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你了解出家吗,出家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所谓的“家”,大智慧者认为是束缚身心的牢狱,而愚人则执为快乐享乐的处所。 “家” 是什么?家是烦恼,家是执着,家是无明,家是欲望,家是苦迫,家是贪嗔痴。

什么是出家?出家是出三界之家,出贪嗔痴之家,出烦恼之家,出家是为了熄灭贪嗔痴,出家是为了灭苦,灭轮回的大苦。出家是以修行为主要工作,以熄灭贪嗔痴为主要事务,以戒定慧来庄严其身。出家能够放下世间的尘劳,能够专心的熏修佛法。所以出家是很神圣伟大的事情。

《涅槃经》云:“居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出家最浅显明白的意义,就是舍离俗家趣于非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净戒。但这不过是出世俗家,由此而引申胜义,是出烦恼家、出五蕴家、出三界家,才是真正出家。

这说明出家的真正意义就是了脱生死、成就佛道,本师释迦牟尼佛乃至三世诸佛也都因出家而成就佛道。

《华严经》云:“若有不识出家法。乐着生死不求脱,是故菩萨舍国财,为之出家求寂静。”所以出家非是消极,无所事事,而是肩负着脱离轮回、自度度他的神圣使命。

出家是离开家庭束缚。当年释迦牟尼佛示现为太子时,看到人生的老病死苦,毅然舍去王位,出家修道,最终证得无上菩提。出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简单的“看破红尘”,它是伟大的行为,因此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出家是出三界火宅之家,是出生死轮回之家,要具备大福报和大悲智,是发扬人性至高至善的第一步,用慈悲喜舍的步伐,登上菩提山的高峰。

出家是出虚妄“枷”入真实之“家”,是脱离苦海的开始,跳出名利私欲的“枷锁”,追寻人生的真谛。出家是对人生的超越,让自己再向前迈进一步,解决人生的老、病、死苦,消除人生的迷惑,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对人生的积极面对。出家更重要的是出生死烦恼家、出邪知邪见家、出自私自利家,以此完善人格、觉悟人生,统理大众、利益有情,这才是出家的真实意义所在。有一幅对联云:“出离烦恼家,证入菩提门”,难怪当年顺治皇帝在《出家偈》中写到:“天下丛林饭似山,钵到盂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出家是 “出三界家”,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又是 “出世俗家” ,就是世间俗人的家,没有世俗的观念。又是 “出烦恼家”,我们每一个人在世间,都住在这烦恼里,所以要出这烦恼家。又是 “出无明家”,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什么事情也不明白,所行所做颠颠倒倒,所以要出这无明家。所以永远出离“三界的家”、“烦恼的家”、“无明的家”、“世俗的家”。

出家是世出世间的大孝,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举动,非世人想象的那样——出家人无情无意,甚至误解为出家就是与六亲眷属断绝关系,是不孝父母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思想。“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用觉悟的心去生活,如果和生活脱钩脱节,那就是佛呆子。佛陀所说的断是叫你断掉 “执著”,不要执著情感的妄念,而不是叫你断掉父母恩、断掉一切,而是把私情升华到大慈大悲,如果断掉一切,那就是断灭法,法都没了还出什么家学什么佛,修行也就没有用,像枯木一样毫无意义。

佛陀教我们要恭敬一切众生、感恩一切众生,以自己的解脱而报答父母恩。佛陀成道之后,还回去孝养父亲、姨母。父王生病而开示佛法,父王死后又亲身为他扶棺,佛陀这种做法能说不孝吗?再看虚云老和尚,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从浙江普陀山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风雨无阻历时三年,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已经亡故的父母,能说出家人不孝吗?只有不懂佛法的人,才误解佛教不重视孝道。假使不孝父母,“人”都做不好,怎能修佛道?

佛陀要出家人慈悲为怀,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己利彼普度众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塗苦,就连小小的昆虫蚂蚁都关爱,又如何不孝养自己的父母?出家人行孝的方式,主要是以修行来报答养育之恩,若父母生活困难,戒律也允许出家人供养父母,甚至接到寺庙或附近居住。我们多劫的轮回,也就有了无数的父母,在有生之年出家,精进修习善法,度化有缘的众生(包括父母),通过生活形态的转变,为修行带来突破与助缘,达到身心的解脱,然后才能救度今生以及多劫的父母,故说“一子出家,九族升天。”所以说,出家是对父母的最敬,最敬父母无非于出家。小孝孝于家庭,大孝孝于天下。

出家不是为了贪图的享受,以为吃着十方供养、自由随便,看看经书、打打坐就是修行。出家是先使自己超脱三界,再用证悟的智慧去服务众生,让众生真实受益,从迷信走向觉悟。众生也包括自己的父母,用佛法来照顾,用修行来照顾,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般若、禅定” 的功德都回向给父母、众生,“一人学佛,全家受益。”这才是真正的大孝!因此,出家是为了利益众生、成就佛道,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出家人,不逃避现实,不躲避灾难,更不是离家出走,出家是有情并非无情,道似无情胜有情!

 

点我:

相关文章

这条鱼会说人话!舍身救灾民度过12年饥荒

这条鱼会说人话!舍身救灾民度过12年饥荒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教化众生的时候,有一次,阿难尊者在法会中站起身来,合掌问佛陀道:“佛陀!当初您在鹿野苑中,初转法轮的时候,为五比丘说四圣谛的妙法,使他们成为阿罗汉。  佛陀!他们五...

大安法师:皈依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

大安法师:皈依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

问:皈依之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经》上说:“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请问这句话如何理解?答:皈依后,要把三皈依戒法落实在行动上。自皈依佛,就不皈依外...

海涛法师:月亮里的兔子

海涛法师:月亮里的兔子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示现做过一只兔子。这一只兔子王领导了很多动物,在森林里面修行。牠常常跟其他的动物说:"每一个月的月圆日,我们要保持道德清淨,我们要做圆满佈施。"  牠自己在想,明天就是月...

《安士全书》:鞠躬尽瘁(田叔禾阿寄传)

《安士全书》:鞠躬尽瘁(田叔禾阿寄传)

  鞠躬尽瘁(田叔禾阿寄传)  明淳安徐氏。兄弟析产。伯一马。仲一牛。季寡妇。得一阿寄。寄年五十余矣。寡妇泣曰。马可乘。牛可耕。老仆徒费吾菜羹。寄曰。主谓吾不若牛马耶。乃为画策营生。寡妇悉簪珥。得...

净空法师:这一生为谁辛苦、为谁忙?

净空法师:这一生为谁辛苦、为谁忙?

【佛言汝见彼国净行之众。游处虚空。宫殿随身。无所障碍。徧至十方供养诸佛不。】佛再进一步问,问什么?问我们西方极乐世界那边的人,他们日常生活的状况你有没有看到,这些...

圣严法师:教您预防癌症的方法

圣严法师:教您预防癌症的方法

  问:台湾企业家郭台铭的妻子过世,很多人不免感叹,他的财富再多也留不住爱妻的生命。癌症一直是台湾十大死因之一,只要听说什么东西会致癌,就会引起恐慌,好象许多东西...