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九回拜開樹花夜神

  参开窍一切树华主夜神

  现身普使知见莲花覆合

  恶道中救拔有情断爱网

  得大喜光明法证远行地

  善财在菩提场中转来转去,没有找到开树花夜神。最后走到一个众花簇拥的花坛,看见一个女神。坐在宝香楼阁内,头戴花冠,身着花衣,众宝缨络庄严其身,身放红光,光中散出清香,前面众花神围绕。善财想:这一定是开树花夜神,即上前施礼。

  花神早知善财要来,不等善财开口,便说道:“善男子,你来得正好,请这里坐坐吧。”

  善财在花神指的花凳上坐下。看看天色正晚,明月东升,池内莲花复合,众花无光,游人各归住所,大地一片寂静。开树花夜神说:“你随我来,给我当个助手吧。”

  善财随着花神,察看园中所有的花树、花草。当浇水的浇水,当整枝的整枝,当覆盖的覆盖,当施肥的施肥。有被恶人践踏折损的,当去就去,当顺就顺,当折就折,就这样细心的,慢慢的,查遍了所有的花树。

  这些花草、花树、看见花神来,无不喜笑颜开,象儿子见了母亲,恋恋依偎,不肯舍离。花神也象爱护自己儿子一样,小心爱抚,无微不至。

  花神察看完毕,已是三更时分,又去过道、走廊、路径、四处察看一遍,有损坏处即修补。这时已是四更时分。

  花神并不少懈,带着善财,走出菩提场,凡是所有花树,所有花草,都一一察看。

  最不幸的是在一个路边花圃里,一朵硕大的牡丹,被恶人无辜摘去,空留花茎,花神痛心地说:“人心不善,这牡丹就无辜送命了!”

  走到一个茅屋处,屋前屋后满种各种花。芍药、牡丹、月季、玫瑰、茶花、鞭蓉不下数千。遗恨的是一只黄牛在牡丹花地践踏。一只猪在芍药地里乱拱,花根遭踏。一老者拉开猪和黄牛,将牛狠打,牛痛极又跑到花地践踏,老者虽然驱开了牛,可是看见这一片被践踏的花地,踏碎的花朵,内心难过,放生大哭。

  花神走过去对老者说:“长者不必悲伤,那花不是好好的吗?”

  老者举头一看,花枝招展,恢复如故,一点也未损伤。知道是花神救了受难的花朵,即忙向花神顶礼,说不尽的感激话,道尽了恩德之情,又五体投地地顶礼。

  花神即忙扶起说道:“不用谢,这时我应该做的事。”这时已是五更时分,花神带着善财回到菩提场,又把各处的花察看一遍,花开时有无障碍。

  旭日东升,阳光初放,满园百花盛开,万花竞艳,好一派锦绣山河,花的世界。香风佛面,令人陶醉。

  花神看着这满园春色,对善财说:“我日日夜夜守护着花,花与我是一体。花好我也好,花健我也健,花美我也美。花病花灾,我感受更难过。花给众生美的享受,快乐的享受。没有花,就不能生存;没有花,便不好过,人若没有花,就是阴沉沉的一潭死水,没有灵魂,没有生命的象征。”

  要是人们只追求花,日日夜夜沈醉在花里,就变成花天花地,花花世界,花花公子,花花小姐,寻欢作乐,无所事事,那就太可怕了。

  给众生各种美的享受,这个美是正道的美,神圣的美,是美的美。所以我的花,鲜艳而不妖,芬芳而不邪,甜蜜而不秽。人们看见我的花,眼根清凈;嗅到我的花香,鼻根清凈。蜜蜂采去酿成蜜,人尝了免饥渴之苦,生清凈之心。

  每天千百万人来菩提场欣赏我的花,消除一百零八种烦恼,身心清凈,增长智慧。因此我日以继夜,没有休息。

  善财问道:“圣者,你是如何修来的呢?”

  花神道:“在无量劫前,有佛名普照法界,在普庄严世界成佛。当时有王名法音圆满,威德被于世界,没有怨敌。后来劫尽,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王就命所有国库仓库的宝藏,衣物、粮食都施与民,民皆欢喜。时有民女,名宝光童女,感王之德,将自己的缨络敬献于王。王观此女能知他人功德,为世稀有,就把自己的无价之宝亲手送童女。童女又将王所施众宝,送给贫苦百姓。这个童女就是我,因为我无贪无着,有此美德,故为菩提场花神。善男子,你要求造福人间的菩萨行,就在这个场内,有个大愿精进夜神,你可以去请教他。”

  善财于此事实中受益不少,离开树花神,去寻大愿精进神。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们!这是世间第一良马。  比丘们...

大佛顶首楞严经译文下--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大佛顶首楞严经译文下--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下 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五)   审除细惑.从根解结   F2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分三)   G1满慈蹑前以起二疑G2如来次第以除二惑G3大众领悟赞善谢益   G...

起信论疏笔削记--子璿

起信论疏笔削记--子璿

起信论疏笔削记 长水沙门子璿录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一   此文之作本乎石壁。石壁慈甚蔓于章句。凡伸一义。皆先问发。次举疏答。后方委释。虽不忘本母之体。而有太过。大不及焉。讲者用之。未至稳畅。...

沙弥尼离戒文--未知

沙弥尼离戒文--未知

  沙弥尼离戒文   善女人字某言。某所受秽恶之身。充弊人流不堪下行。克己自悔。愿为弟子。受持正戒终身奉行。   用何等故。作沙弥离。用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故。用剃头被袈裟故。几戒沙弥离。有十戒...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六卷--般若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六卷--般若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六卷   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离世间品第六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乐远离行。承佛威力从坐而起。于大众中为诸菩萨说阿兰若行。普告一切诸菩萨言。出家菩萨住阿兰...

未生怨经--支谦

未生怨经--支谦

未生怨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鸡山中。诸天龙鬼神。帝王臣民。皆诣佛所稽首。承风供养之。仪靡不尽礼。调达睹之。其嫉无量。还告太子未生怨曰。汝父辇国众宝。以贡佛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