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他见到这个,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净土法门:他见到这个,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空间、时间确实都不是真的,都是从我们分别执著里面变现出来的,离开分别执著,空间维次就不存在了。那是什么现象?经上常说「即在当下」,确实过去也在当下,未来也在当下,你全看清楚了。此处是当下,极乐世界也在当下,华藏也在当下,无一处不在当下。

这是什么缘故?我们在前面曾经读过,虽然读过,还很不习惯,实际生活上用不上,这你就可以证明,我们的习气有多深,我们的妄念有多重。

菩萨清楚,不但菩萨,阿罗汉他已经得受用,他超越六道了,真正是所谓活在当下,这才是事实真相。

当下就是起心动念,一念一法界,这一个法界是圆满的法界,过去现在未来的十法界,不是一佛土的十法界,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的一法界,真的一点都不错。一法界叫一真法界,一法界也叫实报庄严土,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活在当下那一念,那一念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里面的一念。这一念不生不灭,这一念不可得,这一念,佛在《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我们迷了,迷了,这一念看不到;这一念看不到,就是实报庄严土看不到了。什么叫实报庄严土?看到这一念的人就见到实报土,就入实报土,这是法身菩萨。

我们迷了这一念,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念的存在,我们看到是什么?这一念的相续相,相续相累积构成一个画面,就像电影影片累积构成一个画面在银幕上,我们看到了。

银幕上那个一念我们没有看到,实际上银幕上那个一念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它一秒钟二十四张画面叠在一起。佛告诉我们这个速度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千六百兆,我们怎么知道!

你就晓得我们所看的这个境界,就是这个意念累积产生的幻相,这个相是个动的相,不是静止的。你看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现在我们讲振动,频率的振动。这是一真法界,迷了之后,这一真法界随著我们念头在变,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把它变成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变的,这些人觉悟了,但不是大彻大悟,他没见性。

见性就是见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他见到这个,那叫见性。见到最初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他见到这个,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就是什么?放下了,这叫见性成佛,我们叫法身菩萨,在《华严经》称为圆教初住,刚刚见到。往后二住、三住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不断向上提升。大乘修学终极的目标是见性,是回归自性、回归大自然(自性就是大自然),回归常寂光,所以遍法界虚空界统统见到了。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念佛人以往生为第一,顺逆环境统统随缘

净空法师:念佛人以往生为第一,顺逆环境统统随缘

古人常讲「处事难,处人更难」,这也是事实。人都是凡夫,凡夫的心千变万化,凡夫的念头随境界转,那相处当然困难。唯一的一个原则就是忍耐,要放宽自己心量,学著能够容忍,...

心上莲花:简易施食方法及功德

心上莲花:简易施食方法及功德

简易施食方法:施食应当以慈悲心去做。如果慈悲心生不起来,将他们观想为历生以来的父母妻儿亲朋等(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想想他们曾经对你的关爱,再观想他们所受的种种的苦...

传喜法师: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传喜法师: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学佛也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 我们有位老居士,抄《金刚经》, 跟我说他从二十八岁就当官了,到今年七十岁,一辈子做官。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隆莲法师: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隆莲法师: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释隆莲法师 (一)何故修定一。一切成佛功德,皆由定生。二,不修定不能生智慧,一切佛法知见,皆成与世间学问知识无异,不能断烦恼,对境临事,不...

净界法师:为什么要先修布施才容易能够持戒?

净界法师:为什么要先修布施才容易能够持戒?

就是,佛陀是什么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再忍辱、然后再智慧等等?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的前后次第呢?把这个修学次第提出一个问。因为它这个波罗蜜多有前...

坚持诵读《僧伽吒经》让父亲的癌症病症减轻

坚持诵读《僧伽吒经》让父亲的癌症病症减轻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个师兄,都念一句:南无僧伽吒!公正地讲,我爸爸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除了杀人没有沾,其它恶事全占齐了,比如:不孝,辱骂母亲,打骂妻子,吃喝嫖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