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清净心中常生智慧

他既然说他的心常生智慧,就晓得他的心是多清净。我们学从哪里学,不就明白!一定要从清净心学,清净心中常生智慧。智慧现前,无法不知、无法不明了、无法不通达,这就快了,这是所谓是一经通一切经通。真正这个关键,就是一部经在读诵的时候,把你的烦恼念掉、把习气念掉,凡夫就是妄想执着,这佛说的。妄想执着不怕,这是无始来的习气,怕也没用,禅家所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要紧的是妄想执着不能够相续,不能叫它连起来,那就坏了。一起来的时候要知道马上把它压住、把它伏住。

断,我们没有能力,我们把它伏住,用什么方法伏?读经。心里头读经就伏住,念佛伏住,我们用这个方法,用读经、念佛的方法把这些妄想执着伏住。伏久了就得定,久了就成三昧,久就有力量。我们不要作意去伏,它自然就不起现行,这个妄想执着它就不起作用。到那个时候就叫功夫成片,我们的功夫得力,能把烦恼伏住。最低限度要在这个时候才开始学法门,你就有利益,对你一定有好处。如果不到这个功夫,学东西太早了,说实在的话,没有多大的好处。这古时候教学跟现在教学不一样。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第八集)1994/7美国达拉斯档名:01-014-0008

 

点我:

相关文章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皈依了三宝以后不能讲僧人的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皈依了三宝以后不能讲僧人的过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13):我们皈依了三宝以后不能讲僧人的过失,不能诽谤僧人,绝对不可以!不管他是什么样的僧人,我们都不能讲。为什么呢...

净空法师:练习临终一念,天天跟打仗一样

净空法师:练习临终一念,天天跟打仗一样

这经上讲得很清楚,能不能往生最关键的就是你捨身的那个时候,你断气的那个时候,那时候最后的一念是不是阿弥陀佛?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心裡最后一个念头想阿弥陀佛,就往生...

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域为佛开出以三十二种药物调合成的药酥,每天必须服用三十二两。  而心高气傲的提婆达多,对佛常怀嫉妒,总是期盼与佛并驾齐驱,当他听到佛陀服用药酥...

佛教故事:讨债的儿子

佛教故事:讨债的儿子

讨债的儿子早几年一次到昆明黄土坡那边一位朋友家吃饭时,看到他邻居家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大头儿子,就是医学上讲的脑积水,头大得离谱。后来了解到,周边的人都说孩子的父母做了昧心事,才生了这么个儿子。孩子的...

海涛法师:如何真正放下?

海涛法师:如何真正放下?

问:如何真正放下?答:看得开才放得下,真正放下要有智慧,你要把存在的真相看清楚,原来一切都是假象,都是暂时的、不真实的。你真爱对方吗?你真的爱你的儿女,你会让她出...

【闻思修】什么是闻思修?闻思修的重要性

【闻思修】什么是闻思修?闻思修的重要性

闻思修是什么意思?闻思修三慧介绍  闻思修,又作三慧,即「闻慧、思慧、修慧」,是修学佛法的三大次第,佛法修行的常规流程。闻,谓听闻佛法,包括研读佛典、听讲经说法等,由此可知晓佛法,得“闻慧”。次则由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