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手的财富,如何取之不尽?

近来和我座谈的佛友不少是企业家,大家前来探讨如何使自己的财富更加的长久?这个问题也困扰着许多人。

1、两个海的启示

巴勒斯坦有两个内海:

一个是加利利海,一个是死海。

加利利海:

淡水,里面有鱼。约旦河从高山上流下来,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人们喜欢它,在周围建起房子,鸟儿也在茂密的树林里筑起了巢穴。各种生物因为加利利海而快乐地生活着。

死海:

没有鱼儿跳跃,没有鸟儿欢唱,也没有树叶,更没有儿童的欢声笑语,这里空气凝重,所有的动物都不喜欢这里。

为什么会这样?

两个海彼此相邻,同属一个国家,同样的土壤,又都是约旦河注入其中,而为何如此的不同。

两个海的区别只有一点:

加利利海接受约旦河的同时,每流进一滴水,同时又会流出一滴水,不会把持住不放手。流入与流出、接受与给予同在。

死海则是只进不出,一昧地接受约旦河的流入,不肯放出一滴水。

加利利海乐善好施造就了生机勃勃。

死海吝啬每一笔进入而死气沉沉,是名副其实的死海。

2、两种世人

人类就像加利利海和死海一样,也分为两种:

第一种:乐于索取。就像死海一样。

第二种:乐于付出。就像加利利海。

第一种人,吝于付出,生活死气沉沉,幸福疏远了他们。

第二种人,乐于付出,生活生机盎然,幸福拥抱了他们。

3、处世智慧与快乐源泉

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被人因为他的活着而得到益处。

同时因为他的分享、给予和付出,这样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不求回报的作风,也使他自己得到快乐与满足。

这样的幸福好比用香水洒向他人,自己也留有余香。

在平凡的生活中,如果能超越狭隘、帮助他人、播种幸福,用善心看待每一个人......

快乐、幸福、丰收就会时时陪伴自己。

不吝啬付出,既是精神与道德的感召,也是一种处世的智慧与快乐之道。

4、取之不尽的财富

佛教认为一个人固守着自己的财富,但是这个有形的财富本质上不属于自己所有。它会被水、火、盗贼、不孝子孙、恶政随时取走。因此,自我认为的财富抓的再牢,也是被五家共有。

但是,如果一个人像加利利海那样,在接受的同时,又善于付出。那么他的财富是流动的、新鲜的、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

 

点我:

相关文章

足够大的布施是戒除邪淫的基础

足够大的布施是戒除邪淫的基础

布施不也是行善积德吗?为什么独独把它抽出来专门细讲呢?呵呵,行善积德是世间法的称谓,而布施是佛法的称谓。在解决欲望这个难题里面,佛法比世间法更专业更透彻也更圆满。...

二十个佛教常识,你都知道吗?

二十个佛教常识,你都知道吗?

一,什么是佛?“佛”这个字,是梵文音译,是“智慧、觉悟”意思。佛也是人,不是神,觉行圆满就是佛,愚痴迷惑就是凡夫。但我们平日经常所说的佛,一般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二...

净空法师:他见到这个,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净空法师:他见到这个,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净土法门:他见到这个,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空间、时间确实都不是真的,都是从我们分别执著里面变现出来的,离开分别执著,空间维次就不存在了。那是什么现象?经上...

传喜法师:孩子引领你走进生命

传喜法师:孩子引领你走进生命

孩子引领你走进生命 姜文带他儿子去新疆!以后也欢迎你们带儿子、女儿来我们慧日寺。 谈到小孩,刚才我们两位他们谈到自己的孩子,确实我们每一位都很痛心。在佛经里...

白云禅师:佛法的智慧论

白云禅师:佛法的智慧论

佛法的智慧论 通常一个出家人所表现的,大多都是以佛法为主,那么所讲的佛法,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一般说佛法,就是佛教里面的一些东西。那么「法」究竟是什么?这个法...

夫妻和睦的“神咒”

夫妻和睦的“神咒”

沧州有位官宦人家的妻子,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都快要成为心病了。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这时,恰好有一位修行高深的尼姑到来,她就前去向尼姑询问:自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