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自私自利从哪里生起?

放下见惑,见里头五大类,第一类「身见」,真正知道身不是我。身不是我,自私自利放下了。要知道,无量无边的罪业从哪里生起?就从自私自利生起。自私自利从哪里生起?从认为这个身是我生起的。这是佛教给我们,从根本改过。身真不是我,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是我所不是我,像衣服,衣服是我所,家里住的房子是我所,不是我,我所有的,要分清楚。人真能放下身见,自私自利就没有、就断掉,与性德就相应。我,什么是我?自性是我,我们通常叫它做灵性,灵性是我,灵魂还不是。灵魂是怎么回事情?灵魂是自性迷惑了叫灵魂,也就是说自性里面有妄想分别执著,那个时候叫灵魂。如果自性里面妄想分别还有,执著没有了,可以说它就不叫灵魂,它叫灵性,灵性还带著染污,为什么?它出离六道,再也不会到六道轮回来。他所成的,在佛法里面叫正觉。学佛要记住,学佛希望得个什么?佛学的名词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可以翻的,为什么不翻?叫尊重不翻。这就是佛法修学终极的目标,我们学佛学什么?就希望得到这个。翻成华语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不能翻。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正等正觉叫菩萨,正觉是阿罗汉,阿罗汉、辟支佛都称之为正觉,都是自己本有的。所以头一个你要认识、要看破,这个身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要过分去执著,不要让它去造罪业,借假修真,不能借假造业。我们在没有听到佛陀教诲之前,我们都用这个假身去造业,这就错了。闻到世尊经法之后才明了,我们终於回过头来,我们要用这个假身体来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不造业!这是头一个要认知、要回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四十三集)2009/6/10台湾高雄档名:12-047-0043

 

点我:

相关文章

刘素云:不遇到具体的事,看不出你是不是真的看破

刘素云:不遇到具体的事,看不出你是不是真的看破

看破放下很重要。这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尽管是常常谈,可还是常常看不破、常常放不下呀!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什么是看破?彻底明白就是看破。明白什么?明白宇宙人...

见忍法师:慈善要有善有智慧

见忍法师:慈善要有善有智慧

慈善要有善有智慧 不论是不是佛教徒,慈善是不分宗教、不分信仰的。但也有很多人对慈善有很多的误解,以为慈善就是捐钱,在得与失之间感觉不平衡。慈善对人生、对生命到...

宣化上人:凡是皈依三宝的人,再往前研究进步,就

宣化上人:凡是皈依三宝的人,再往前研究进步,就

若想修道,一定要受戒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究竟“戒”有多少种?戒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是“五戒”。在家人凡是皈依三宝的,要是想再往前研究、进步的话,就要受五戒;受五戒之后...

独尊湛现:要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所有一切

独尊湛现:要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所有一切

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自己的修正,而不是做评委时刻去监督他人。是用佛法这个尺子,去对自己的衡量。再有,有的皈依了,有的受了五戒、菩萨戒等,在...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D 99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D 99

在996经中,天子告佛言:“不欲超憍慢,善自调其心,未曾修寂默,永不入正受,处林而放逸。”从这些诗偈中不难看出,这位天子其实并不简单,他能把心与境的关系理解得...

冯冯居士:佛菩萨驻像吗?

冯冯居士:佛菩萨驻像吗?

中国人社会的佛教圈,最舍得耗费巨资建造豪华寺庙与巨大佛像,这是违背原始佛陀的诫命的。佛陀多次告诫弟子不得建造豪华庙宇,不得设像拜像,可是后世弟子反其道而行之,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