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九回拜无胜军长者

  第四十九回拜无胜军长者

  参无胜军长者垂示二法

  开诱见无量佛得无尽藏

  悟其所以实为直径之道

  久持证入无尽相之法门

  善财来到出生城,寻找无胜军长者,竟无一人知道。善财以为妙月长者戏弄他,叫他去拜一个不知名的人。但是善知识究竟是信得过,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东问西问不见其人,就在街上徘徊,无目的地东走西串。

  善财走到一个热闹酒店,见众人猜拳,一个老者拳拳得胜,以为是无胜军长者,一问旁人不是。又走到一个树荫下,两个老者对旗,其青衣者局局获胜,以为是无胜军长者,听其答话,也不是。又在广场上见一老者练拳,拳击如飞,走步似箭,以为是无胜军长者,即上前施礼问讯,说明由来。老者收拳答道:“童子,你想找无胜军长者吗?可你,见不到他的。“说完又去练拳。

  善财在城里转来转去,走了几天,已走遍大街小巷,谁也不知道。看来这个城内并无此人。但是善财牢记离开福城时文殊师利的教导,“于善知识不生疲懈”,还是继续找下去。

  这一天细雨纷飞,善财走到城墙上,在城堡上坐下,心中忧虑。思前虑后,想到福城故乡,想到众童子送行时的嘱咐,想到几年来求善知识者的沧桑,想到各个善知识的教诲,禁不住情感,眼泪夺眶而出。

  他没有痛哭,虽然心里难过,强作镇静,慢慢的进入了梦乡。

  在睡梦中忽听有人在喊:“无像无作,就是胜军长者。”善财睁眼一看,面前站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善财急忙起身施礼道:“我名善财,已发菩提心,为了利乐有情造福人间的事,前来参拜大善知识,愿有所教我。”

  那人道:“善男子,不能执着自己已得的成绩,哪个成绩也是如幻如画,没有执着的必要。只要对众生有益的事都要做,那就是善事。当然,其中难免有是非曲直,有人诽谤、有人暗害。不管好好孬孬都不能执着。执着障碍圣道。执着障碍光明。一个患得患失的人,总是不能成大事的。”

  善财闻言大悟,这真是无胜军长者了。急忙跪下合掌道:“圣者就是无胜军长者吧。惟愿怜愍教诲于我。”

  长者道:“是的!我是无胜,也是常胜,因为我无有常胜之像,也无无胜之像。因为无像,才有十方国土,三世诸佛的圣像。虽然我对人们做了很多好事,人们都不知道我。其实我与众生一体,众生即我,我即众生,所以人们不知道无胜军。我也不知道离开我还有什么众生。譬如人在世间上,并不感觉世间的变幻一样。我只知道这一点,你那么多的要求,我怎能答复你?你到法比聚落去找寂静婆罗门,他会告诉你的。”

  说完他人就不见了。善财只得望空拜谢。离开出生城继续寻拜善知识者。

 

点我:

相关文章

高僧故事:佛门奇人预知时至当日投胎笑对旧友

高僧故事:佛门奇人预知时至当日投胎笑对旧友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宋高僧传》,主人公是唐代高僧圆观法师。圆观法师之事在历史上影响极为久远,后世所谓“三生石”即源出于此。只是在流传过程中,法师名字也已改变(参见苏东坡撰《僧圆泽传》)...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后半句,你却不知道!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后半句,你却不知道!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贪口福吃肉的依据。若见学佛人吃素,则说何必执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种观点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执理...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18、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18、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法句经故事集:吝啬的富翁

法句经故事集:吝啬的富翁

  法句:不探查他人过错,不管他人已作、未作,只应该察觉自己做了什么事,什么事尚未做。  吝啬的富翁  王舍城附近的萨卡罗村子里住着一位吝啬的富翁,他的名字叫做憍尸罗。有一天,富翁与太太要烘焙一些...

百年一梦

百年一梦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

一个故事看破“情”字

一个故事看破“情”字

  从前,龙王的女儿出外游玩,被一个放牛的人捆了起来,还挨了打。碰巧国王出行,看到龙王的女儿,就解救了她。龙女哭哭啼啼地回了家,龙王问女儿:“你为什么哭呢?”女儿说:“国王平白无故地打我。”龙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