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法师:发心出家应如何选择依止之善知识与道场

发心出家应如何选择依止之善知识与道场

对一位有心想出家修行的行者而言,选择契机而如法的出家道场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遵循世尊的嘱咐:男众当前往纯一男众的道场亲近,同理,女众则应该前往纯一女众的道场亲近,现在有一些女众特别「喜欢」找男众师父剃度,甚至还住在有男众的道场,其实是非常违背佛陀所制之戒律的!

其次,在居士阶段,即应先熟知道场的宗风与修行的理念,当确定它们都符合佛法的道理之后,那就要再进一步自我审思是否应机于这样的宗风或修行的理念?

再者,也要衡量一下该道场的生活方式,自己是否欢喜且有信心适应?

是否有足够的教育机制或功能,以教育自己成为一个具格的出家人?

但不论其道场宗风、组织与生活如何,「行遵律仪」的大前提是不可改变的,此为出家人的通途法门,一切的行持皆应以戒律为奉行的准则。

至于所欲亲近的师长,可由其日常的行持中加以观察,其所言所行是否依戒律、经典为圭臬?修行与教育弟子的目标是否明确?本身能否不贪名闻利养?

与信徒的往来是否真为利他而行?是否不妄自矜夸?不语怪力乱神?

不做算命、买卖、观星、卜卦等邪命行为?这些都该谨慎考量。

初出家,应以在僧团中与大众共住为佳,可藉此去除个人的我执、习气,及学习如何处众无碍,同时更能避免戒律的生疏与违犯,如此才能令自己的道业踏实及早日增上。律中有云:若师长或道场有法有食,当尽寿不离依止;若有法无食,亦当刻苦亲近;至于有食无法或无法无食,则当尽速远离,不应为人情所限。这是身为出家人在为与不为之间,应有的拿捏分寸标准,愿诸仁勉之。

点我:

相关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I 93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I 93

936经:本经叙述迦毗罗卫的诸多释氏共集于“供养堂”,向摩诃男请教一个问题:“摩诃男!云何最后记说彼百手释氏命终,世说记彼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

净空法师:随缘要随善缘,不善的决定不能做

净空法师:随缘要随善缘,不善的决定不能做

为什么这些人行?没有别的,放得下,看得破。真正看破放下,一心一意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在这个世间不再跟人计较,不再跟人竞争,全放下了,一心一意就是求生净土,除这桩事情...

佛教故事:桃花女龙

佛教故事:桃花女龙

  传说,郭巨有一位女子,从小就只吃素,长到了十八岁,还没洗过澡,全身上下显得乌青胖肿,终日邋里邋遢。家里人也开始嫌弃她。  有一日,这位女子的嫂子终于忍不住开口劝道:“小姑啊小姑,现在已经是六月...

打坐时出现的四类现象

打坐时出现的四类现象

第一类现象是痛、麻、酸、痒。痛,其中除了心痛和头痛是有病以外,其它如腿痛、腰痛、肚子痛都是正常现象。麻的情况通常都在腿部,并没有危险,有两种麻法:一种是站起来时,...

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

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广说法要。每当世尊说法之时,都有无数天龙、鬼神、国王、人民,乃至飞鸟走兽,前来听法。  一日,有位放牛老翁,听闻世尊在恒河边为众生开示微妙法门,便拄着柺杖前来恭闻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