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太烦恼、太生气

文:希阿荣博堪布

什么是快乐?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快乐就在身边,可是我们要么因为心不够静,察觉不到,要么因为它转瞬即逝,我们来不及感受。

快乐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很多条件。再平凡的日子也充满快乐。口渴的时候,喝口水会快乐;肚子饿了吃碗面条会快乐;下班高峰的时候在地铁里意外得到一个座位会快乐。

如果不把快乐一味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所带来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扩大的。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试着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我们会发现情绪就像天空的浮云,变化多端又随时消散。远看一朵一朵仿佛人能在上面漫步起舞,走近才发现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不要被情绪推着到处乱跑,转过身正视它们,看它们从何而来、往哪里去。事实上,你就是想不间断地生一辈子气、发一辈子愁,也是办不到的。

《阿含经》中讲述了四念处的修行法门,就是从身、受、心、法着手,如实而又绵密地觉察自己的身心。在这种了了分明的觉察中,很多烦恼消失无踪了。每天让自己的心安静片刻,只为单纯地去听、去看、去感受。

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太烦恼、太生气。生活原本就是变化无常,喜忧参半,甚至带点混乱的。

很多事情都不可强求,自己尽了心就好。做事之前善加考虑,从善意出发也尽心尽力了,即使结果仍不尽人意,这份善心依然会积累福报。

想得太多所以不开心,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无论生活际遇如何,我们都要发愿活得快乐。快乐的人生从接受缺憾开始,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对自己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

幸福源自内心的安宁。

轮回不是指一个地方,而是心的状态。心里有贪婪、嗔恨、愚痴、傲慢、怀疑、邪见就是轮回。心的不平垢染外现为山河大地、沟坎荆砾,种种悦意和不悦意的外境。心有局限导致眼、耳、鼻、舌、身、意的局限,以及生活际遇的百般痛苦缺憾。生老病死、苦难、分离、仇恨是轮回,相聚爱恋及一切会消逝会演变成痛苦的都是轮回。此心烦恼不歇,轮回不止。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并在随后的四十九年里,传讲八万四千法门引导众生证悟实相。《华严经》中记载了佛陀这样一句教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很多习惯,尤其是心的习惯,让我们看上去像个傻瓜,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困窘的境地。修行便是以温和的方式改变这些习惯,使自己逐渐走出窘境,这就是出离。

所有众生都有一颗本自具足的菩提心。不论我们曾经多么贪婪、残暴、奸诈、愚昧,都从未令它有丝毫减损。它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我们,所以修行不为再去成就什么、证明什么,而只是引导我们放松下来,慢慢去贴近本心。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3)能愿比丘—杀生之报短命多病

《百业经》:(3)能愿比丘—杀生之报短命多病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3)能愿比丘— 杀生之报 短命多病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其有一子娶妻之后,一同愉快地生活着。但美中不足的是膝下...

她癌症扩散全身,医院没救了,却被自己医好了

她癌症扩散全身,医院没救了,却被自己医好了

陈九妹,57岁,家住纽约布朗克斯。2009年,她检查出乳腺癌,经过三次手术,放疗,化疗都不行。医生摇着头,无可奈何地说:“是晚期了,已经扩散到了全身,到处有肿块,...

尽本分知天命你就是菩萨

尽本分知天命你就是菩萨

  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华台上受众人膜拜,非常羡慕。  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  菩萨:“只要你不开口。”  流浪汉坐上了莲华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众多。他始...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二回拜瞿婆女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二回拜瞿婆女

  于迦比罗城法界讲堂  参瞿波女现一万宫神  乃过去香牙园佛种智  得三味海门证法云地  善财前往迦毗罗城,路过“普现法界光明讲堂”,里面涌出一群手执各种器杖的怪神,顶盔贯甲,掉眉楞眼,凶狠狠,...

净土圣贤录易解:祁婆迦尊者 马鸣尊者

净土圣贤录易解:祁婆迦尊者 马鸣尊者

  【祁婆迦尊者】  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娑罗双树之间,将要入涅盘之时,为诸天、众人说种种法之后。又告诉阿难:「在我灭度之后的未来世里,北印度国里,将会有一个比丘,名叫『祁婆迦』,出生于这个世间...

达真堪布:施舍心是可以练出来的

达真堪布:施舍心是可以练出来的

我们是要做布施,但佛并没有说刚开始就要施舍自己的骨肉、手足等。佛说刚开始你实在修不出施舍心的话,就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练,右手给左手,左手给右手,这样来锻炼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