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与神仙的故事·观音与龙女

  观音菩萨身边,左边是善财,是观音的左胁侍,右边是龙女,为观音的右胁侍。

  相传龙女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龙王的宠爱。龙女生活在龙官,听说人间繁华热闹,非常羡慕和喜欢人间。一天,听说人间街上玩鱼灯,热闹好玩,就吵着要去观灯。龙王怕意外,怎么说也不让去,龙女贪玩心切,就决定自己偷偷去。:到了傍晚,龙女便悄悄溜出了水晶宫,变成了一个渔家少女,踏着月色,来到闹鱼灯的地方,一个小渔渔镇上。小镇上,鱼灯多极了,什么黄鱼灯、章鱼灯、墨鱼灯、鳖鱼灯、龙虾灯、海蟹灯、珊瑚灯、海螺灯……千奇百怪,任有尽有,鱼灯叠鱼灯,灯山接灯山,五颜六色,光华璀璨。龙女东瞧西望,跟着人群挤,越看越高兴,越看越有趣,有时看得出了神,似痴似呆,忘了一切。  龙女忘情地在鱼镇上东走西窜看灯,忘掉了自己是化身为渔家女子,不注意防避,就在她高兴的时候出了事。当她走到一个楼阁下时,楼上一位女子正好往下泼半杯冷茶水,不偏不倚端端正正泼在龙女身上。龙女被淋,猛吃一惊,叫苦不迭。她惊慌万分,赶紧就往海边跑。原来龙女化身为人后,碰不得半点水,一碰到水就要现原形,保不住渔家女模样。她只能快跑回海里,于是不顾一切地拼命往海里跑,但是身上满是茶水,时间有限,不等她跑到海边,在海滩上,她就现了原形,变成了一条大鱼,躺在海滩上动弹不得。她焦急万分,也无可奈何。心里十分惊惶。

  这时,海滩上正巧来了两个捕鱼后生,一胖一瘦,看到沙滩上一条大鱼,好生奇怪。胖后生说:“这是什么鱼,这么大,从来没有看见过,怕不是好鱼,咱们走吧。”瘦后生胆子大,说:“不管是什么鱼,你看,还活着,扛到市上去卖,准能卖得钱。”两人忙乎了一气,把鱼抬到了小街上,准备卖鱼。

  这天晚上,观世音菩萨正在房中静坐,龙女的事看得一清二楚,知道后生卖鱼会伤害龙女,观音动了慈悲之心,就对身边的善财童子说:“你快到渔镇上去,把一条大鱼买下来,送到海里放生。”善财童子听了观音吩咐后,飞快踏一朵莲花,直奔渔镇。

  这时,两个后生已将鱼扛到大街上叫卖。一下子就围满了一堆人,有的称奇,有的赞叹,有的问价。叽叽喳喳,议论纷纷,可是谁也不敢贸然买这么条大鱼。后来,有人提议让两个后生把鱼剁开零卖。两个后生一看真有人要买,很高兴,就从肉铺里借来一把大砍刀,决定把大鱼剁成小块。

  正在胖后生要砍鱼时,一个小和尚气喘吁吁地赶来阻止说:“莫剁,这条鱼我全要了。”

  大家一看小和尚要买鱼,感到诧异,一个小伙开玩笑说:“和尚买鱼,莫非是要开荤还俗?”

  小和尚赶紧解释说:“我买这条鱼是要放生,你们莫乱说。”说完,摸出一把碎银递给胖后生,就要两个胖后生把鱼抬到海边。三个人来到海边,小和尚叫他们把鱼放人海里。大鱼一到海里,就欢腾起来,打了一个水花,游出老远老远,然后掉转身来,向小和尚点了点,就潜入水底不见了。

  东海龙官里,自从不见了小公主,宫里宫外像炸了锅般乱成一窝蜂。龙王气得直咆哮叫唤,虾兵蟹将吓得蒙头转向,小公主的侍候仆人怕得跪在地上浑身打颤……直闹到天亮,龙女回到了水晶宫,才松口气。龙王一见龙女,瞪起眼睛,怒气冲冲说:“小孽畜,你到哪里去了,气死我了。”

  龙女一看龙王动怒,知道撒谎耍娇都没有用了,便照实说:“父王恕罪,女儿观鱼灯去了。”

  龙王一听.大声呵斥道:“你怎么敢触犯宫规,私自去观灯,唉,你这个不孝之女。你知道你在人间停留有多么危险吗?”

  龙女说:“小女无知,不知天高地厚,要不是观音菩萨派善财童子来救我,小女的性命差点也丢了。”接着将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

  龙王不听则已,一听更动了气,他怕观音菩萨将此事宣扬出去,让玉皇大帝知道了,要落个“教女不严”的罪名。如何了得,龙王本性暴躁,越想越恼恨龙女,一气之下,将龙女逐出了水晶官。

  龙女伤心已极,她知道龙王的脾气,一时难以回心,这今后不能回龙宫可到哪里去,她不由得懊悔痛哭起来。观音菩萨早已料到这个结果。她喜欢龙女,就吩咐善财去接龙女,龙女哭哭啼啼来到了莲花洋,善财已经来到她身边。对她说是菩萨派他来接她的。从此,龙女和善财就紧紧跟在观音菩萨身边。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王女的觉悟

王女的觉悟

  印度波罗奈国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肤色金黄耀眼,头发绀青。王女十六岁时,父母见女儿日渐长大,就想替她寻找佳婿。王女告诉父母:「我还不想出嫁,除非能找到像我一样肤色金黄,头发绀青的夫婿,我才愿意。」于是...

海涛法师:吝啬鬼伊利沙的故事

海涛法师:吝啬鬼伊利沙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名叫伊利沙的富翁,他拥有万贯家财却生性吝啬,从不布施给别人任何东西,对自己也十分刻薄,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烂衣服。  伊利沙有一个邻居,钱财不多,可是每天都吃大鱼大肉,还经常宴...

观身如镜

观身如镜

  昔日,佛陀在舍卫城祗园精舍弘法时,一位比丘得到了佛陀对他的禅观指导后,独自来到一处森林中禅修。比丘每日都非常精进的修行,可是进步却一直不大,因为比丘对自己非常的不满,并且心中暗暗想着:“我不能...

证果度夫

证果度夫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做到受益一生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做到受益一生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尊啊!像我们这样向往出家的在家人,应当怎么做,才能获得这一辈子的安乐呢?」郁阇迦婆罗门问。  「婆罗门!有四种法,可以让你得到这一辈子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