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学佛人如何看待附体、神通、感应和瑞相

问:国内最近许多同修很重视神通、众生附体和瑞相等,只听《无量寿经》,对老法师所说的其他经典不学习,无法辨别佛与魔,请问如何帮助他们?

答:在乱世,神通、附体这些事情特别多,我相信不但是在国内,在国外,连欧美现在这个事情也非常普遍,对于外国人有很大的影响。外国人一向信仰科学,认为这些东西都是迷信,现在这个事情到处发生,这就有真人真事来作证据,所以外国人也不能不相信。前些年,美国的民意调查,美国人相信有轮回、有报应,这个调查当中占人口比例大概百分之三十的样子,现在年年还在上升;相信有天堂占百分之九十。所以这些事情是很普遍的一桩事情。我们用什么态度去对它?世尊在《楞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见到这些事情,遇到了,只要不受它的影响,不要放在心上。这事情有没有?确实是有,决定不是假的。

我们的学习,你要是真正了解人死了有灵魂,所谓是身有生死,你的灵没有生死。在今天全世界是普遍有这个认知。佛法讲得更高,灵魂存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灵魂什么时候没有了?成佛就没有了,没有成佛决定有,所以它的时间很长。成佛之后,就不叫做灵魂,叫灵性,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佛性、法性。我们用他们的术语加一个灵字,可以说是灵性,这是永恒不灭的。现在我们的灵性迷了,迷了就变成灵魂,世间人叫灵魂,佛法叫阿赖耶识。成佛之后就转变成灵性,他觉悟。所以灵魂觉悟了就叫做灵性,灵性迷惑了就叫做灵魂,它是一不是二,这我们一定要懂得。

人生在这个世间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怎么样提升你的灵性,提升到最高的层次就是成佛。九法界的众生都是这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是正确的。可是也有走到歧途,歧途是跟这个目标方向完全相反,那就是追求世间的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那你的路走错了,这走了下坡路。佛在十法界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不能不知道。学佛的同学了解这些事实真相,对我们的信心会增长。我们知道六道轮回是真的,善恶报应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就时时刻刻会提高警觉,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学佛尤其难得的是遇到净土法门,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只有这个法门叫带业往生,这个法门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在一生当中成就。如果这个机缘失掉,实在讲,失掉的人太多太多;遇到的人也不少,但是遇到真正能成就的人不多,大概一万个遇到的人,真正能够抓住这一生成就的只有二、三个人,这一点我们自己必须要知道,要警觉。怎样才能往生?你能放得下就能往生,你放不下就不能往生。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但这个世间所有的一切不是自己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包括身体也不是自己,这一定要懂得,何况身外之物!能够对身心世界都不贪恋、不留恋,这个人念佛就决定得生。如果还留恋这个世界,还这个放不下,那个舍不得,那就麻烦大!那这一生你会空过,这不能够不知道。

佛与魔的区别,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遇到这些境界不放在心上,统统是好境界,魔境界也是佛境界。遇到这些境界,譬如说你见佛了,你作梦见佛,你打坐的时候见佛,你念佛的时候见佛。见到佛生欢喜心,自己觉得我很了不起,你看我都见到佛,你们都没有见到佛,那你就坏了,那个佛是魔不是真佛。所以外面没有佛也没有魔,佛跟魔是自己心变的,自己心清净,不受它影响,它是佛境界;如果一受影响,心不清净,那就是魔境界。这是世尊在《楞严》上给我们辨别佛跟魔的一个总原则。所以千万不能起分别执着,一落在分别执着就入了魔境。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心,决定不受外面境界的影响,你一定会有成就。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每天念诵、供养、修学一切功德,回向这

净空法师:每天念诵、供养、修学一切功德,回向这

刀兵劫的因是什么?食众生肉。佛说得很清楚,要想免除世间的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这个刀兵劫才能够化解。年轻的时候无知,不吃它,也杀害它。蚂蚁,我们看到很多人,自己...

面对死亡的时刻佛教五大高僧是这样做的!

面对死亡的时刻佛教五大高僧是这样做的!

  “生命里所出现的事情中,哪件最让您感到惊奇?”古今贤哲回答:“这件事就是,人虽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去世,却从没想到自己也会死去。”  虚云老和尚  虚云大师由于病重而越来越虚弱,有人敦促他看医生...

宣化上人:佛入涅槃为何不受供养?

宣化上人:佛入涅槃为何不受供养?

因为纯陀具足“真诚”两个字,所以佛才接受他的供养。◎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八日开示佛将入涅槃之际,为什么不受供养?因为佛已成为金刚不坏之身,所以不接受饮食,吃与不吃都没...

剩饭、剩水、垃圾食品等怎么处理?

剩饭、剩水、垃圾食品等怎么处理?

最简单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唵(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心...

佛说天有二十八层,每一层里面无量无边

佛说天有二十八层,每一层里面无量无边

净土法门:“基督教”和“净土”都是二力法,有什么区别?底下还有一个问题:「弟子曾认识一位摩门教的教徒,与他进行过交谈。他说摩门教的目标是求永生,并且也是二力法门,...

正如法师:布施后后悔获有福无享受报

正如法师:布施后后悔获有福无享受报

布施后后悔获有福无享受报 正如法师开示 读《增一阿含经》读到卷十三《弟子品第二十三》,这里面记录一个有关布施的故事。我看内容,就给取了题目名叫,“布施后后悔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