眼睛,回忆过往的许多梦境,想象自己还在梦中:那些或美妙、或可怖、可凄婉、或荒谬的梦们,难道不像电影那样让你回味无穷吗?但是,你为何不贪恋梦的美妙,为何不为梦的凄婉而忧伤,为何不为梦的可怖而惶恐不已?因为你明白,梦中的得失,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假如你能进一步明白,现实也是一场以假乱真的梦,你就能活得非常自在。

我曾经修炼过一种“梦观成就法”,它非常有趣且有效。修炼后,你会慢慢地掌握梦境的控制权。控制梦境的感觉非常美妙,因为你既是主角又是演员,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你会因此体验到主宰心灵的快乐。当你体验过这种快乐的时候,就会发现,外部世界带来的所有快感,都比不上心灵的自主与自由。

举个例子,在梦里,你也许会遇见一个自己为之动心的人,并且毫无保留地奉上你的爱与真诚,因为你明知这是一场梦,无论失去还是得到都只是虚幻的存在,跟电影没有任何区别,你只管全心全意地饰演那主角,不必在乎恋情的结果,这样一来,你就会尽情享受恋爱的过程,微笑和眼泪都成了同一种诗意与浪漫;在梦里,你也许会遇见一只可怕的猛兽,它的牙缝里还塞着一些断手残肢,但是胆小的你竟不怕它,因为你知道,在梦里,生死都是假象,你一边逃跑,一边寻找反击的武器和机会,你捡到一支锋利的矛,然后在它向你咬来的那个瞬间,准确而迅速地用矛贯穿它的头颅,你成功地玩了一把心跳……

不计较结果,这就是梦境的好处。或许在被绝大多数人当作现实的这场梦里,我们不会遇上猛兽,也不会飞上天空,但我们绝对可以像在梦里那样,把得失看得很淡。如何看淡?随顺因缘,不将闲事挂心头,也就是放下一切。

有的男女恋人之间一听到对方说“放下一切”,就觉得非常可怕。因为,他们衡量对方是否重视自己的标准,往往是看对方会不会因自己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这对吗?当然不对,会因为你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波动,这仅仅说明你能够激起他的某种欲望,比如,情欲、占有欲、控制欲等等。真正的爱情是更加博大的。如果一个人真的爱你,他就会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和珍惜你,为了让你幸福、快乐,他可以忽略自己的感受,甚至奉献自己。真正的爱,是一种无我,它与宗教精神是非常相似的。

可惜,有的人总是执著于男女间的一种好感,总是想千方百计地留住它。有的人在不能占有倾慕对象的时候,不惜将其毁掉,也不愿让别人拥有她。比如,一个学生曾经告诉我,他们单位的一个人喜欢上同单位的一个女孩,但表白之后遭到了拒绝,于是有一天他强奸了那个女孩,还把她杀害了,埋尸于大楼顶层。那个学生问我,这是爱吗?我告诉她,这绝对不是爱!世界上绝对没有一种爱情,会让人们去伤害自己所爱的人。这种所谓的“爱”,只是一种看起来很像爱情的欲望。好多人都把情欲当成了爱情,所以这世上才出现了好多以“爱”为名的凶手。正是因为好多人在能够相爱的时候,却不懂爱情,明白爱情的时候往往失去了爱的机会,所以,一些人在看破红尘之后,才会将建立在某个人身上的爱情,转化为一种以众生为对象的大爱,一种与爱情非常相似的宗教精神。

诸如此类的误解,在人生中还有好多,所以佛家认为,人类之所以痛苦,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愚痴。因为愚痴,所以认假成真,执幻为实。把明明虚幻无常的东西看得非常实在,我们就会在它消亡时感到痛苦。这就像你明明不可能抓住掌心里的水,却不肯面对这一点,反而一直纠结于握拳的时间与方式,那又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当你明白,连生命都是一个巨大的幻觉时,对一切都会变得没那么在乎。

我们认为,生是生命的开始,死是生命的终结,但这并不是生命的真相。因缘是不断流转的,生命也是不断流转的。你一定见过孩子们在沙滩上砌出来的小城堡,它有固定不变的自性吗?它是沙,是城堡,还是两样都是,抑或两样都不是?实际上,它只是一些元素聚合而成的一种现象,当旧因缘消散,新的因缘加入——比如海风和大浪的侵蚀——它就会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它没有不变的自性。人类也是如此,世界上所有的现象都是如此,包括生与死。生和死,意味着状态的切换,意味着特征更加明显、更容易被肉眼和意识所捕捉的改变。改变,并不仅仅发生在生与死的瞬间,就像楼房会折旧一样,人也不断在衰老着,还有很多更细微的改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比如细胞的新陈代谢与想法的日新月异等等。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生命,其实只是一个巨大的梦境。

点我:

相关文章

手淫恶习危害汇总

手淫恶习危害汇总

青少年在发育期就开始手淫,会导致:1、身体发育严重不良,发育停滞、畸形,身材矮小、身体瘦弱或者虚胖,一般视你开始手淫的年龄,呈现两种趋势,不是小孩子就是小老头。2...

定弘法师:最重​要是心出家

定弘法师:最重​要是心出家

定弘法师法语:最重要是心出家身出家那只是个形式,最重要是心出家,心出家是放下烦恼、放下生死,这是心出家了。如果没有身出家的因缘,在家做一个居士,身没出心出了,你一...

净空法师:念佛人,得了重病、癌症怎么办?

净空法师:念佛人,得了重病、癌症怎么办?

同学当中,这些年来有些同学得了重病,得癌症。医院裡面宣布不能再治疗,让家人带他回家去,告诉他的家人,他的存活期间,就是他的寿命,只有一、二个月,好好照顾他。可是有...

其它法师:从《地藏菩萨本愿经》谈佛教的孝亲观和

其它法师:从《地藏菩萨本愿经》谈佛教的孝亲观和

从《地藏菩萨本愿经》谈佛教的孝亲观和轮回观 讲演/释净旻 整理/明玉 净旻法师是普陀山佛教艺术总监。他热心于推广佛学教育和佛教文化,两年前与复旦大学...

信愿法师:为他人助念,众莲友目睹殊胜妙境

信愿法师:为他人助念,众莲友目睹殊胜妙境

【念佛感应录】为他人助念,众莲友目睹殊胜妙境二○○○年七月初五下午五时,魏老师(悲福居士)接到约十公里外的水岩坝一居士要求为其丈夫助念的电话。晚上将近八时,我母亲...

生气不如争气

生气不如争气

宋徽宗喜欢书画,并且有很深的造诣。一天,他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四处打听,匆忙中得知一位叫朱子明的画家有“驴画家” 之称,即召他进宫画驴。得知被召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