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是百病之源:如何改掉生气的习惯

我把自己改过的方法告诉大家以供参考;以前我也是经常生气,而且,还会砸东西,见什么砸什么,总之,先把最便宜的东西砸掉再说,一定要宣泄一下才过瘾。否则,这个气出不了,我也没有其他办法,怎么办呢?过后,冷静下来了,觉得很懊恼,很后悔。因为严重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和元气,甚至还生病,太痛苦了。

经过学佛后,才渐渐明白,这是个虚假的烦恼相,它无自性,是“无明”在作祟,无明就是不明白,没有智慧。用“佛法”来对付它,所谓佛法就是让自己觉悟的方法,我经常告诉自己,遇事不能生气,生气嗔恨是三途苦的因,死后会堕恶鬼,畜生,地狱三途受苦,这是因果循环的道理。念南无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嗔心立刻化为祥和,久而久之我就战胜了嗔心烦恼,遇事冷静,内心柔和。南无阿弥陀佛。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9大害处:

1、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2、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3、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4、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5、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6、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7、伤肝。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8、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9、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若从佛法因果报应的角度来看,恣纵嗔恨心的果报,将是堕落畜生道、阿修罗道、地狱道,受苦无量!

所以,要力戒嗔恨心、力戒发火生气,否则,恶缘广结,终会吃大亏的!

根据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生气对健康有八大损害:

1、长色斑。生气时,血液大量涌向头部,因此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毒素增多。而毒素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从而出现色斑问题。

建议: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做深吸气,双手平举,来调节身体状态,把毒素排出体外。

2、脑细胞衰老加速。大量血液涌向大脑,会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这时血液中含有的毒素最多,氧气最少,对脑细胞不亚于一剂"毒药"。

建议: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做深吸气,双手平举,来调节身体状态,把毒素排出体外。

3、胃溃疡。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并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还会引胃溃疡。

建议:每天多按摩胃部,缓解不适。

4、心肌缺氧。大量的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靠造成心肌缺氧。心脏为了满足身体需要,只好加倍工作,于是心跳更加不规律,也就更致命。

建议:尽量微笑,并回忆愉快的事,可以令心脏跳动恢复节奏,血液流动趋于均匀。

5、伤肝。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建议:生气时喝杯水。水能促进体内的游离脂肪酸排出,减少毒性。

6、引发甲亢。生气令内分泌系统紊乱,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久而久之会引起甲亢。

建议:放松坐下,闭眼,做深吸气

7、伤肺。情绪冲动时,呼吸就会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肺泡不停扩张,没时间收缩,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放松和休息,从而危害肺的健康。

建议:专注、深而缓慢地呼吸5次,让肺泡得到休息。

8、损伤免疫系统。生气时,大脑会命令身体制造一种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皮质固醇。这种物质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的动作,让身体珠抵抗力下降。

建议:回忆自己做过的好事,尽量平和心态。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戒邪淫,得大自在!

 

点我:

相关文章

【知足常乐】是什么意思?佛教对知足常乐的解释

【知足常乐】是什么意思?佛教对知足常乐的解释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是指知道满足,就会快乐。谓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佛教对知足常乐的解释  《佛遗教经》曰:“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如意。”知足是世俗心态的超越,是精神...

海涛法师:让生命离苦得乐的老师

海涛法师:让生命离苦得乐的老师

让生命离苦得乐的老师 达耶他 唵 牟尼 牟尼 嘛哈牟尼耶 梭哈,「南无」就是我们用生命来学习,「本师」就是生命的导师,我们的生命要离苦得乐,要有这个生命的老师...

净空法师:如何才能把你的地位、财富、恩怨、好恶

净空法师:如何才能把你的地位、财富、恩怨、好恶

我们再看下面文中,「再其下则至诚念佛」。这是讲到信愿修行,经文上讲的,闻法乐受行,完全从事上讲。前面从理上讲,从心上讲,现在从事上讲。其下,那就是「至诚念佛,毫无...

宏圆法师:说经之处如佛塔庙,皆应供养

宏圆法师:说经之处如佛塔庙,皆应供养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随说有六种含义。第一是随说之人,就是演说《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的人...

印光法师:为何没受戒的人也要持戒?

印光法师:为何没受戒的人也要持戒?

为何没受戒的人也要持戒?五戒前之杀盗淫妄四条,乃性戒,无论受戒不受戒,皆不可犯。犯之均有罪过。但未受戒者犯之,则按事论罪过。受戒者犯之,则于事上论罪之外,又有犯戒...

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

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

有些人的生命只有短暂的时光,棺材里躺着的不一定是老人,无论生命是长是短,临终关怀,应该延长到每个人的一生中,尽心尽力去关怀每个生命,让他们得到欣慰与温暖,这种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