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喜悦人生 自在生命──知足第一富 无
──知足第一富 无忧第一乐 2014年1月10日晚上七时至九时香港中文大学佛学讲座 前言、 据佛教的说法,我们众生所处的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Saha)的音译,意译「堪忍」、「能忍」、「忍土」。为什么叫做「堪忍」呢?就是说,我们世界的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种种苦恼而不肯出离,所以说,这个世界是苦多乐少的世界;而这个苦达到了什么程度呢?达到了刚刚可以忍受的程度,所以就用「堪忍」来形容。由于这个世界,也就是三恶五趣杂会的地方,所以又称为「五浊恶世」;而「五浊恶世」是相对于「极乐净土」而言的。 因此,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轮时,为五比丘所宣说的即是「四圣谛法」:苦、集、灭、道。集谛为因,苦谛是果。世尊为何先说苦谛?就是希望先让众生对「苦」有足够的认识,从而产生厌离心,希求解脱。因为人生往往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虽然有乐,总是短暂而稀有,乐少苦多。所以说,人生的真理必须从苦谛中方能领悟。 壹、人生是苦是乐? 一、三苦与八苦 佛经中说到苦的地方很多,而其性质和分类也各不相同。按照不同种类说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苦、十八苦等,这里不再一一叙述。现在只就具有代表性的三苦和八苦,来加以说明。 佛教中以老、病、死三者为基本上的身苦,以贪、瞋、痴三者为基本上的心苦,此两种苦是诸苦的代表。如果从苦的性质来说,非可意的受称为「苦受」;可意的受称为「乐受」;非可意非不可意的称为不苦不乐受。以上三种受,其性质全是苦,即所谓「三苦」——苦苦、坏苦、行苦。「三苦」,是依苦的性质而分类的。 (一)苦苦:不适悦的苦受名为苦苦。如贫穷是痛苦,加上疾病缠身,或诸多灾难,就是更加苦了。又人身本为苦,若再受到各种寒热、饥渴、劳役、刀杖的逼害时,岂不是苦上加苦吗? (二)坏苦:又称乐苦。就说是,世间上能感受到的「乐」,其本质也是苦的。为什么?因为快乐过后,就会觉得寂寞无聊,况且快乐的境界往往是暂短的,当缘尽而散或乐极生悲之时,终归是苦。 (三)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的意思。人生的一切都是在迁流变异中而不是常住的。当这不苦不乐的境界保持不住时,还复是苦的。 三、如何才能离苦得乐? 1.涅槃寂静之乐 「乐」与「苦」原是相互对待而安立的。人们因苦而追求快乐,试问谁不希望离苦得乐?可是世人所追求的「乐」,以佛法来看其实都是「苦」。世人所感受的,不外是依于身、心顺益之事。一般人所追求的快乐,大部份离不开财富、名誉、地位、健康、家庭和睦(事业、婚姻、感情、家庭)、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等,就好像上文所说四小王的愿望一样。佛法认为这些快乐都是暂短的、不真实的,况且当一个人沉迷于五欲之乐时,身、口、意三业往往不循正理、正道,一举一动都是起惑造业,如是便种下了未来的苦果。所以,佛法所讲的真正快乐,如经中所说:「寂灭为乐」或「涅槃第一乐」。 但如何才能达到这第一乐的涅槃境界?正如《大庄严论》中云:「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无病第一利」,利是利益,什么叫真实的利益?没有病。「知足第一富」,世间人追求富贵,什么是富?知足是富。过去佛弟子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所以说第一富是「知足」。「善友第一亲」,诸佛菩萨就是我们的善友。「涅槃第一乐」,「涅槃」的意思,根据玄奘大师的翻就是「圆寂」,也就是功德圆满,清净寂灭,这是第一乐。末后还有两句话:「此乃受即不受,无受即受。」其中的意义特别深长。接着论中继续说下去:「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这个「胜妙乐」,决不是世间五欲六尘之乐,决不是世间名闻利养之乐;世间种种之乐,在佛法里面称之为「坏苦」,不是真乐。「胜妙乐」才是真正之乐。如果我们能够明白其中的真义,果能回头、觉悟、认真的修行、学习,最后定能将一切烦恼灭尽,到达涅槃的妙境,那是一种不被系缚、寂静、清凉、自在的快乐,此时「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就是将苦痛的根本彻底消除,证为涅槃之乐。 当然了,上面所讲的「涅槃之乐」,是离欲法、是出世法。然而在世间法里,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怎样才是喜悦的人生? 而世间人认为人生最快乐的事又是什么? 一次,孔子去泰山旅游,在半路上遇到一位老先生自弹自唱,神情十分愉快。 孔子颇为讶异,便问老先生:「你为何这么快乐呢?」 老先生回答:「我怎能不快乐呢?人为万物之灵,我幸运能出生为人而不是禽兽,这是我第一件乐事。在这个时代男尊女卑,地位相差很远,我又能生为男人,这是第二件乐事。人的寿命长短不一,我没夭折,而活到九十岁,这是第三件乐事。」 孔子又问:「你有三件乐事,可是我看你衣物简陋,就知道你生活贫困,难道你一点都不担忧吗?」 老先生笑着说:「哈哈!钱财是身外之物,贫穷也是一件平常的事,只要淡泊明志,身心安泰,消遥自在,贫穷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孔子再说:「你年纪这么大了,不怕死之将至吗?」 老先生回答:「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死亡只是人生暂时的终点,好像坐车到了终站就要下车,我心无牵挂,有什么事让我害怕呢? 说完,老先生又继续弹他的琴。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所谓「知足常乐,多贪则忧。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心宽必然自在,放下自得安乐。 2.心灵源泉之乐 不过有多少人能像上述自弹自唱的老先生那样洒脱自在?相信世俗一般人都会发出类似的疑问:人生既然有如此多的无可避免的痛苦,追求快乐是不是一种奢望呢?快乐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其实快乐是无法定义的,因为快乐就好像活泼的清泉一样,你想一尝它的甘甜清澈,就必须找到它真正的源头;然而它的源头究竟深埋在何处呢?由于每个人的生命观、价值观不同,所以所追求的目标也就不一样。 有些人,一生拼博,只想赚钱,他以为金钱里有快乐,但是金钱太多了,可能也是痛苦,人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所谓「人为财死」,财富有什么快乐呢?有些人认为家庭最快乐,但是如果家庭里的兄弟姊妹相处不和谐,彼此勾心斗角,家庭有什么快乐呢?有些人以为爱情里有快乐,终日追求,魂牵梦系,但是爱与恨是双生儿,由爱生恨,爱得越深,恨得也就越重,夫妻反目,情侣背叛,多情往往为情所苦、被情所害。 也有些人醉心于权力、地位,认为权位里有快乐,所以希望做高官、任高职,要与人竞争、要出人头地,岂知爬得越高,就跌得越重,权势高位也未必是快乐啊! 有些人则以事业为快乐,例如做生意的人,每天耗尽精力去盘算,可是许多时候,生意越大,风险越高,一旦失败了,千万家财一夜散尽,一败涂地,一贫如洗,凄凉惨淡,那里有快乐可言呢? 有些人隐居山林,与清风明月为伍,在山林中找到了快乐;有些人在平淡朴素的生活中,找到了安份满足的快乐;有些人喜好读书,他在古今的书海里,找到智慧的泉源,找到了人生的快乐。 有些人觉得无求就是快乐,善念就是快乐,平安就是快乐。有些人觉得为人服务,广结善缘就是最大的快乐。 所以说,快乐到底在那里? 问飞鸟,为何要在天空里飞翔?飞鸟说:天空中最快乐!问游鱼,为何要悠游在水里?游鱼说:水里最快乐!问湖泊,为何要在山林里奔腾?湖泊说,山林里最快乐! 由此可见,快乐无处不在,其实不在心外,而是在我们心中,这个快乐的宝藏我们原本就有,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贰、做个喜悦的人 一、喜悦是什么? 前面说到,快乐是没有固定的形象或面貌的,在现实人生之中,很多时候,快乐也许就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它的出现往往是在风雨之后,云层经过阳光的折射,因而幻变成七彩缤纷的颜色──试问人在一生中到底要经历多少风雨,也就是顺境与逆境,挫折与磨难才能成功?其实顺、逆因缘都是生命成长的历练,唯有顺境、逆境,才能历练我们的身心,这是人生的事实;世间之所以称为「有漏世间」,就是因为世间是有漏的、不圆满的,所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依佛法来看,无论顺境或逆境都是因缘法,缘生必会缘灭,缘聚必会缘散;因此,在因缘的顺逆当中,立足于生命的成长观点来看,顺因缘固然是一种历练,逆因缘又何尝不是一种磨炼?问题就看我们如何去体会。对于逆因缘,开始时可能难以接受;明明是苦恼折磨,又如何能从中得到喜悦?但是,正如古人所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千回百转,当我们经过了人生的种种历练再回头去看时,则不难体会当中成长的喜悦。 所以,生命的喜悦不一定来自顺心顺意或一帆风顺,反而是从逆境的历练中才能有更大的成长,从成长中才能体会到人生真正的喜悦;如果把喜悦只设定在人生的称心如意或荣华富贵上,那就太过于狭隘了。甚至有少数人一生中从未经历过逆境的考验,就像温室中的花朵,这样的生命又有何意义呢? 所以,喜悦比快乐更恒久、更超越,是一种生命的自我升华与呈现。 喜悦,是一种心态。 心态,是指心里的态度。世俗一般人都会「心随境转」,对于外界事物的变化,心理会随之而变;因此,若无正确的心态,则遇喜即喜,遇忧即忧,实实在在是一个平凡庸俗的「凡人」。可是,一旦拥有了喜悦的心态,则逢喜逢忧,均能以乐观而平常的态度去对待之,试想世间那有一事一物不是因缘和合而成?得到的不一定是长久,失去的,也不一定是遗憾。人生,就是在得此失彼,得彼失此间转换变幻,无有穷尽,若心随境转,只会徒然疲累自己的身心。因此,我们要学懂随缘放下或舍弃,这就是喜悦的心态、喜悦的人生。 喜悦,是一种感觉。 感觉就是自己告诉自己的说话: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个我喜欢,那个我不喜欢。但我们要明白,人的感觉,粗分起来,尚有六根对六尘而有六识,更不必讲到第七识、第八识,又能分出多少枝节来了?谁也保证不了自己的感觉,一定是对的、正确的。那么,何妨先给感觉戴上一副喜悦的眼镜,然后再跟着感觉走,看见美好的事情,喜悦、赞叹、随喜而为;看见丑恶的事物,亦不起厌恶想,只是不赞叹,而远离之。这就是平常心,对任何境界,首先均以平等、无分别心去对待,再进一步或深一层认真看清楚的时候,才以「正」、「邪」的尺度去衡量看是否应该赞叹、随喜。善者,欢喜;恶者远离。其中毫无执着,就好像明镜照物,「物来影现,物去镜空」,物去而不留影,影去而镜常在;这种态度,正如《菜根谭》中所云:「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事来心起、事去心空。这就是喜悦的感觉、喜悦的人生。 喜悦,是一种性格。 大多数人会说性格是天生的。但喜悦这种性格,却可以是后天培养或添加的。一个人若处六尘境很欢喜,六根自然愉悦,则六识都是喜悦的。若有其中一根不愉悦,就会影响到整个喜悦的不完整。因此,如何协调六根,使之时时愉悦满足,就取决于个人向往的目标。 目标越是高尚、纯洁、超然,喜悦就会增加,反之,喜悦就会减少或消失。在此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喜悦不同于高兴或快乐,那只是身体或情绪的短暂满足感,而喜悦则是深植于精神、心灵内的一种恒久的、内在的品质。喜悦,同于其他的品格,将会带给我们人生无穷的意义。 所以说,喜悦是一块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品出来的、甜味的蜜糖,它一直隐藏在我们内心最深处,只待我们一尝其味,而终生不会忘记。 喜悦,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无形却最有力的能量,使人在任何境遇,都能泰然处之,洒脱无执,出于喜悦,归于喜悦。这就是自在的人生。 二、安贫乐道.知足常乐 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特别强调「安贫乐道,能忍自安」、「知足常乐」的思想,孔子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其中阐述了孔子的苦乐观。孔子说如果财富可以求得的话,即使做市场的守门卒他也愿意。如果求不到的话,还是从事他自己所爱好的事情。孔子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作枕头,也有乐趣。这里,孔子形象生动地刻划了「苦中有乐」、「以苦为乐」的情景。为不义之事得来的富贵,看来就好像浮云一样;表明了孔子对它的轻视与鄙视。 而在《孔子.雍也》中,记述了他夸奖学生颜回的事,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赞誉颜回有修养,一竹碗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穷苦忧愁,颜回却改变不了他自有的快乐──而这种喜悦人生的态度,实与孔子同出一辙。孔子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 当叶公沈诸梁问子路孔子为人怎样时,子路不回答。「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这里可以概括为「三忘」:「忘食」是不知疲倦、不懈奋斗;「忘忧」是不知苦难和道路艰险;「忘老」是不知年老和生死,展示了孔子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进取,为创立自己学说安贫乐道、孜孜以求的精神风貌。 三、智者不惑.仁者不忧 孔子把生命的喜悦标出了一个很好的意义,就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不惑」、「不忧」、「不惧」是生命喜悦的最佳状态,以佛法来体会生命的三达德(智、仁、勇),实是一种非常完美的人格。「不惑」是指思想、心灵及智慧方面;对「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宇宙人生的迷惑,自古即是人生最大的问题;有了智慧就可以提升我们的灵性、引导生命的成熟而达到一种喜悦。 我们时常赞叹佛陀为最高的觉悟者,亦即「一切智者」;《法华经.药草喻品》中佛说:「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见者、智度者、开道者、说道者。」佛之所以是具备最高智慧的人,就在于他的彻底觉悟。然而佛与众生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差别其实就在于「迷」与「悟」;正如《六祖坛经》所说:「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因此,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佛的「悟」,也就是由迷转悟,转苦为乐,转凡为圣。 前面说到,在我们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种种顺、逆境,因此,佛法就是教我们要以平常心面对顺、逆境,要以感恩心转化阻力,要以智慧心明暸因缘。我们的心不能随万物而转,我们要令世间万物都为我们所用,只要我们心能转境,还有什么苦、乐不能转?懂得「转」、能「转」,就是真正的智慧;谚语所谓: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境转,境不转心转;我们要做到心能转物,而不是心随物转,如此的话,和佛的距离就不远了。所谓「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都知道,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个追求智慧的爱智者,他和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人。这么伟大的哲学家、圣人,他曾经说过,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苦。那么,我们一般的凡夫俗子,如何才能不忧愁、不苦恼,生活常在喜悦之中?我们往往为了金钱、名誉、地位、感情、事业等种种挫折而烦恼,而且我们常常喜欢和别人比较,你长我短,你有我无,你多我少,心里总是不高兴;没有时很想去拥有,拥有时又担心会失去,每天总是形形役役,患得患失,这样的话,又怎可能会有快乐的时候? 由此可见,我们烦恼、痛苦的根源,往往在于分别、比较;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佛的平等心、无分别心。但是,我们如何才能做得到?以佛法来说,只要有慈悲心与菩提心,就能把种种的分别、计较、执着化除掉了。不过,在《庄子.逍遥游》的〈齐物论〉中,也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所谓「齐物」,就是把万物等量齐观──教我们不应该「以人观物」,而要「以物观物」,万事万物本身就具备其自身充实的条件美:丑有丑的美、缺陷也有缺陷的美,不同的生命形态,各自展现生命的特定意义。如此的话,生命才能坦然无罣碍,无罣碍才能不忧,唯有不忧才能呈现生命的大美与喜悦。 结语、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呱呱坠地,就开始了苦乐交织的人生。虽然人人都追求幸福的人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人生的状态,到底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就是心态与行为。学佛修行就是要修正我们不良、不正确的心态与行为。有了好的心态、好的行为,我们就能好好地做人、做事;既然有幸生而为人并且有机会听闻佛法,我们就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每一个学佛的因缘;要知道,美好、高尚的人格必然是在人情世故中历练得来的。有人说:「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在人生多变难测的旅程中,我们如何才能安然自得、欢喜快乐地渡过一生? 作为学佛之人,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人生改善,后世增胜,了生脱死,法界圆明」?正如古诗所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什么是人间最好的时节?心中没有任何闲事的牵挂、滞碍,那就是最快乐的时候了。经上说:「快乐无忧是佛。」外表快乐,内心不喜悦的人,是凡夫;内心喜悦,外表不快乐的人,是圣人;内心喜悦,外表快乐的人,就是菩萨;内心喜悦,外表快乐,而且完全没有执着、无忧无虑、无罣无碍的人,那就是佛了。所以我们要学佛菩萨,做个开心、快乐、喜悦、自在的人。 因此,这个「苦谛」,若要详细说明,实有无量诸苦。 而「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僧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所以说「苦」是人生的实相,而一切之苦莫过于身;我们由于一念无明贪爱得受此身,「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識,識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总结的說,即「纯大苦聚集」。什么是「大苦聚集」?也就是「身心皆苦」,正如《佛说稻芊经》所说:「五情违害名为身苦,意不和适名为心苦。」如果我们继续贪求名利声色,那么我们的得失、苦乐何时能了?因此佛陀教我们要依「四念处」而住,那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并不是叫我们厌苦毁身,或去消极逃避。而是要做到:「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由知苦而断集;断集即能切断痛苦的来源,继而慕灭、修道,也就是忏悔过往恶业,积极改往修来,广作善行,广种善因。 二、世间之乐无非是苦 不过,佛陀并不否认人生有乐,譬如世俗间的天伦之乐;修出世法的厌离之乐、无着之乐等。但这一切乐,都包含在「苦」之内。为什么呢?因为根据缘起的法则,快乐是因缘所生法,会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变化即是无常,而无常就是苦。所以总括地说,「乐」的本质是无常的、是苦的,也就是空的。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五位国王,虽国界相近,但从不相互攻打讨伐,常互相友好往来,彼此都是好友。其中最年长的国王,叫普安王,跟随释迦牟尼佛修习菩萨行,其他四个年纪较小的国王,则常习邪行。普安王怜悯四小王,想要度化他们。 一天,普安王请四小王上殿,共相娱乐,连续七日七夜。七日后,四小王一起对大王说:「我们还有很多国事要处理,请允许我们先行告辞了。」于是大王就派人备好车马,和群臣大众一起给四小王送行。 半途中,普安王为了度化他们,说:「请您们各自说一下自己的人生的愿望和认为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好吗?」 一王说:「我希望能在阳春三月,树木葱绿鲜花满枝的时候,在田野上游玩娱乐。」 另一王说:「我希望能够常作国王,好鞍宝马服饰端严,楼阁殿堂明亮辉煌,臣民围绕左右,钟鼓齐鸣,出入之时路人都倾心瞻仰。」 另一王说:「我的愿望不一样。我希望有好妻子、好儿子,都端正无双,我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第四小王说:「我的愿望也不一样。我希望父母常在,有很多的兄弟、老婆和儿女,一起享受锦衣美食,聆听美乐,共相娱乐。」 四小王说完各自的愿望后,都异口同声地询问大王:「那么,您的愿望又是什么呢?」 普安王回答:「我先说一下你们的愿望,再说我自己的吧。你们一个人说在阳春三月,树木葱绿、鲜花满枝的时候游戏原野;可是秋天来了树木鲜花都会凋零落败,到时天有何乐可言?所以这不是长久之乐。另一个人说希望常作国王很威风;自古以来的帝王,虽然很神气、很快乐,但是当福德耗尽的时候,国家之间互相征战讨伐,瞬间国破人亡,这是如何凄惨的下场?所以这个不是长久之乐。另一个人说希望有好妻子、好儿子,共享天伦之乐;可是一旦妻子、儿子生病了,就难免忧愁万分,又或者因事两地相隔,因而牵肠挂肚、寝食难安,所以不是长久之乐。另一个人说希望父母常在,有很多的兄弟、老婆和小孩,一起享受锦衣美食,聆听美乐,共相娱乐;可是万一有一天出了事,被关进牢狱,无人救护,那就很悲惨了,所以不是长久之乐。」 四小王听后于是问道:「那么大王的愿望是什么呢?」 大王答道:「我的愿望是不生不死、不苦不恼、不饥不渴、不寒不热,生死自在。」 四小王连忙追问:「这样的快乐在哪里?您应该是有明师指点吧!」 大王回答:「我老师的尊号是『佛』,他就在附近的祇园精舍。」 四小国王听了非常欢喜,一起随着普安王来到佛陀住处,顶礼世尊后退坐一旁。听世尊为宣说「苦」的真谛。 佛陀就给他们详细解说,人生在世必须经历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忧悲苦恼等八苦。 五位国王,聆听佛陀慈悲宣说人生八苦的真谛,心开意解,实时证得初果须陀洹,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四小王随即弃舍王位,将国政托付给弟弟,都出家学佛修行,每日精进不已。 以上的故事说明了,真正的快乐到底是什么?就是普安王所说的:不生不死、不苦不恼、不饥不渴、不寒不热,生死自在。但是这种境界如何才能获得? 与佛法接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学佛网我也来过好多次。关于我的邪淫果报,(见文章《为我邪淫及不孝的果报忏悔》)我写得清清楚楚,知道今年三月,确切的说到3月16日为止,... 活着是为了众生,养成一个习惯,所以我们叫「一心念佛」,或是常念「唵嘛呢呗美吽」,就为了要保持一个利他的菩提心,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为了要保持利益众生的心,所以我们... 度鬼要有慈悲心,不可有斗他捉他的心民国四十六年,我出家,出家前就听说要舍出所有财物,因此存款簿,从家乡带出来的金戒指,金子值钱的东西都布施出来了,供养师父或常住,...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A2.正宗分(分二)B1.明共世...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尚未出仕前,于辛巳年秋天,染患重病,医生误投药剂,生命陷于危险。屠太守病中立誓,愿以利人济物,忏悔自己业障,其他... 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时间:公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日地点:台北国父纪念馆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一.悟是什么?二.如何开悟?三.悟后观念四.悟后生活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