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在不断的经历得与失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位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

  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善行滋润了他的心灵,他也尝到了快乐的滋味。这个富翁得到足够多的钱,当然欢喜;但是失去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沮丧。后经农夫一指点,他的得失就平衡了。

启示:

  人如果成天名缰利锁缠身,何有快乐?成天心事重重,阴霾不开,快乐又在哪里?因此,“放得下就是快乐”是一味开心果,是一味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只要你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白云在飘荡,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人生尽享欢乐的时候,有所得必有所失。得到了不必欣喜若狂,失去了也不能暗自悲伤。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得与失中度过的。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得智:53.跌伤佛子无畏三藏

放生得智:53.跌伤佛子无畏三藏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五章放生得智】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53.跌伤佛子无畏三藏  ...

索达吉堪布:《释迦牟尼佛广传》67

索达吉堪布:《释迦牟尼佛广传》67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7、月亮王子平静受死  久远之前,有一具有强大势力、功德圆满之国王,名为嘎乐嘎者一直未育有子嗣,为此他一直多方...

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薛包。笃行至孝。父娶后妻。分包出之。包号泣不去。至被杖。乃庐于舍外。旦入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父母殁。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引其老者...

真正的贫穷与物质无关,而是内心的匮乏

真正的贫穷与物质无关,而是内心的匮乏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贫女一灯的故事选自《贤愚经贫女难陀品》  佛住世时,舍卫国中有一位名叫难陀的妇人,孤苦贫困,靠乞讨为生。见到国王和臣民们纷...

《居士传新编》:53、刘士烜,读诵观音经菩萨闻其声

《居士传新编》:53、刘士烜,读诵观音经菩萨闻其声

  隆宣法师 总监  释永真 彭殿清 撰集  南朝梁刘士烜(公元478~529年,烜音xuǎn),又名刘霁,平原(今山东德州境内)人。九岁能诵《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父丧,每每哭得呕血。家...

《百业经》:一只孔雀愿力成熟转生孔雀

《百业经》:一只孔雀愿力成熟转生孔雀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