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原来是这个意思,有多少人误解了多少年?


第二个问题,他说我曾经说过“念佛人要万缘放下,老实念佛,一门深入”,这个话我常讲,没错。

他说:有些人断章取义,理解不透,于是把工作辞掉,家庭也不要了,影响非常不好。

这是真的错了,确实是断章取义。可是我在讲经里面也讲得很多,万缘放下是说你心理上放下,不是讲事上放下。

事上应该放下什么?你本分以外的事情,你放下;与你不相干的事情,你要放下;你本分之内的事情,你要做好,做得比别人更好。

《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大修行人,都是大菩萨,他们每个人都有工作,他们示现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有国王大臣,有家庭主妇,也有童男、童女,那是作学生的,他们兢兢业业,认真努力,没有把工作辞掉,人家修行证果了。

所以佛家讲放下,是放下你心里面的「妄想」「分别」「执着」,你要懂这个道理。

轮回,是存在有「妄想」的地方

妄想越重,轮回越苦!

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时,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

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

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

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 “水”,而不是 “盛水的杯”。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要被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所烦恼。


念佛,心净则佛土净。

诸佛菩萨要为一切众生服务,为一切众生工作,你把工作统统放下了,你用什么为社会服务?你用什么去帮助别人?我要是把工作放下,我就不要讲经,也不必帮助大家修行,工作放下了。

李木源居士要是把工作放下,要是把职务辞掉,那也不必去搞居士林,也不必去搞弥陀村,放下了。这是错误,错解了意思。

我们在此地办培训班,学生要是放下了,也不要去念书,也不必去读经;老师放下了,也不要去教学。佛教就在放下当中灭掉了,你们想想对不对?

这不是佛的意思,我们把佛的意思错解了。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把如来的真实义解错了,把如来的意思曲解、误解,做出种种悖逆之事,还以为自己真修行,还要毁谤别人修行有错误,你岂不是造极重的罪业?

说法不容易,要讲得清楚,讲得透彻,讲得明白;听法同样也不容易,要善听,要善学,这样才能得佛法真实的利益。


所以一个真正佛弟子,他在他工作岗位上,决定做得比别人都好。

为什么?他是菩萨。一般人做工作总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菩萨做工作是为一切众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不为自己,所以做得比那些为自己工作的人,做得还要好。

怎么可以懈怠、懒散而不负责任?这个绝对不是菩萨。希望同修们多读经典、多听,有疑惑一定要问,有疑惑一定要求解,这样才不至于产生误会。



 

点我: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印光大师: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问: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此时,人为助念,还有作用否?如有作用,则本人已神识昏迷,不觉不知,作用何在?如无作用,则本人平素信愿念佛之功德,岂非...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6、吉祥部国王施身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6、吉祥部国王施身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观清法师:和尚的幸福生活之“口不择言”

观清法师:和尚的幸福生活之“口不择言”

和尚的幸福生活之“口不择言” 法会,人山人海…… 一老太太使劲挤进内圈,“酷通”在和尚们面前跪下了:“师傅帮忙啊!师傅帮忙啊!” &nbs...

无暇和尚的故事

无暇和尚的故事

  无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史的寺院叫“百岁宫”,寺院石碑上记录着明代一位126岁高僧的生平:  无暇和尚,又名海玉,24岁出家,因为仰慕地藏菩萨“地狱...

印光法师:临终助念有哪三大要点?(514)

印光法师:临终助念有哪三大要点?(514)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世间最...

念金刚经,自杀男女托梦求超度

念金刚经,自杀男女托梦求超度

最初一次静坐是在10年前的大学时候。练习的方法是单盘,意在呼吸,每次从鼻吸气一直吸到丹田,然后再呼出。这一次总共坚持了约40多天,然后发现在静坐的时候眼前会出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