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人难免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死亡对于修行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如果面对死亡,在生命结束之前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呢?

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在死亡到来之际,不能有太大的恐慌,否则会障碍解脱。汉地的一些法师说,要以平静的心态迎接死亡,对死亡应作六种想:

死如出狱,要有一种从监狱中获得解脱的想法。

死如再生,死亡意味着重新转生,就像原来在一个地方生活,以后到另一个地方去生活一样。

死如毕业,一个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会根据成绩转到其他领域去发展。同样,一个人死后,会根据其善恶功过转生到不同的地方。

死如搬家,就像以前住在南方,后来搬到北方去。

死如换衣,以前穿黑色的衣服,后来换了一件白色的衣服,同样,以前是这个身体,死后会换一个身体。

死如新陈代谢,人的身体有很多细胞,旧的细胞不去,新的细胞就不会来,同样,没有旧生命的死亡,也不会有新生命的到来。

以这六种思维能遣除对死亡的过分恐怖,能让自己以平静的心态迎接死亡。我觉得这样的思维很好。

汉地有许多很好的临终教言,像印光大师的开示中就讲过临终的三大要诀:

⒈ 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

⒉ 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

⒊ 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

如果能依此三法而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善导大师也讲过很多临终要诀。大家要多看这些大德的教言。

第二,如果有些人觉得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而自己的家人又不信佛,我建议这些人提前给家人留下遗嘱,在遗嘱中安排好自己的后事。

这样的话,如果家人对自己有爱心,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后事。否则,如果没有提前安排好,死后家人会哭哭啼啼(甚至他们不想哭也会请一些人哭,现在南方有些人专门为别人哭丧,据说哭一个小时收费一千元钱),杀鸡宰羊,然后随便处理自己的尸体,这样没有任何意义,不仅浪费钱,还造了很多恶业。主要自己抓紧修持正法。

我看过一个修行人的遗嘱,他在遗嘱中说:我一生学佛,受益良多,倘若你们真的为我好,希望按照我的意愿处理后事,帮助我完成以下心愿:

⒈ 病重时,不要把我送到医院,也不要搞任何抢救,我需要安安静静地念佛生西。

⒉ 断气后二十四小时内,千万不可搬动我的身体,也不要在旁边哭泣吵闹。

⒊ 可请佛友居士到家里助念。

⒋ 断气后七天内,每天念佛不能中断,其余丧葬等事过后再处理。

⒌ 断气二十四小时后才可洗身换衣,如果天气热有异味,可以燃香祛味。

⒍ 丧事从简,不宴宾客,禁止杀生,以免增加我的罪业。

⒎ 超度以念佛为主,不要追求形式,具体应按莲池大师、印光大师的开示来办。

⒏ 死后四十九天内,亲属要吃素、念佛、放生等,以此功德回向给我,这对活人和死人都有好处。

⒐ 我留下的财产,可用于印经、放生等善事。

⒑ 必须在七天以后方可火化遗体,如遇酷暑,至少也要一天一夜后火化。骨灰撒在森林中,与众生结缘。

我觉得这个人对死后的安排很如法,尤其是他对遗产处理得很好。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一个人还没断气,兄弟、姐妹或者子女就开始为财产争得不可开交了,甚至大吵大闹。

这种情况你们也许见过,其实这样很不好,临终者听到会很伤心,即便他已经死了,他的中阴身有神通,见到亲人们争夺财产,甚至用自己的财产造恶业,也会非常不高兴。

 

点我:

相关文章

净慧法师:生活禅的真谛

净慧法师:生活禅的真谛

生活禅的真谛——2007年4月22日陕西师范大学生活禅讲座净慧老和尚 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能够到陕...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是种魔障?佛教&#8203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是种魔障?佛教&#8203

在佛教里,什么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是障碍、恼害的意思。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只要障碍我们修道就可以说是一种魔障。修行的魔障通常分成四种:蕴魔、烦恼...

信愿法师:陈金莲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信愿法师:陈金莲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念佛感应录】陈金莲居士念佛往生纪实民国101年(2012),永明寺住持净平长老尼因年岁渐老,为使永明寺念佛法门能永续发展,且发扬光大,于是将永明寺供养慧净上人,...

济群法师:供养的三大收益

济群法师:供养的三大收益

供养的三大收益 供养是佛法的重要修行项目,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 其一,强化佛菩萨在内心的重要性。通过供养,能不断提升我们对佛菩萨的感恩心。 其二,去除贪著之心...

罪女的忏悔,堕胎使我精神抑郁处于崩溃边缘

罪女的忏悔,堕胎使我精神抑郁处于崩溃边缘

在我没有接触佛法之前,我是一个坏习气很重的女人,每天都是有邪淫的意念和行为,当时还不知羞耻,认为是件自豪的事情,现在想起来真是罪大恶极,是要下无间地狱的。结果因为...

净空法师:莲花之大小是往生的人心地清净纯度所感

净空法师:莲花之大小是往生的人心地清净纯度所感

【彼莲华量。】这就看莲花大小,莲花大小不一样。诸位要知道,宝莲是弥陀愿力变现的;花之大小是往生的人心地清净纯度所感应的。念佛的功夫是在清净心,这一点诸位要晓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