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太烦恼、太生气

文:希阿荣博堪布

什么是快乐?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快乐就在身边,可是我们要么因为心不够静,察觉不到,要么因为它转瞬即逝,我们来不及感受。

快乐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很多条件。再平凡的日子也充满快乐。口渴的时候,喝口水会快乐;肚子饿了吃碗面条会快乐;下班高峰的时候在地铁里意外得到一个座位会快乐。

如果不把快乐一味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所带来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扩大的。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试着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我们会发现情绪就像天空的浮云,变化多端又随时消散。远看一朵一朵仿佛人能在上面漫步起舞,走近才发现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不要被情绪推着到处乱跑,转过身正视它们,看它们从何而来、往哪里去。事实上,你就是想不间断地生一辈子气、发一辈子愁,也是办不到的。

《阿含经》中讲述了四念处的修行法门,就是从身、受、心、法着手,如实而又绵密地觉察自己的身心。在这种了了分明的觉察中,很多烦恼消失无踪了。每天让自己的心安静片刻,只为单纯地去听、去看、去感受。

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太烦恼、太生气。生活原本就是变化无常,喜忧参半,甚至带点混乱的。

很多事情都不可强求,自己尽了心就好。做事之前善加考虑,从善意出发也尽心尽力了,即使结果仍不尽人意,这份善心依然会积累福报。

想得太多所以不开心,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无论生活际遇如何,我们都要发愿活得快乐。快乐的人生从接受缺憾开始,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对自己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

幸福源自内心的安宁。

轮回不是指一个地方,而是心的状态。心里有贪婪、嗔恨、愚痴、傲慢、怀疑、邪见就是轮回。心的不平垢染外现为山河大地、沟坎荆砾,种种悦意和不悦意的外境。心有局限导致眼、耳、鼻、舌、身、意的局限,以及生活际遇的百般痛苦缺憾。生老病死、苦难、分离、仇恨是轮回,相聚爱恋及一切会消逝会演变成痛苦的都是轮回。此心烦恼不歇,轮回不止。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并在随后的四十九年里,传讲八万四千法门引导众生证悟实相。《华严经》中记载了佛陀这样一句教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很多习惯,尤其是心的习惯,让我们看上去像个傻瓜,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困窘的境地。修行便是以温和的方式改变这些习惯,使自己逐渐走出窘境,这就是出离。

所有众生都有一颗本自具足的菩提心。不论我们曾经多么贪婪、残暴、奸诈、愚昧,都从未令它有丝毫减损。它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我们,所以修行不为再去成就什么、证明什么,而只是引导我们放松下来,慢慢去贴近本心。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学佛就是要转妄归真,过真实生活

净空法师:学佛就是要转妄归真,过真实生活

九八年早餐开示—学佛就是要转妄归真,过真实生活(共一集)1998/5/6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20-013-0506人在世间,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跟一般的动物实实在...

信愿法师:台湾张王免尚未皈依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台湾张王免尚未皈依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台湾张王免尚未皈依助念得生家母张王免,家住台中县潭子乡潭汤村潭兴路二段二五八巷十三号,公元一九九八年六月因肺癌辞世。母亲一生,为人善良,心地柔软,乐...

为了10年后不得癌症,你今天必须这样做

为了10年后不得癌症,你今天必须这样做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告,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恶性肿瘤发病率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至44岁年龄段几乎翻番,达到154....

慧超法师:皈依佛门持五戒后,应怎样面对各种各样

慧超法师:皈依佛门持五戒后,应怎样面对各种各样

问:我心向佛,有皈依佛门,持五戒,为了一日三餐,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工作也难免有点尔虞我诈,想请问师父,应怎样面对?答:首先,要明白的是,我人皈依三宝和受持五戒...

烧香拜佛没感应?

烧香拜佛没感应?

烧香拜佛没感应,记得说这两个字,自然有感应经常有人到寺庙去拜佛,与其说是拜佛不如说是在求佛,很多是在求福,求财富、求长寿等等。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拜佛能改变自己的心...

《安士全书》:劝宰官

《安士全书》:劝宰官

恭摘自《安士全书白话解》劝宰官(以下说当官不宜杀生)节选03普天之下,富贵贫贱,万有不齐。有的人,高车驷马,威德巍巍;有的人,负贩肩挑,伶仃孤苦;有的人,安富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