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打坐的前三秒很重要

我们打起坐来怎么办?只要信、受、奉、行,信你自己,信佛说的话,自性本空。所以禅宗四祖、五祖提倡金刚经是有道理的,你晓得空就好了嘛!不过不是我们去空它,它本来空——我们把腿一盘,一上座,已经空掉了,不要另外去求个空,这是捷径。

第一步,腿一盘,既不求空,也不求有,眼睛闭起来。这个时代的人,眼睛耳朵都用得太多了,闭起眼来,无所谓看,无所谓不看,记住:本空!这时眼睛一闭,觉得蛮好,一刹那间,马上又觉得自己思想好多,好讨厌。不要讨厌它!如果没有思想,也不叫作人了,你不理这个思想就是了。这时我们不是知道这个思想来来往往吗?你那个知道思想来来往往的那个,没有被思想扰乱,那个是清净的,没有被思想、烦恼骗走,还求个什么呢?佛者觉也,你已经知道了自己有思想,这不是觉吗?

楞严经上说,我们的思想烦恼是“客尘烦恼”,如过客一样来来去去,你这个主人家,知道客人来来往往,不过当主人的不去殷勤招待,客人来了,不欢迎;客人走了,也不送。他爱来就来,爱走就走,让它自然,思想慢慢地会疲劳,懒得动了,你这主人家的那个正觉不要睡觉,看住它,如果你睡着了,客人就在里头翻天覆地了。这是第二秒钟。

第一秒钟腿一盘很清净,第二秒钟就晓得思想来了,现在告诉我们,用正觉看住它。

第三秒钟,烦恼来了,本来你是看住它,后来思想来跟你捣蛋,在那里“剪不断,理还乱”,但是你不要去剪,不要去理,它自然就疏了下来。第三秒钟的烦恼就是感觉来了,那里发胀,这里发痛,酸痛胀麻痒冷热都会发生,只要我们一静,这些现象都会来的。你打起坐来有这些现象,就是气脉初步的动。换言之,当你静下来时,不管好的或坏的感觉出现,都是因为心里比较静,气机的反应来了的缘故。

这个第三步的感受来了,怎么办呢?还是第一个道理,只要看住它,这个地方就要忍了。我年轻时,初学打坐,盘着腿也是熬不住,袁老师告诉我:忍耐一点,多熬一下,多受一分罪,多消一分业力。既然可以消业,我便熬下去了。下坐以后,再盘腿就吃不消了,可是因为好胜,怕难为情,就硬熬。后来为了降伏这两条腿,住在一个庙子里,一个人关在藏经楼阁上练腿,那也是炼心,盘起腿来硬熬,心里求菩萨帮忙,大概熬了五六天,那真痛苦!连这个腿都降伏不了,还降伏其心?

几天以后,本来痛苦得身子都弯下去了,忽然,卡塔一声,腿软了下来,两腿贴得平平的,不想下坐了。舒服得很。我的和尚朋友在下面想到,阁楼上那人,整天都没听见他敲引磬差人送饭,该不会出问题了吧?就在下面喊,我因舒服极了,根本不想回答,这下可把和尚吓着了,赶紧叫人爬上去,一看我坐在那里好端端的,只是不答话,原来在打坐。

这说明了什么?酸痛胀麻冷热,也是生命本能发动的一种,有一点反应就有一点影子,不管好反应或坏反应,你那个正觉看住它,千万不要加上现在的知识,密宗啊,道家啊的功夫,引导气脉向命根走啦,什么督脉通啦,一引导就完了,不但达不到气脉通,甚至引出各种毛病来(尤其是女性,千万不要注意胃部以下),你一引导反而不能成功。

有没有气脉这回事呢?如果弄得好,七天基础就打好了,是有气脉这回事。不过要无心于气脉,无心于四大,四大皆空了,气脉就成功了。成功以后,祛病延年是寻常事,不算稀奇,返老还童大概也不难吧!

 

点我:

相关文章

信愿法师:重庆周维仲临终鬼满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重庆周维仲临终鬼满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重庆周维仲临终鬼满助念得生此事出在重庆渝北区龙溪镇锦坪村民航宿舍,二○○二年十二月八日凌晨,老红军周维仲离开人间,超生净土,享年八十四岁。周维仲十六...

诵《金刚经》,十七年抑郁症不治而愈!

诵《金刚经》,十七年抑郁症不治而愈!

从记事起,我就是一个很内向的小孩,当别的孩子欢愉嬉戏时,我却常独处一隅,形影相吊,多思、敏感而悲观的特质,与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如此格格不入。十七岁那年我更是变本加...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浊世一定要多祈祷莲师?莲师七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浊世一定要多祈祷莲师?莲师七

问题祈请上师开示,为什么浊世一定要多祈祷莲师?莲师七句祈请文有怎样的功德利益?嘎玛仁波切开示吽!邬金净土西北隅 莲花茎莲胚蕊上无上胜妙成就者 尊名号称莲花生空行眷...

【世间】佛教所说的世间是什么意思?

【世间】佛教所说的世间是什么意思?

世间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  世间是指时间和空间。「世」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时间是从古到今往未来,是因果的循环,是因果的继续不断。「间」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空间是无...

蒲公寻鹿现普贤舍身崖上建金顶的故事

蒲公寻鹿现普贤舍身崖上建金顶的故事

  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为峨眉金顶的四大奇观。朝望日出,红霞满天,流光溢彩;暮看云海,堆絮积雪,银浪千层;晴见佛光,五色斑斓、虚明朗耀;夜睹圣灯,珠玑点点,灿若繁星。  金顶,亦称“普光殿”、“...

印光大师:消除烦恼抑郁悲观想自杀情绪的方法

印光大师:消除烦恼抑郁悲观想自杀情绪的方法

人生世间,贵守本分。凡一切人发颠发狂,乃至常生悲观,常欲自杀者,皆系不修实行,欲得大幸福、事事如意、财色名位皆在人上。倘前生修有痴福,得其所欲,则骄奢淫泆,无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