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法师:发心出家应如何选择依止之善知识与道场
对一位有心想出家修行的行者而言,选择契机而如法的出家道场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遵循世尊的嘱咐:男众当前往纯一男众的道场亲近,同理,女众则应该前往纯一女众的道场亲近,现在有一些女众特别「喜欢」找男众师父剃度,甚至还住在有男众的道场,其实是非常违背佛陀所制之戒律的! 其次,在居士阶段,即应先熟知道场的宗风与修行的理念,当确定它们都符合佛法的道理之后,那就要再进一步自我审思是否应机于这样的宗风或修行的理念? 再者,也要衡量一下该道场的生活方式,自己是否欢喜且有信心适应? 是否有足够的教育机制或功能,以教育自己成为一个具格的出家人? 但不论其道场宗风、组织与生活如何,「行遵律仪」的大前提是不可改变的,此为出家人的通途法门,一切的行持皆应以戒律为奉行的准则。 至于所欲亲近的师长,可由其日常的行持中加以观察,其所言所行是否依戒律、经典为圭臬?修行与教育弟子的目标是否明确?本身能否不贪名闻利养? 与信徒的往来是否真为利他而行?是否不妄自矜夸?不语怪力乱神? 不做算命、买卖、观星、卜卦等邪命行为?这些都该谨慎考量。 初出家,应以在僧团中与大众共住为佳,可藉此去除个人的我执、习气,及学习如何处众无碍,同时更能避免戒律的生疏与违犯,如此才能令自己的道业踏实及早日增上。律中有云:若师长或道场有法有食,当尽寿不离依止;若有法无食,亦当刻苦亲近;至于有食无法或无法无食,则当尽速远离,不应为人情所限。这是身为出家人在为与不为之间,应有的拿捏分寸标准,愿诸仁勉之。 皈依共修,法句分享 ——皈依共修时的开示 成峰法师 2008年10月1日 从今天开始,每天早晨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做“皈依共修”。 可能一些老营员知道,这就是我们... 俗话说,“最难不过斗小人”,生活中小人当道时,常被搅得六神不安,鸡犬不宁。很多初发心学佛的人,对佛法有极大的信心,修行也非常精进。但是时间一久,道心常常容易退转,... 我们修布施,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第一,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每一个人都会有贪心,有吝啬心。对治悭贪和吝啬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布施。第二,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 37岁女子身患七八种癌症,最终靠佛法得到拯救——一位晚期癌症病人的现身说法于湖北仙桃兴隆寺上体下慧法师佛七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本师释... 1989年我出生在农村,身世不知。婴儿时被人贩子拐卖,差点饿死,不知道转了多少手,才到我养父母这里。至今未见过亲生父母,也没他们任何信息。从此,养父母成了我的亲人... 略论中国佛教的轮回报应说业露华三世轮回、因果报应,是中国佛教基本教义之一。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在下层平民中有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