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法师:发心出家应如何选择依止之善知识与道场
对一位有心想出家修行的行者而言,选择契机而如法的出家道场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遵循世尊的嘱咐:男众当前往纯一男众的道场亲近,同理,女众则应该前往纯一女众的道场亲近,现在有一些女众特别「喜欢」找男众师父剃度,甚至还住在有男众的道场,其实是非常违背佛陀所制之戒律的! 其次,在居士阶段,即应先熟知道场的宗风与修行的理念,当确定它们都符合佛法的道理之后,那就要再进一步自我审思是否应机于这样的宗风或修行的理念? 再者,也要衡量一下该道场的生活方式,自己是否欢喜且有信心适应? 是否有足够的教育机制或功能,以教育自己成为一个具格的出家人? 但不论其道场宗风、组织与生活如何,「行遵律仪」的大前提是不可改变的,此为出家人的通途法门,一切的行持皆应以戒律为奉行的准则。 至于所欲亲近的师长,可由其日常的行持中加以观察,其所言所行是否依戒律、经典为圭臬?修行与教育弟子的目标是否明确?本身能否不贪名闻利养? 与信徒的往来是否真为利他而行?是否不妄自矜夸?不语怪力乱神? 不做算命、买卖、观星、卜卦等邪命行为?这些都该谨慎考量。 初出家,应以在僧团中与大众共住为佳,可藉此去除个人的我执、习气,及学习如何处众无碍,同时更能避免戒律的生疏与违犯,如此才能令自己的道业踏实及早日增上。律中有云:若师长或道场有法有食,当尽寿不离依止;若有法无食,亦当刻苦亲近;至于有食无法或无法无食,则当尽速远离,不应为人情所限。这是身为出家人在为与不为之间,应有的拿捏分寸标准,愿诸仁勉之。 一切善知识的愿都是为了普渡众生——往生净土以善知识为重08.8.13传喜法师开示 在座的四众弟子和诸位网友们,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 问:家庭当中产生过一些矛盾,我没办法做到不嗔恨、不愤怒,做不到平静和宽容,无法自拔,怎么办?怎么对治?夏坝仁波切答:这时你就想,如果你愿意拥有幸福的家庭,那么你要... 放生,功德巨大,福报巨大。很多有善心的人开始放生,既保护了动物生命,也为自己积累了福报。放生后,请停留一会再离开。大家放生乌龟、鳝鱼、青蛙、鸟类等生命后,最后停留... 古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见救命的功德是非常之大。记得在学佛之前,我看过一本修身立命的书籍《了凡四训》,其中就说了如何:命自我立,福自我求。我当时看完之... 一、层次越低的人,越爱发脾气人发脾气时,智商将被情绪所俘虏,就会变成别人眼中愚蠢的人。《荀子》中曾曰:“怒不过夺,喜不过予。”高层次的人并不是没有情绪,他们只是不... 导语:自杀前,请再给自己几分钟的思考,想想,人活着才能解决问题,死了怎能解决呢?只要你有心振作,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何必用自杀来逃避呢?中国人说:“好死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