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为什么一生造极重的罪业,临终念阿弥陀

【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销灭。】

这个注解很好,一开头「疑云」,大家听了这个话会有疑惑,「无间业重,何得一人称一佛名,即得销灭耶」,确实是能够叫人怀疑。我们从这个经一直讲到此地,诸位就了解,能够灭罪是你念头转了,罪就灭了。念头不转,那就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这是注解里面,一百五十一面第一行,最后这一句,《华严经》上说的。「《华严经》云,设闻如来名,及与所说法,不生信解,亦能成种」,这个利益在此地。换句话说,还是要堕,善知识提醒你,你自己要觉悟、要回头,这时候的觉悟,就是跟着善知识一心称念,这是真忏悔。

最后一念你心里面是佛,没有其它的,万缘放下,一心称念,行!这灭罪。如果称念阿弥陀佛,劝他往生,这一生造五无间罪业也能往生,这是大善。为什么一生造极重的罪业,临终念阿弥陀佛还能往生?佛在经上常讲,人死了之后去投胎、去受生,是业力在主宰。业力,你一生造作的有善业、有恶业,哪一个业主宰你去投胎?强者先牵。你阿赖耶识里头无量无边的业力,哪一个力量最强,牵着你先去投生。如果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你念阿弥陀佛的力量最强,那不就是先到极乐世界去投生了!就是这么个道理。可是善知识、善友来助念,帮你念佛,你不理会,你还是贪图世间的享受,还是放不下恩怨,那就没法子,你就到恶道去了。人死了以后,到哪一道去就在最后一念,最后这一念谁能有把握?确实没有把握,所以人临终这是真正大事,你死了以后往哪里去?你怎么个去法?这是大事。

所以佛教导我们,我们在一生当中要修善、修福、要积功累德,做这些好事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临终的时候有福报,这个福报就是临终的时候神智清楚,不迷惑、不颠倒,临终有善知识帮助,这是大福报。如果没有福报的人,临终的时候迷惑颠倒、神智不清,这就很麻烦!纵遇到善知识也不行,他神智不清,迷惑颠倒决定堕恶道。所以这是要有条件的,灭罪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三个条件具足,行!跟经上讲的没有两样。

第一个条件就是神智清楚,一点都不迷惑。第二个是遇到善友的提醒,提示他,这第二个条件。第三个条件,他听到善友的提示,立刻就能忏悔,就能放下一切跟着善友念佛求生,他要具足这三个条件。善友提示他,他要是置之不理,或者是半信半疑就坏了,那他的利益不在现前,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那在以后,这一生当中还是随业流转,很可怕的事。

这个时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谁都不能够逃过,所以聪明人这一生当中,要为这个时刻打算。我们生前受一些苦难无所谓,时间短,这一刻要是有了差错,你一堕恶道,那个受苦的时间可就长了。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必须要有高度的警觉,要在现前生活当中认真去努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功?什么是德?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千万不要把造作罪业当作功德,那你地狱是去定了。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明了,才能在这一生当中得度,这一生当中才不会空过。

——老法师,《地藏经讲记,第34集》

 

点我:

相关文章

信愿法师:曾郑治居士往生纪实

信愿法师:曾郑治居士往生纪实

【念佛感应录】曾郑治居士往生纪实佛弟子曾郑治老菩萨,生于民国十八年(1929)十一月五日,往生于民国一○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早上八点五十分,享寿九十一岁。二○一九年三...

钱财布施给三宝的果报迅猛

钱财布施给三宝的果报迅猛

财富从布施中来,把钱财布施到三宝门中,果报更是直接和迅猛。从事经济和经商的师兄体会极为深刻,现就经常参加放生组放生的几个师兄的不可思议的因果大家可以看到建寺的功德...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得免驴胎《法句喻经》 昔有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生陶家。受驴胞胎。甚大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依佛法圣...

慧律法师:迈向生命的圆满

慧律法师:迈向生命的圆满

迈向生命的圆满新春《礼拜三千佛》开示 慧律法师 讲 台湾·高雄·文殊讲堂2012.1.23慧律法师佛学讲座 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

海涛法师:希望拥有快乐的生命,就要先学会散播快

海涛法师:希望拥有快乐的生命,就要先学会散播快

1.真正的快乐,来自于调伏自心;不懂得调伏自心,就无法体会何谓真正的快乐。世间人寻求快乐,只是在增加自己的欲望,那是永无止境的欲求;真正的安乐,来自于烦恼的调伏,...

净空法师:念佛人有佛菩萨、龙天善神护佑,为什么

净空法师:念佛人有佛菩萨、龙天善神护佑,为什么

念佛人功夫有得力、有不得力。如果真正功夫成片,这个念佛人得力,临终,冤亲债主不会障碍他。如果你的功力不到,换句话说,你往生不了,冤亲债主要来讨债。欠命的,问你讨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